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後代和劉備的後代為何差別那麼大?

故事非常好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一個比較帶個人主觀色彩的看法,我們這裡不說曹操其他三個兒子,就單單比較曹操和劉備的法定繼承人:曹丕和劉禪。一般看來,曹丕政治能力突出,個性隱忍,是完成三國一統的君主;而劉禪給人的印象大多是昏庸無能,貪玩怠政的形象。這也大概是題主所想表達的意思和問題中提到的差距。

可是,劉禪真的就像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嗎?我個人認為不是。劉禪繼位後,時得諸葛亮的教導,可諸葛亮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諸葛亮是一個事無鉅細,事必躬親的完美主義者。並且也是先帝留下的託孤之臣,劉備託孤時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在劉禪看來,如果他成材,那麼直接面臨的對手就是諸葛亮,一方面,諸葛亮作為蜀漢軍師,丞相多年,大權獨攬,羽翼豐滿。另一方面,如果劉禪勤政勢必會侵犯諸葛亮的權威及利益,於蜀漢政權不穩。所以,劉禪所展現的無能是一種保命維穩的智慧。

那麼諸葛亮死後,劉禪為何依然無所作為呢。縱觀蜀漢後期,諸葛亮六出祁山,五次北伐。耗費了大量的資源。在五丈原病逝後,留給劉禪的其實已是一個爛攤子了。劉禪肯定也預見到了蜀漢的結局,不願再耗費資源,犧牲人命來搏一個註定不能成功的結果。

最後面對司馬昭的一句:“此間樂,不思蜀”則是劉禪大智慧的寫照。得以善終。

迴歸題主的問題,我覺得劉禪與曹丕不能相比,實在要比的話,他們的差距也是劉備和曹操留給他們的基業上的差距。讓曹丕去接手蜀漢,是否能挽危樓於既倒,劉禪繼承曹魏,是否就失敗亡國?




哥廷根巨獸


曹操和劉備雖同為三國梟雄,各方面仔細對比曹操完勝,單就從兩人的後代來看就是天壤之別,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家庭因素

1、曹操官宦之後,非常注重年輕一輩的教育。他自己就是年少歷練多的典範,曾任洛陽北都尉,殺伐果斷,廣交好友,薄有聲名。其後代曹昂、曹丕、曹植、曹彰等多受家庭環境影響,各有所長。

劉備雖是貴族之後,卻也淪落到織履販鞋的地步,家庭貧窮,關於教育勉強有跟在盧植身邊遊學了幾天的經歷,沒有什麼教育大局觀。

2、曹氏優良基因的遺傳,曹操的政治軍事文學各方面都有傳人。長子曹昂舍馬救父,孝心可嘉(跟曹操為報父仇徐州屠城差不多),次子曹丕承繼了奸雄的本質,曹彰勇武過人,曹植文采斐然,曹衝少年神童。這一家子的發展路線雖然不同,各個都值得稱道。特別是父子並稱建安三曹,對後世文學產生的巨大影響。

劉備雖流淌著貴族的血液,自身沒有特別值得讚歎之處,除了外在的仁德名聲。劉禪能夠遺傳到什麼呢?

3、曹操前半生比較安穩,後代出生得比較早比較多。為人處世,言傳身教,曹操頭幾個兒子在耳聞目染,潛移默化之下,以父親為榜樣,逐漸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優秀的父親帶給兒子的影響,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引導都非常關鍵,不要小看父親的能力。

劉備則是一直在奔波,劉禪出生實在太晚了,此前劉備還收了個義子劉封。因為長期奔波,無心教養兒子,劉禪從小在甘糜二位夫人跟前長大,即便佔據了荊州,劉備的心思從來就是放在擴展雄圖霸業,進兵西川之上,劉禪又跟著孫尚香差點去了東吳。


後天因素-劉備與曹操的差距

曹操南征北戰,時常把幾個兒子帶在身邊歷練,賞罰分明,從不溺愛,培養兒子個個優秀還不夠,維持兄弟之間的良性競爭,有對比才有傷害,有壓力才有動力,讓每個兒子儘可能地成長成熟。曹丕最終依靠司馬懿的籌謀殺出血路,方才登上世子之位,仍然是戰戰兢兢的。

劉備的兒子養在後院,從不上戰場,養成了個懦弱不堪、耽於享樂的個性。後來入主成都以後更是直接立為了世子,缺乏競爭上崗的磨鍊,身上個一切如同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尚未成長的少年大概都會以為不用努力也會擁有一切,那還努力個啥勁?

正所謂一步差,步步差。排除無法更改的先天的因素,曹操和劉備對於子女教育上的格局截然不同,導致兩人的後代天差地別。細究之下,性格的養成也是由於兩人各自的成長環境差異,由此可見家庭培養的至關重要!


這個回答你們滿意嗎?喜歡的點個贊吧!歡迎在留言區發表不同見解,共同討論~


晴空莽莽


個人認為是後天的教育和溺愛所致。曹操總共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曹丕、曹植、曹彰和曹衝。曹丕,曹植和曹衝偏向文才,曹彰愛習武。由於曹氏的基業最終肯定會傳給他們四個之一,所以四人的教書先生肯定都很精明,都希望自己的學生以後能夠繼承大位,所以彼此之間就存在競爭,正所謂優勝劣汰,有競爭才能快速成長,這樣就讓曹操的四個兒子從小在這種壞境中成長,所以長大後都很出色!

而劉備老來得子,並且就那一個兒子劉禪,對他寄予厚望,所以就像現在的獨生子富二代一樣,從小沒有嚴格要求,嬌生慣養,甚至劉禪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快要去世時,劉備詔他前去交代後事,他竟然還想著他養的兩隻蛐蛐,想把他們一起帶上,可想而知劉禪的貪玩和無知。所以被人稱為扶不起的阿斗!


sunnyf888


曹操的兒子優秀,首先是因為曹操本身優秀,這是遺傳基因決定的,遺傳基因決定一大部分,後天努力再決定一部分;其次曹操對他的夫人都特別好,夫妻感情好,自然生出的孩子從小家庭的環境比較利於生長和學習; 另外曹操還非常重視子女的教育,曹營本來就不乏高人,請幾個高人教育子女,也不是什麼難事兒,而且曹操本身就是一個樣板,身教大於言傳,所以他的孩子優秀是必然的。

曹操之所以有頭疼病,也是因為曹操用腦過度,操心的事兒太多,既要操心後院兒,又要操心孩子,還要操心朝廷,還有一個最大的事兒,就是天下之事。

所以你付出一分上天就會給你一分,這是毋庸置疑的。

而劉備拿他的老婆當衣服,用的時候穿一穿,不用的時候扔一扔,他們夫妻感情可想而知,那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能聰明到哪去,劉禪少年時多次差點命都沒了;而且劉備自己是利用情感拉攏人心的高手,自己其他能力也比較一般;另外,劉備一直顛沛流離,孩子的教育也沒有跟上;生出的劉禪,能統治蜀國40幾年已經不錯了,劉備也應該燒高香了。

我再看孫權,孫權不是一個厚道之人,對孫策的媳婦和孩子都不怎麼樣,孫策有恩於孫權,孫權卻對孫策的妻兒不怎麼樣,他沒有積那麼大的德,他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去,人在做,天在看。

常言說,子孫昌是因為父母有德,這是至理名言,不可不信!


有李行天下


曹操的兒子都非常的優秀,我們所知道的曹衝稱象還有曹丕等人每一個都是非常有才華的,但是相對於劉備的就會覺得非常的差勁,尤其是他的大兒子劉禪基本上沒有什麼能力,但是手底下的好官,卻一心想讓他有所作為,但是自己不爭氣卻沒有辦法呀,只能讓自己手底下的人幫他想辦法咯。

但是說到底,劉備的兒子為什麼這麼差勁,這還是有一定原因的,首先當初曹操在控制漢朝南北方領土的時候就比較順利。自古以來但要打聽一下,那必須天時地利人和都在,所以說曹操放在現實生活中就等於現在的王健林他的基礎好起步也早,就意味著他的兒子已經在起跑線上了,所以說他的兒子想要做什麼,他爹都會滿足,失敗了也不怕。不管怎麼鍛鍊都能夠有成果,反正有這樣一個爹給撐著,自然條件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看看劉備想當初他已經有兒子的時候,都已經年過半百了,也算是老來得子,而且在蜀國還沒有建立的時候,也沒建立下多號的制度來,沒有什麼大的成果,手底下的那幾個謀士也跟著他東躲西藏,到現在看來就是一個窮二代,沒有什麼好資源的他天天就為了手下的那些犯愁。他爹自己都顧不過來,更別說照顧好兒子了,當然啦那個時候對劉禪的教育也不如曹操,所以導致他的兒子劉禪到了他爹快死的時候都不知道應該幹什麼。

這一點來說,曹操對自己的孩子教育程度非常的重視,從他留下的傳記就可以看得出來。從小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劉備當時把孩子託付給了諸葛亮,可是諸葛亮當時一心只想著怎麼打好仗,根本沒有心思管叫劉禪,這導致了最後他好人壞人都分不出來。雖說最終的下場還是比較悽慘的,但是放眼曹操的那幾個孩子,不管是在歷史上還是在軍事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

即使最後這兩個幫派沒有一個贏家,可是相對而言,後者還是比較看重曹操的那幾個孩子,在歷史上劉嬋大部分都被冠予昏庸而且比較蠢的形象。不僅如此,在一些電視劇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如果當年劉備想要好好管教他的孩子的話,可能最後的歷史局面會發生今天翻天覆地的變化吧。






小柒柒說


第一家世,曹操所在曹家是漢初曹參之後,祖父也是中常侍,可以說官宦世家,那個年代非常注重家族學說,大族基本上有私學來傳承,加上曹操本人又是個能力超強的人,又給每個兒子加配了很牛的老師,而劉備說是中山靖王之後,可父親早逝,自己就一個賣草鞋的浪蕩子,現在話說就是兼職擺地攤的小流氓,自己就沒什麼學問,言傳身教、家族傳承這一塊完敗,再加上曹操雖然公務繁忙,但是基地陳留一直算穩定,而劉備打下成都前可以說沒有屬於自己的長久之地,學習環境差別太大,最主要的一點曹操沒定接班人,不僅幾個兒子間競爭壓力大,而且給予實權,各方歷練,就是前期學的不夠好,也可以歷練成中人之才,可劉備可能出於穩定考慮不僅早早立了太子,還下了劉氏皇族不得領軍之類的命令,他的兒子沒一個出去歷練過,都是關在家裡享福,可以說教育理念上完敗,怎麼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