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導語:相信大家小時候的陪伴讀物中,肯定會有《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中精妙的故事情節以及飽滿的人物性格,真的是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歡。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伊索寓言》中有的部分不適合小朋友去讀,並且其透露出來的精神反而會誤導小朋友去學習。

錢鍾書先生說:"這幾個例可以證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現代兒童讀物的。盧梭在《愛彌兒》卷二里反對小孩子讀寓言,認為有壞心術,舉狐狸騙烏鴉嘴裡的肉一則為例,說小孩子看了,不會跟被騙的烏鴉同情,反會羨慕善騙的狐狸。"

錢先生的這幾句話雖短,但是內涵豐富,理解起來也需要去慢慢思索。如果大家沒有讀過《愛彌兒》的話,就不知道盧梭所說的這個寓言其實是拉封丹寫的,將其誤認為是伊索寫的。

伊索和拉封丹都寫過《烏鴉與狐狸》,不過是同名寓言,還有很多其他的同名寓言,雖然名字上一樣,但實際上其中包含的內容差異卻是大的很。

一、伊索寓言的哲學範疇

伊索所寫的寓言由於包含豐富的情感,且寓意極深,被稱為"寓言之祖"。黑格爾把伊索寫的寓言稱為原始寓言,為什麼要這樣叫呢,因為伊索的寓言是在其寫的內容中抽取出一種道德格言、告誡和教訓。但是也指出了伊索寓言的樸素性以及表達方式的枯燥。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伊索寓言》

在古希臘中,寓言屬於哲學範疇的,不能將其單單稱為文學作品。

1、哲學中的寓言

錫德尼曾經說過,詩人是真正的哲學家,對於這一點,伊索寓言能夠提高證據,它以動人的諷喻,埋藏在動物故事的形式下,讓那些比獸性更具有獸性的人們在這其中聽到德性的聲音。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狐狸與烏鴉的故事

在古羅馬、古希臘的課堂上,寓言更多的是作為兒童修辭訓練用的課本。就像萊辛所說的:"在古人那裡,寓言屬於哲學領域,修辭學大師們就是由這裡借用寓言的。"

請讀伊索的《大鴉與狐狸》"大鴉搶到一塊肉,落在大樹上。狐狸看見了,想得到那塊肉,便站在樹下,誇大鴉高大、漂亮,說他最適於作鳥類的王,要是他能發出聲音,那就毫無疑問了。大鴉想表明他能發出聲音,便放開肉,大叫起來。狐狸跑土去,搶到那塊肉,說道,'喂,大鴉,假如你有頭腦,你作鳥類的王就沒有問題了。'這故事適用於愚蠢的人。"

這無非是想告訴大家,不要聽信別人的花言巧語,這是會吃虧的,是愚蠢的行為。不管這個結論是原來就有還是後人加上去的,反正它和故事的情節還是吻合的。伊索寓言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而不是著重地去塑造人物形象,烏鴉和狐狸都是為了得到那塊肉,我們並不需要去考慮這兩種動物究竟誰是好的誰是壞的。

2、寓言中的揭示意義

伊索寓言的經典之處在於它過早的揭示人性中的弱點和有點,就像這則寓言描述了人性是喜歡聽人拍馬屁的弱點。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

在《狐狸與葡萄》中,也是暴露了失敗者喜歡自我安慰的弱點,而這種精神勝利的法則在魯迅筆下表現得是淋漓盡致,《狐狸與葡萄》又何嘗不是阿Q的形象?伊索寓言在於哲學的演繹,魯迅的成功在於形象塑造,阿Q的形象的深刻,能夠和任何文學名著的形象媲美。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魯迅筆下的阿Q

伊索寓言是一定要讀的,阿里斯托芬曾經說過,人們不想孤陋寡聞、庸庸碌碌,就要翻閱《伊索寓言》。在世界各國的小學語言課本中,都選有伊索寓言的故事。不妨聽錢先生的話:"伊索寓言大可看得。"

二、為什麼拉封丹得狐狸會教人變壞

烏鴉老闆高高地棲在一裸樹上,嘴裡叼著一塊乾酪,狐狸師傅被香味吸引過來,對他說了大概是這一類的話

"喂,你好,烏鴉先生,你是多麼漂亮,我覺的你真美得出奇我可不會來假的,要是你的歌聲也像你的羽毛那樣令人著迷,那你就是林中群鳥之王了。"聽了這話,烏鴉真是得意忘形,為了顯示一下他美妙的歌喉他張開大嘴,一下子就丟落了他的食品狐狸抓住了乾酪就說"我的好先生,你要記住所有阿談奉承的人都是靠愛吹捧的人過日子的。我敢斷定這個教訓就值一塊乾酪。"烏鴉滿面羞慚,實在奢得很,於。他賭咒發誓,說今後不再几上當典編騰可惜就是晚了點。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法國文學家拉封丹

盧梭在《愛彌爾》中說到,他絕對不讓自己的學生讀拉封丹的一篇寓言。為什麼盧梭會這麼說,他以《烏鴉與狐狸》為例,說這篇寓言"不是教訓他們怎樣把自己的奶酪緊緊地含在嘴裡,而是教他們怎樣想辦法把別人嘴裡的奶酪騙出來","教人卑鄙奉承","喜歡為非作惡,以便從別人的缺點中得到好處"。

大家可能會好奇,不就是一篇寓言嗎,有這麼神奇的效果嗎?如果大家對於十七世紀法國曆史熟悉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個人崇拜的時代,對路易十四的阿諛奉承是當時的風尚。包尼洛還號召文藝家們一起讚美路易十四。他可真是拍馬屁的第一人,由於把路易十四拍的心花怒放,得以進入法蘭西學院。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路易十四生活極盡奢華,最愛聽人拍馬屁

但是拉封丹生性輕佻,在覲見國王的時候忘記帶市集來,還上書國王,為國王厭惡的人求情,這使得路易十四對於拉封丹進入法蘭西學院的事極力反對,這對於拉封丹來說,的確是天大的教訓。這也讓他從此以後專心"歌頌明君"了。

黑格爾說"許多民族在文學領域裡一般都有寓言·從"不過他舫的作品夭半是原始寓言的翻版,每次翻版都設法投合當時的趣味。"拉封丹自己也承認了自己的寓言有很多部分是來自於伊索寓言。在伊索寓言中,狐狸是善於奉承的狡猾家輝,拉封丹在《狼與狐狸》中寫道:"伊索從什麼地方看出狐狸的這一特點呢他說他詭計多端、善於出謀劃策。我想找找原因,但是一點也找不到……也許根據某種理由我還敢和我的老師唱反調呢"於是在拉封丹筆下的狐狸就搖身一變稱為睿智的化身。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拉封丹筆下的狐狸變成睿智的化身

在拉封丹筆下,阿諛奉承不再是惡習,而是一種美德。因為拍馬屁能給人們帶來好處。拉封丹在《母獅的葬禮》中這樣寫道"你要用夢來使王上高興,吹拍他們,用花言巧語來欺騙他們,即使在他們怒火中燒的時候,他們照樣很容易上當受騙,於是你就成為他們的上賓。"拍馬是敲門磚,個人得到好處才是目的。這真是經驗之談。

盧梭作為反封建主義的代表作家,當然不希望純真的小孩子受到這些惡習的影響。當然是要提防著拉封丹的寓言。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拉辛

但是想要拍的一手好馬屁,還是很不容易的,拉封丹本人的教訓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不只是他,還有很多作家的遭遇也是值得同情的。像拉辛曾經在路易十四的婚禮上寫過頌詩,從此以後一帆風順,甚至還當上了路易十四的秘書。但是這一切在遇到路易十四的情婦曼特農夫人以後,戛然而止,因為曼特農夫人的慫恿,拉辛寫了一篇《民間疾苦見聞》呈給了路易十四,導致路易十四震怒,就連見也不肯見他。

就連我們這種成年人在讀寓言的時候,都不會去聯想作者的經歷以及時代背景們更何況是孩子們。那麼為什麼盧梭還這麼擔心孩子們會因為讀這篇寓言而沾染惡習呢?因為伊索和拉封丹的這篇寓言差的不只是從肉變成了奶酪。拉封丹寓言中狐狸的道白幾乎佔了篇幅的一半,這在伊索寓言中,都是不曾有的,只有在作品接近結束的時候,才會有角色的一處道白,最後由敘述者來概括寓言道理。

但是在拉封丹寓言中有對話,而在這篇寓言中沒有使用對話,而是隻有狐狸兩次很長的道白,第一次是為了欺騙,第二次是為了教訓烏鴉,這種敘述方式是有目的的,狐狸的第二次道白相當於伊索寓言結尾處的道理總結。

喜歡阿諛奉承,不喜歡聽批評的話,這是人性的一大特點,就連托爾斯泰也不能免俗,他曾說"甚至在最好的、最友誼的、最單純的關係中,阿談或稱讚也是不可少的,正如同要硬輪子轉的滑溜,膏油是輪子所不可少的。"

伏爾泰曾寫道,如果沒有上帝,人類也必須造一個。在那個時代,如果他表示他是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他就可能掉腦袋。要阿談奉承,就需要說謊。盧梭這樣評價說謊"為自己的好處而說謊是欺詐,為別人的好處而說謊是荒騙,懷有害人之意而說謊是中傷,這是最壞的謊言。完全無害的謊言是難得而又罕見的。"

拉封丹在死前就遭到嘲笑,伏爾泰卻袒護他說:"可以把他的很妙的寓言一懺悔自己罪惡的《患瘟疫的野獸》一一應用於拉封丹自己。大家饒恕了獅子、狼和熊,卻不能饒恕只吃了一點草的無罪的動物。"

三、善於化解矛盾的克雷洛夫

俄國的寓言家克雷洛夫在少年的時候就翻譯過拉封丹的《烏鴉與狐狸》,因此他的同名寓言更多的是受到拉封丹的影響。

關於阿諛的卑鄙和惡劣,不知告誡我們多少遍了,然而總是沒有用處。拍馬屁的人總會在我們的心裡找到空子。上帝不知怎的賞給烏鴉一小塊乳酪。烏鴉躲到一顆樹上。它好像已經安頓下來,準備享受它的口福了,然而,它嘴巴半開半閉的,含著那一小塊美味的東西在沉思默想。不幸這時跑來一隻孤狸一陣香味立刻使狐狸停下步來,它瞧礁乳酪,欲欲嘴巴。這壞東西踞起腳尖偷偷走近極樹,它捲起尾巴,目不轉晴地瞅著,它那麼柔和地說話,一個字一個字都是細聲細氣的'你是多麼美麗啊,逗人喜愛的鳥那頸子,嘀,那眼晴,美麗得像個天堂的夢而且,怎樣的羽毛,怎樣的嘴巴哪魂只要你開口,一定是天使的聲'音,唱吧,親愛的,別害躁啊,小妹妹,說實話,稱出落得這樣的美麗魅人,要是唱得同樣的美麗魅人,在鳥類之中,你就是令人拜倒的皇后。那傻東西被狐狸的讚美搞得昏頭昏腦,它高興得連氣池透不過來它聽從狐狸的柔聲勸誘,提高嗓門兒,盡鳥鴉之所能,叫出了刺耳的聲調。乳酪掉下去了一乳酪和狐狸都沒了影兒了。"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四大寓言家之一,克雷洛夫

在克雷洛夫的傳記中自述,他創作這篇寓言是為了得到某位伯爵的獎賞,伯爵讓在場德所有人都讀自己寫的寓言,誰的最好就賞賜誰。克雷洛夫的寓言獲勝了。有人指出這篇寓言開頭的教訓與故事情節不一致,讀者是不會同意它的教訓。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種效果與作者的敘述方法是分不開的。伊索和拉封丹的寓言都是採用過去時態,克雷洛夫就是把烏鴉當成是"我們",採用同步時態,敘述當時也會被認為是"我們"中的一個。

黑格爾認為,有一種寓言是戲謔性的,它用"戲謔和玩笑把一般人性納到動物界的框子裡突出地表現出來"。克雷洛夫在戲謔中,把阿談者和被阿談者的是非給調和並化解了。

讓我們再回到人性的弱點這個話題上來。愛吹不愛批和拍馬都是人性的弱點,大家都厭惡它而一旦自己因此而得利,卻又沾沾自喜。正如當代中國民謠所說"看別人開後門,別生氣自己有後門,別客氣。…權不在高,應付就行,學不在深,奉承則靈。"這不正是人性的悲哀嗎克雷洛夫這篇寓言的立意,自然與他的背景和性格有關。

四、萊辛為什麼要詛咒狐狸

盧梭一直擔心學生會讀了拉封丹的語言以後受到不好的影響,但要是學生們針對讀了怎麼辦?沒關係,其實可以讀一下下面的這一篇同名寓言:

"一隻烏鴉用爪抓起一塊塗過毒藥的肉飛走了,這塊肉原是'一個發怒的園丁為了毒死他鄰居的貓而拋在地上的。正當它停在一裸老奮樹上想吃這塊'肉時,一隻過路的狐狸向它喊道'請接受我的祝福,丘比特的鳥'一一'你把我看做誰'烏鴉問道。一一'我把你看做誰'狐狸反問,'難道你不是那隻奉宙斯之命天天到這棵懈樹上來為我這可憐的動物饋贈食物的強壯的鷹嗎可你為什麼喬裝成這副樣子在你那無往不勝的爪子裡,我不是看到了上帝通·過你賜予我的贈品嗎'烏鴉不勝驚訝,但暗中卻也高興自己被看成一隻鷹。它想'我不必指出狐狸的錯誤。'一它大方而又糊塗地把它的髒物拋給了狐狸,然後驕傲地飛走了。狐狸笑著叼起了肉,帶著一種邪惡的快感咀嚼起來。可不久這種快感變成了一種劇烈的痛苦毒藥發作了,'之僵直地躺在那裡。該詛咒的餡媚者,願你們除了毒藥什麼也不讚美"

《狐狸與烏鴉》是同一所寓言嗎?看看你手中的寓言吧。

萊辛

萊辛是德國民族文學的奠基人,在文學上的建樹頗多,對於寓言的理解極深。當時他寫的一篇《論寓言》是那個時代對於寓言最精闢的論著,同時他也是以為大寓言家。他的寓言被稱為啟蒙的號娜喚醒讀者的覺悟·有人問他"最壞的動物聶什麼"他回答說"在野獸中是暴君,在馴獸中是馬屁鬼。"他痛恨對專制者的奴顏卑膝,用寓言加以討伐。萊辛的這篇寓言,是對拍馬者的詛咒和懲罰。讀之後,真有大快人心之感梅林說萊辛的寓言,是

"小型火器裡噴射出來的不斷的火舌",比喻得十分準確、形象。這篇寓言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都歡是烏鴉的形象。在上面所引的其它三篇寓言中,烏鴉對討好者的話,都信以為真只有萊辛的烏鴉多少有點自知之明',知道狐狸的餡媚是"錯誤",也只有萊辛的烏鴉是主動把食物拋給狐狸的。願萊辛的寓言,能喚醒被餡媚者的自知之明,並能讓拍馬者明白餡媚是一劑"毒藥",最後將毒害到自己。

結語:說到這裡,也應該結束了。今天說到的四名寓言家,各有各的成就,都有值得學習和借鑑之處。但是我們在給孩子讀的時候,真的要去細心去研讀其中的內容。因為雖然同名,但是寓言之間的內容都不盡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