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的篆刻藝術:篆刻,比紙筆更早誕生

三千年的篆刻藝術:篆刻,比紙筆更早誕生

中國篆刻藝術是書法和鐫刻結合來製作印章的藝術,是漢字特有的藝術形式。篆刻興起於先秦,比紙筆更早誕生,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本週《藝術課堂》請來了滬上篆刻名家張煒羽老師,來講述有關篆刻藝術的知識。他將從我國最古老的先秦印章,講到明代文人篆刻的興起,引領大家走入篆刻藝術的殿堂,並希望大家瞭解並喜歡上這門古老的藝術。


本期導視

嘉賓介紹

張煒羽,號鴻一。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韓天衡美術館副館長暨首席典藏研究員、鴻藝社社長。


課程介紹

篆刻,誕生於三千七百多年前,在戰國、秦漢時,紙筆尚未盛行,刻字是更為通行的文字形式。於是,周秦兩漢成為篆刻藝術的興盛期。

從唐代開始,楷書的應用取代了篆書,同時官印和私印分家,篆刻藝術走上了下坡路。直至明清,由於文人士大夫對璽印文化的推崇,篆刻藝術迎來了它的第二個發展高峰期。這時期內篆刻藝術流派紛呈,出現了程邃、丁敬、鄧石如、黃牧甫、趙之謙、吳讓之等藝術家,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文彭時代,大家都已經在喜歡印章,但是又沒有能力來啃硬的金屬的、象牙的,大家只能在表面上玩玩。根據清初,著名印學家周亮工寫的《印人傳》,說了一個歷史事件,影響非常大,它也是對文人篆刻的興起起到了一個關鍵性的作用。

三千年的篆刻藝術:篆刻,比紙筆更早誕生

文彭畫像

文彭在南京國子監做博士的時候,有一天坐轎路過南京的西虹橋,他聽外面有人在吵架吵得非常兇。他停轎打聽,是一個老漢從浙江過來。他毛驢上馱了四籮筐的石材,人家叫他拿到南京,他運到了,但是人家要剋扣他的工錢,他不樂意,就跟人家店主吵架。

文彭有著職業敏感,他說什麼石頭我看一下。那是處州燈光凍,處州是什麼地方,就是我們現在的浙江青田。這個燈光凍當初是幹什麼的呢?就是被雕刻成小的裝飾件,在女子頭上裝飾用,因為它比較軟。


三千年的篆刻藝術:篆刻,比紙筆更早誕生

燈光凍

那麼文彭一看這個石頭非常晶瑩,非常喜歡,他說你不用吵,我給你工錢,給足你工錢,把這個四籮筐的燈光凍就買回來。文彭回家之後把它鋪成石塊,章料,他就自己動手刻,一刻,這個石頭非常嫩,非常趁手,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印材。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就把這個印章石材引用到篆刻領域來,他的功勞是非常大的。

三千年的篆刻藝術:篆刻,比紙筆更早誕生

燈光凍印章


三千年的篆刻藝術:篆刻,比紙筆更早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