生活在英國是何種體驗?

雨季中的曼谷


英國由四個獨立的國家組成: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超過6100萬人住在這裡。英格蘭是四個國家中最大的國家,人口最稠密,特別是在倫敦附近的東南部。

天氣因地區而異,但總的來說英國氣候溫和潮溼。冬天是溼的而不是很冷,雪是罕見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擁有最寒冷的冬季和最多的雪。南方是該國最溫暖,最乾旱的地區。學生應該記住,英國的氣候是多變的 - 雨天可以接著是一個溫暖而陽光充足的天氣。查看有關準備天氣和穿什麼的提示。

交通連接很好,可乘飛機,長途汽車,公共汽車和火車到達大多數地方。

所有主要城鎮都有火車服務,這通常是最快捷的旅行方式。火車旅行可能非常昂貴,因此學生應提前預訂以獲得最優惠的價格。

在英國外出就餐往往非常好,因為英國現在有一些世界頂級餐廳和一系列便宜的餐館。即使在小城鎮也可以品嚐來自世界各地的食物。請參閱英國文化協會關於在英國廉價飲食的提示。

英國是世界頂級博物館和藝術畫廊,音樂場所和戲劇公司的所在地。

在主要城市之外有美麗的鄉村步行,許多城堡,歷史建築,公園和花園。

語言中心經常組織學生社交活動,包括訪問英國的頂級目的地。典型的旅行通常包括巨石陣,牛津,劍橋,倫敦,約克和利茲城堡。許多人還會帶學生去巴黎。大多數學校會根據要求發送社交活動的樣本。








O自由燈塔O


  題主您好:在英國生活的感覺是怎麼樣的?順順從氣候、教育、經濟方面為大家介紹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如您有留學相關問題,搜索順順官網,點擊對話框直接諮詢。

  氣候:

  英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四季氣溫很少會低於-11C°,高於35C°。風多從西北方吹來,帶來大西洋的潮溼天氣,東部位於西風的背風地帶,所以東部較西部乾燥。

  教育:

  英國有著全世界歷史最悠久、教學質量最高的一批大學。如劍橋、牛津、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帝國學院等等,培養出了牛頓、霍金、達爾文、亞當.斯密、雪萊這樣一大批影響人類文明進步的大師。

  英國在基礎教育上也有著優良傳統,英國的學生從三、四歲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全免費的國家福利,學校甚至還提供免費的午餐。

  經濟:

  英國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均GDP4萬美元以上。

  經過幾百年的進步,農業實行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英國還擁有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儲備;英國的主要能源生產大約佔總GDP的10%,在工業國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最大,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倫敦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


順順留學官方號


就如同在中國一樣,在不同的地方唸書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本只小海狸目前只在倫敦生活過,去過謝菲爾德、曼徹斯特、約克鎮、卡迪夫等其他地方旅遊過,在這裡簡單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我的學校雖然地處倫敦,但是不屬於倫敦中心區,屬於倫敦郊區的一個小鎮。

由於小鎮是全英國最安全的幾個地區之一,同時也是富人區,所以在那裡生活安全係數很高,我也沒經歷過惡性事件。

學校附近有一個野生公園,每次去那裡散步的時候都會遇到牽著好多條狗狗出來散步的住戶,湖光特別美麗。

當然小鎮的不方便之處在於,沒有大型的購物街和好吃的餐館,要是想購物或者吃大餐都要坐半個小時的公交車去隔壁鎮。

如果是生活在倫敦這樣的大城市,只要你願意,吃喝玩樂隨便你。

而且倫敦是可以感受到文化衝擊最強烈的地方,你可能會見到西裝革履、步履匆匆趕著去上班的英倫人後邊跟著穿得五顏六色、興高采烈地遊玩的旅客。

而曼徹斯特、謝菲爾德等城市的中國人還是很多的,過年的時候你會看到店鋪外面都貼著中文的“過年好”。這樣充滿家鄉味道的城市,真的可以撫慰出國之後那顆思鄉的心。

建議小夥伴可以針對不同城市或者學校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你會獲得更清晰地生活體驗哦!


英國大家談


在英國生活的那些日子是我最好的時光。英國是個第一眼看見覺得不是很喜歡,走了有捨不得,魂牽夢繞想回去的地方。英國也是個神奇的,有文化底蘊,有氣質又安靜祥和的國家。倫敦到處是美景大本鐘倫敦眼倫敦塔白金漢宮等等,也是購物天堂,所有名牌應有盡有。


先說說文化藝術。在倫敦唸書的時候幾乎每週都會去west end看舞臺劇,west end和百老匯是世界併名的兩個音樂劇表演最好的地方,媽媽咪呀,獅子王,wicked,歌劇魅影,感覺回到中世紀時代。倫敦古老又時尚,喧譁又安靜,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藝術氣息,因為在倫敦唸的電影製作,所以經常外出拍片子,這個國家特別適合文藝創作。泰晤士河的岸邊,布賴頓海邊的碼頭,懷特島的沙灘,每一個地方都帶給人很多靈感。倫敦的博物館遍地是,大英博物館裡展品更是鈴蘭滿目目不暇接。
再說說生活環境。倫敦算是英國生活費用較高的城市,但倫敦的物價並不算貴,和紐約,悉尼,巴黎這些城市比起來還算便宜。英國人學歷很高的人很多,而且喜歡讀書,幾乎每個大的火車站都有書店,在火車上地鐵上看書的人比玩手機的多很多。另外倫敦交通發達,幾乎每條大街小巷都有bus,在倫敦市中心是不鼓勵開車的,而且大多數巴士都是24小時非常方便。倫敦有China town,中國城有華人超市和餐廳,稍微貴點,但是在倫敦也是什麼都能吃到。英國各個地方的小鎮就更不用說,安靜祥和,人也友好。生活在英國真是感覺每一天內心都充實快樂,英國是讓人流連忘返的國家。


跨洋時差五小時


英國,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如今依然是全球金融中心和最有吸引力的國度之一。那麼,生活在英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氣候:

英國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多雨,四季氣溫很少會低於-11C°,高於35C°。風多從西北方吹來,帶來大西洋的潮溼天氣,東部位於西風的背風地帶,所以東部較西部乾燥。

政體環境:

英國是一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內閣議會和王室這兩樣制度保證了英國政治的確定性和政局的穩定性。

近百年來,英國社會除了參與二戰之外,內部社會基本很少有大的動盪。儘管早已不是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國”,但英國現在依然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均購買力排名全球第九,人民安居樂業,過著資本主義社會高福利的“腐朽生活”。

從800年前《大憲章》的發佈開始,英國就一直處在追求法治社會的路上,尤其是在保護私有財產這一點上,特別重視。

英國人的法治觀念是隨著法律的發展,不斷演化形成。這些觀念還影響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現代法治觀念的形成。

  

1、法律至上。法律至上是普通法最核心的精神。龐在英國,法律至上也是議會主權這一憲法原則的體現。法律至上即法律具有至高無上的尊嚴,代表了英國人基本的法律理念和對法律的尊重與信仰。

  

2、平等對待。平等對待自然也指法律平等地對待公民和政府,即使是政府,也不得享有不必要的特權和豁免權。正因為把大陸法系的行政法誤解為保護了行政機關的特權,從而導致英國人長期不承認行政法的存在,英國人對平等的珍視可見一斑。

  

3、程序正義。在英國,法律程序具有特殊地位,救濟先於權利的程序中心主義使得程序比結果更加重要。這就導致了在英國,程序法始終處於法律的中心,絕對地超越了實體法的地位。

教育:

英國有著全世界歷史最悠久、教學質量最高的一批大學。如劍橋、牛津、倫敦政經學院、倫敦帝國學院等等,培養出了牛頓、霍金、達爾文、亞當.斯密、雪萊這樣一大批影響人類文明進步的大師。

英國在基礎教育上也有著優良傳統,英國的學生從三、四歲開始接受義務教育,享受全免費的國家福利,學校甚至還提供免費的午餐。

前段時間有個BBC的紀錄片,講得是英國中學相中國老師取經。確實,英國中、小學的教學內容較同年級的中國學校來說,一般程度較淺,知識面較寬。英國中小學生死記硬背的本事,遠不如中國學生,但英國教育的宗旨在於多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動手製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加強學生對社會和自然界知識的學習。

比如,教師經常組織學生討論太陽能、核能的利用,水壩、電廠的設計方案。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能增強學生統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經濟:

英國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國家之一,人均GDP4萬美元以上。

經過幾百年的進步,農業實行高度機械化,效益十分高:1%的勞動人口能夠滿足大約60%的食品需要。

英國還擁有大量的煤、天然氣和石油儲備;英國的主要能源生產大約佔總GDP的10%,在工業國家是算非常高的。服務業,特別是銀行業、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以及商業、服務業佔GDP的比重最大,而且處於世界領導地位,首都倫敦更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

最後來看一下英國投資移民的基本申請條件:

1、主申請人年滿18週歲

2、可帶合法配偶、18週歲以下的子女;

3、主申請人及配偶名下資產不少於200萬英鎊的存款,並可轉移至英國進行投資;

4、投資200萬英鎊到英國,持有英國政府指定的英國國債、公司債券等金融產品;

5、資金來源證明(英國銀行需要該材料) ;

6、無犯罪記錄。


帝王攻i8


對我來說,大英博物館和國家美術館讓我流連忘返,那些驚喜的節日和安靜的小鎮使我愛上這座城,但英國更是我夢寐以求的目的地,是我背上行囊所要到達的遠方。

一個人的“遠方”空氣中都散發著孤獨

旅途的一開始,一切都覺得那麼陌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機場的色調總是那麼單調,冷冰冰的顏色讓我想要將自己包裹在自己的行囊當中,來抵禦這種孤獨。

是的,一開始作為整個團隊裡面唯一一個大三老油條,竟然有些無所適從。很久沒有與人交際的我,見到那麼多不再那麼熟悉的面孔,心裡不禁產生了些許恐慌。也許是之前的聊天能力退化了吧,看著機場的同學們都有自己的夥伴,我選擇了沉默。

飛機上看了四部電影之後,拖著疲憊的身體,來到了下午五點過的倫敦。空氣中已然沒有了成都的潮溼悶熱,相反,一陣刺骨的寒氣席捲而來,浸入心脾,將原本殘留的睡意清掃地蕩然無存。天上雖然有陽光,但是感受不到它帶來的溫暖。

八點鐘到達劍橋的Corpus Christi, 天逐漸陰沉下去,昏黃的路燈不知何時已經被點亮。

夜遊劍橋鎮,街上的店幾乎全部打烊,只有櫥窗裡的模特孤零零地站在那裡,在慘白燈光的照耀下,我想,我會是他們的同類嗎?

一路上,大家也是三三兩兩地走著,各自說著各自的悄悄話,就像“Lonely”那首詩裡面排列的字母一樣,scattered all around。我玩著手機,假裝回復一條很緊急的微信,欣賞一個很精彩的朋友圈,看一個很有趣的視頻,聽一首很好聽的歌,彷彿自己還活在中國的時區裡。

其實是為了掩蓋自己由於孤獨而帶來的尷尬。一直都很安靜,也許大家都不願意去打破這空氣裡的寧靜吧,哪怕是我和Jack隔著五十米遠,我也能夠清晰地聽到他像一個話嘮一樣給我們絮絮叨叨。

夜裡,一個人躺在小床上,心裡不由自主的有點擔心,還有十七天,我難道要一直這樣孤獨下去嗎?也許我可以說,我來這裡是為了學習,每天讀書吃飯睡覺,可以讓我很充實,學習使我快樂。但是,這只是一種逃避。



Formal Dinner,Wine Tasting,原本以為酒精的作用下,能讓人逐漸打開話匣子,可是真正嘗試過後才發現,喝酒只能讓我在熟人面前變得滔滔不絕,但是如果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那麼只會變得思維遲鈍。一個人,一杯酒,一簇花,一扇門,相互掩映著,但是也掩蓋不了眼神中的空洞。



一群人的狂歡能驅散一個人的孤獨

在那片草地上,陽光格外的明亮。Tim踢著足球,Jack拿著羽毛球拍,Bianca抱著Frisbee,Heizo提著棒球棍,Alice墊著沙灘排球。

“你能教我照相嗎?”

“可以啊!”

“我看你的照片構圖都超級棒,我也想學學。”

“啊,其實我構圖也是覺得怎麼好看就怎麼照啦,互相交流嘛!”

“今天天氣不錯,要不我們去實踐一下?我覺得這裡的景照出來的照片特別有感覺……”

來這裡的第一次,我覺得時間過得如此之快。一個下午,就在這種交談中,不知不覺就到了太陽下山,大部隊都走了,只留下了我們四個。

“要不,你們三個背對著我坐在路中間,我從這個角度能把你們拍出青春片的既視感!”



“好呀好呀,到時候有什麼動作需要調整的儘管告訴我們。”

“OK,perfect!回去之後我把照片都傳給你們吧!”

“我也幫你照幾張吧,這個天氣,拍你跳在半空的特別合適……”

後面的事情,我也不是很記得了。我只知道,那天我笑得特別燦爛,特別發自內心。



福爾摩斯的家——有驚無險

倫敦,貝克街。 福爾摩斯的家,應該是每個偵探小說愛好者的必去之處。於是那天,在問路無數之後,我們一路順利從牛津街走到了貝克街,卻在最後臨門一腳,鬼使神差被一個東歐口音的人帶回了威斯敏斯特。

迎面走來兩個“警察”,操著並不流利的英語,說我們涉嫌一宗毒品交易和非法貨幣兌換的案件,檢查了我們的護照和錢包之後,可能因為錢太少,而且幾乎都是人民幣,兩個“警察”把錢包悻悻還給我們之後,說給我們帶路的人是壞人,並給我們向人煙更少的小巷深處指明“正確路線”。

還好最後的那一絲敏銳的嗅覺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我們也立馬回到了貝克街,並搭乘最近的一路地鐵到了King’s Cross。

可以說這一路是有驚無險,如果不是第六感突然的反應,後面的事情誰也無法預知。慶幸的是,一路平安,人財兩全。我想,這種經歷,也並不是每一個人能有機會遇得到,而一起虎口脫險後,每個人之間的信賴也逐漸加深。



來劍橋不體驗一次撐船,那豈不是白來了

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如果說,來劍橋不體驗一次撐船,那豈不是白來了。於是在老司機的帶領下,每個人也都體驗了一次老船伕的樂趣。藍天,白雲,青草,綠波,翠柳,柔風,掩映著King’s College莊嚴的城堡,真想在船上葛優躺一整天。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鳥鳴,我真甘願做River Cam裡的一條水草。



英國,我第一次看到了北極星

不像Eagle Bar那樣喧囂,The Mill’s總能給人一種雅淡的感覺。我們可以選擇take away,把Gin & Tonic帶到河邊,傍晚看著日落,聊著閒天,和Jack、Alice一起蘿蔔蹲,輸了的大象鼻子轉十圈。那晚上,月亮很圓,抬頭也能看到滿空繁星,在英國,我第一次看到了北極星,卻也不像書本上說的那麼耀眼,只是孤傲地閃爍在天邊的一角,倔強地證明著自己的存在,但是終將被大家忽略罷。即便是北極星,也同樣需要有其他星星的點綴。

《月亮代表我的心》,可能是我們能夠留給Jack 和 Alice最深刻的回憶吧。



蘇格蘭舞會讓我熱血沸騰

小提琴,吉他,鍵盤,手鼓。這種現代與民族相結合的獨特音樂,卻能夠讓每一個人的血液沸騰。

直到那一天,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泰坦尼克號裡面,當Jack邀請Rose去下等艙參與蘇格蘭舞會的時候,在看似笨拙的動作裡面,Rose還能夠笑得那麼發自內心。因為在那樣的節奏當中,笑能夠代替一切語言。不需要優雅的舞步,不需要高超的技術,只需要一顆樂觀而充滿活力的內心,一切煩惱壓力都可以拋之腦後,學習不如跳舞。



不悔夢歸處,只恨太匆匆

緊湊的時間,似乎沒有給我們留太多的餘地去思考,去準備。想一想,陽光明媚的下午,出了城,到了Granchester,喝著下午茶,玩著狼人殺,突然就被通知第二天早上八點半要做presentation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一個晚上的通宵,通紅的雙眼,沙啞的聲音,但是最後那滿滿的收穫以及相當滿意的成績,可以說不虛此行。共患難,並肩奮鬥的感覺挺充實,而大家之間的那種默契,給forerunner重新下了完美的定義。時隔一年半,成功的感覺終於又回來了。也很感謝國內的小夥伴倒著時差都在給我不離不棄的幫助,也很慶幸倫敦奔跑四人組讓我找回了自己。



劍橋的最高點俯瞰下去,是如此的靜謐

做完presentation的那個晚上,原本身心俱疲的我們,仍舊不願意錯過這裡的每一次遊歷。那是夕陽下的奔跑,那是逝去的青春。

從劍橋的最高點俯瞰下去,依然是如此的靜謐。山坡上,已經有幾個年輕人在那裡坐著,喝著Vodka,臉紅紅的,想抒發一番豪言壯語,但是又擔心自己的笑聲打擾到了周圍的寧靜。這樣斜倚著金黃的草地,迎面對著快要落山的夕陽,我真希望太陽能夠慢點下去,能再讓我看一眼美麗的劍橋,美麗的大家。




教堂真的是個神聖的地方

很安靜,很和諧。雖然沒有唱詩班整齊劃一而神聖的歌聲,但有個旋律卻一直在耳邊縈繞。“Take me to church I’ll worship like a dog at the shrine of your life……”雖然歌聲帶著嘶啞,可是那一種歇斯底里讓我能夠感受到信徒對主的虔誠。閉上眼,就這樣靜靜地禱告,任由時間流逝。

Pitily, there is no Pimm’s in the chapel.

Julia:Well, this is it?

James:This is it.




關於我(丁光皓)

一個集才華和顏值於一身的“高富帥”

高,是指學習能力高:GPA 3.9,雅思8.0,GMAT 720

富,是指申請經驗豐富:申請到了UCL,哥大,杜克,西北,維克森林大學

帥,是指人很帥,照片你都看見了,難道覺得我不帥嗎

我的親身經歷

(1) 自己申請季戰線從2015年8月開始到2017年5月結束,從考雅思,刷GPA,考GMAT,遞交申請,面試,拿offer,最後做選校決定(這一點非常重要)深得體會,做過非常細緻的學校信息調研(一對一找該項目在讀學生或者畢業學生訪談,蒐集一手信息三百餘條)

(2) 在選擇中介機構方面需要看重哪些條件深有體會,同時對於自己DIY方面,很多的技巧和經驗可以傳授。

(3) 簡歷修改方面跟UCL的就業中心和哥倫比亞大學前招生官(現JP Morgan VP)有過深度交流。

(4) 自己幫助同班同學(無對口實習,GPA 3.7/5.0,託福99,GMAT 660)申請到了紐約大學。

如果你也想體驗異國的風情或者有留學方面的疑惑,歡迎私信桑尼君或者直接添加桑尼君的微信號:wordsunny2008 點贊+關注,更多留學見聞、申請指南都教給你喲!


WordSunny留學


住在英國怎麼樣?主要想從英國人喝酒文化來說下。

英國和中國雖然分據地球兩端,是兩個八杆子打不著的兩個國度,卻意外的不乏相似之處:第一,英國人和中國人都以愛喝茶著名;第二,兩國都以愛喝酒而著稱。甚至,英國在喝酒方面甚至甩下中國,俄羅斯,拔得頭籌,堪稱世界上最能喝的國家。

英國人的能喝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狂飲,英國人喜歡一次性大量的喝,不同於法國人,一杯紅酒能品好幾個小時;第二,受眾廣,每十個英國人中,大概有8個愛喝酒,又有4個每天都得來兩杯的;第三,海納百川,混著喝,不管是啤酒,紅酒,還是烈酒,不管是自家釀的,鄰國產的,英國人都愛喝。如果你也是喝我一樣愛喝酒,愛喝茶,那就非常適合去英國,可以很快融入當地生活。

作為紳士民族,他們天生高冷,紳士,但是相處久了後,他們就會愉快的放下紳士架子,敞開心扉,放飛自我了,這時候最容易成為他們的朋友了。

以上!謝謝


不作意任自然


有朋友在利茲生活過一段時間,據說那邊的城際交通還算不錯,日常生活沒什麼特殊的話一輛自行車滿夠了,朋友不喜歡吃甜,但是說約克的布丁蠻不錯,文化底蘊雖然比不了大天朝,但是也算的上挺深了,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很多,如果是去學習的話還是很好的,但是那邊民風有點彪悍,出門在外還是要保護好自己


黑琅琊


英國是個有趣的地方

不管是氣候,飲食,還是別的什麼東西,與國內相比,雖說不上翻天覆地,但也著實需要一些時間和精力去適應。

1、語言

首先是語言問題。

說實話要不是語言不通,在遠離家鄉的地方生活其實不會這麼難,和別人交流有障礙,去超市買東西有障礙……有時候這種語言障礙真的很讓人崩潰。

當我在英國的海關和工作人員交流的時候,心裡是很忐忑的,這不是托福考試,而是真正地通過交流去解決生活中的事情 。

要和英國人交流,其實有簡單的部分,也有困難的部分。

困難的是,他們的語速有快有慢。當你遇到一個說話像唱rap的人時,怕是隻能通過聯繫上下文來猜測他想表達的內容了,而且,並不是所有人都操著一口標準的英式英語。當你聽到那種帶著口音的英語的時候,不禁會對那些會說中國方言的外國人肅然起敬。簡單的是,他們其實並不會在意你的一些語法錯誤,只要意思大概對,他們都能懂你想說什麼。所以,從第二天開始,基本的交流其實已經不成問題。

2、行為習慣

其次,是英國人的一些行為習慣和我們有一些區別,這也花了我們不少時間去適應。

首先,他們的車是靠左行駛的。一開始可能想的是反正我又不開車,這和我又有什麼關係呢?當你過馬路的時候就不會這麼想了,你必須養成過馬路時先看右邊再看左邊的習慣。英國人開車一點都不溫柔,我懷疑他們會在任何一段空曠的路上將油門踩到底。

3、生活習慣

英國人有喝下午茶的習慣,下午4點的時候。就算孩子沒人帶也不用操心,英聯邦國家都有個共同點,小孩是不用上幼兒園的上班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司公司或者社區,都提供託兒所(免費)下班了再去接孩子回家,國內光一個幼兒園就得花好多萬。

移民英國,總體來說,很不錯。新出臺的創新類移民,相比於之前的移民方式,省去了一大筆錢,去到那邊生活還是挺好的。整體的社會福利也比較好,文化教育氛圍好,非常適合一些求學的學子。希望這位海外華人的感受,能夠幫到即將選擇移民英國的你。


重慶澳星出國


我在利物浦呆了半年,足球是這個城市的名片,一有比賽各大酒吧都火爆,足球文化氛圍非常好。

其他我去了倫敦,巴斯,牛津,謝菲爾德,約克,利茲,愛爾蘭。

總的感受就是很適合居住,強推巴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