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雙子星,陳玉成被捕後寧死不屈 為啥李秀成卻願降清?

2020-03-17

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東王楊秀清與北王韋昌輝自相殘殺,翼王石達開率眾出走,導致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對清軍開始轉入了戰略防守階段。

在天京事變發生後,很多人以為,太平天國失去了這幾位重要人物,尤其是石達開的出走,將從此一蹶不振,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清軍徹底擊垮。

但是,以李秀成、陳玉成為首的一批年輕將領,卻有著令人出乎意料的軍事才能。隨著清軍江南、江北大營被攻陷,戰局又重新變得撲朔迷離了起來。

然而,由於太平天國上層已經腐化,李秀成和陳玉成之輩,能在戰術層面上延續太平天國的命運,卻無法在戰略上力挽狂瀾。1862年,陳玉成在安慶兵敗,因錯信練軍首領苗沛霖,被出賣給清軍。就義之時,年僅26歲。

太平天國雙子星,陳玉成被捕後寧死不屈 為啥李秀成卻願降清?

根據《勝保事類記》的記載,陳玉成臨死前,沒有流露出絲毫畏死之態,

“吐屬極風雅,熟讀歷代兵史,侃侃而談,旁若無人。”

堅決不願向清軍投降。而他唯一遺憾的是,太平天國人才凋零,

“皆非將才,惟馮雲山、石達開差可耳。我死,我朝不振矣。”

無獨有偶,1864年,天京城破後,太平天國的另一位年輕將領李秀成,也被清軍俘獲,成了湘軍統帥曾國藩的階下囚。而令人略感意外的是,李秀成並未表現出陳玉成那樣寧死不屈的態度,反而向曾國藩乞降。

從李秀成在獄中的供詞中,“天朝十誤”一節,已經有向曾國藩示好之意。另外還有一節是“招降十要”,表示願意投降清軍,並開出了讓他投降的十個條件。

太平天國雙子星,陳玉成被捕後寧死不屈 為啥李秀成卻願降清?

有人可能會問,李秀成的供詞曾被曾國藩篡改,如何確定投降是李秀成的本意?

的確,曾國藩出於自身利益考慮,曾經刪改李秀成的手稿。但是,曾國藩本意是想殺掉李秀成,不接受他的投降的。捏造李秀成的投降供詞,對曾國藩沒有任何好處,還會給他惹來許多麻煩。

而從曾氏後人後來公佈的李秀成供詞原稿來看,李秀成在供詞中,確實表達了要向清軍投降的意思:

“我肯與中堂(曾國藩)、中丞(曾國荃)出力,凡是天國之人,無不收服。”

可見,李秀成向曾國藩投降,確有其事。

李秀成號稱“忠王”,為何臨死之前,卻表現出“不忠”,願意向此前恨之入骨的清軍投降呢?

太平天國雙子星,陳玉成被捕後寧死不屈 為啥李秀成卻願降清?

李秀成在供詞中對此作出瞭解釋,假如他此時的處境與陳玉成當年相同,是絕對不會投降的。因為

“若我主在邦全,我為此事,是我不忠。今主死國亡,我兵數十萬眾亂壞世民間,我不能衛國,致其害民,皆我之罪也。”

因為洪秀全在數月前已經死亡,都城天京也被攻破,太平天國已經群龍無首,徹底宣告了滅亡。李秀成與曾國藩曾經各為其主,但此時李秀成的“主”已經不在了,若任由數十萬太平軍的遊兵散勇流落民間,將成為危害百姓的一股力量。

而且,李秀成還解釋說,自己從小跟隨太平軍起義,為的只是

“圖日食”

,混口飯吃而已,並非對太平天國和洪秀全本人有什麼信仰和忠誠。

所以如今願意投降清軍,是希望能夠發揮自己最後的力量,收服各地流落的太平軍,讓國家早日恢復和平安定。

太平天國雙子星,陳玉成被捕後寧死不屈 為啥李秀成卻願降清?

不過,李秀成這一番投降的“誠意”,在曾國藩看來卻是別有用心。最讓曾國藩不安的一點,是李秀成供詞中開口閉口都是“受中堂恩惠”、“為中堂出力”,卻非常少提大清,這很有可能是李秀成施的反間計,想讓清廷猜疑曾國藩,摘除湘軍勢力。

一向做事謹慎的曾國藩,選擇小心駛得萬年船,寧願不接受李秀成的投降,並在他寫完供詞後匆匆將其處死,以免萬一節外生枝,讓自家兄弟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