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往往比孩子更在意结果,如何不让“重视过程”沦为空话?

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难免会伤心失落,例如考试成绩不好,比赛失败等;在遇到新的挑战时,也会紧张、不敢贸然前进。

为了鼓励孩子,不少父母会选择对孩子说:"没关系,只要努力就行。"可往往家长这么说了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作用,孩子看起来依旧垂头丧气,这是为什么呢?

父母往往比孩子更在意结果,如何不让“重视过程”沦为空话?

问题可能出在这里

第一,父母比孩子更在意结果。

孩子如果过于在意结果,多半是受到父母的影响,本质上是父母更在意结果,才会把情绪传染给孩子。

哪怕父母嘴上说"要重视过程",可言行举止却会让孩子觉得这不是真的,沦为一句空话。

父母往往比孩子更在意结果,如何不让“重视过程”沦为空话?

第二,无视孩子负面情绪的存在。

孩子感到伤心、失落或是害怕,父母往往首先想着的是让孩子快点从这种负面情绪里走出来,忘了告诉孩子该怎么排解情绪。对孩子的内心感受漫不经心,孩子听到苍白无力的安慰,觉得"爸爸妈妈没有在乎我的感受"。

归根结底,这都是因为父母没有真正抓住孩子内心的诉求。此刻孩子内心充满了无助与纠结:既希望摆脱不开心的现状,自己却又不知道如何摆脱负面情绪。

父母往往比孩子更在意结果,如何不让“重视过程”沦为空话?

浮于表面的"同情"和安慰,解决不了孩子的实际问题

在面对孩子伤心、失落、紧张的时候,家长应该这么做:

1.接受孩子负面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正面和负面情绪的存在,负面情绪不会因为我们不喜欢就消失。父母自己先要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

2.帮助孩子认识情绪

被老师表扬,很高兴;拿到想要的礼物,很满足;被小朋友抢走玩具,很生气;遇到危险,很害怕;面对新挑战,很紧张;输了比赛,很伤心失落等等。

每种情绪都会让孩子有不同的感受,帮助孩子逐一认识,他们在下一次遇到挫折被负面情绪缠绕时,才不会那么手足无措无法面对。

父母往往比孩子更在意结果,如何不让“重视过程”沦为空话?

3.重视过程而不是在意结果

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次比赛的失败,都不能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收获。只看重结果,就会让孩子思维局限在眼前短暂的得失,而不会在意长久的受益。

孩子遇到挫折,父母和孩子沟通"复盘"时一定要注意侧重点,比起"找出问题下次改正"的反思思路,寻找在过程里获得的经验,更容易唤起孩子对事物的积极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叫做真正的"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父母往往比孩子更在意结果,如何不让“重视过程”沦为空话?

孩子会伤心和紧张不可怕,父母做的对就能培养他们乐观的态度。善于从每件事情里学习经验、拥有成长心态的孩子,也会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