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和平街道:网格化管理让疫情“格格不入”

随着经济生产秩序的逐渐恢复,防控工作关口下移,疫情形势进入决战决胜的新阶段。和平街道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辖区网格长、楼栋长、楼门长和巡逻队“三长一队”队伍建设,拆除“空架子”、锤筑“真地基”,33名网格长、97名楼栋长、96名楼门长使网格化管理在小区封闭管理、信息摸排掌握、宣传引导覆盖、居民生活服务四大方面中发挥效用,为打好疫情防控战提供联盟力量与集体智慧。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开展工作

自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和平街道严格落实包保制度,制定《关于加强网格化防控工作的通知》,完善网格体系、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组织管理,做到层层负责,全面覆盖。按照实际管辖的地理范围、住户数划分网格区域,进行人员配置,对于实际居住户数人数密集的区域增强管控力量、加强巡逻与宣传,空户居多的区域则在保证有效管理的条件下适当减少“三长”人员数量。设立和平志愿者服务队,监督辖区三长一队工作开展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提高疫情防控网格工作科学性、精准度。


街道党工委各领导采用垂直管理方式,每天的日常便是一边对应包保区域的各处卡口、九小场所、居民住宅区进行下片走访,检查小区封闭管理情况、巡逻队执勤情况;一边电话抽查辖区网格长、楼栋长、楼门长工作内容掌握情况、发挥作用情况。为随时掌握辖区整体网格化进程变化,街道党工委领导每日早上召开碰头会议,加强各包保区域的相互交流,保证信息畅通;并定期召开与社区书记及片长会议,直接了解研判辖区内随时出现的具体问题,提高解决效率。

一带一网,发挥先进模范作用

开展防疫宣传、掌握人员动向、做好排查登记、避免人群聚集、入户宣传检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辖区内一名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网格长、楼栋长与楼门长们的辛勤付出。


平安小区的网格长邵锡辉,疫情期间自费购买消毒液,坚持每天对小区十四个楼门的楼道与有需要的住户进行室内消毒,从未落下过一天。他将亲戚送的200个口罩免费送给小区没有口罩的人,又主动买来温度计给小区居民使用。2月26日,邵锡辉的妻子张凤杰从青岛回来,他更是严格要求自己,迅速联系社区干部,亲自带领志愿者在自家门上张贴封条进行隔离,自己搬到另一户空屋子,继续进行巡逻值守工作。


岗西社区第5网格楼栋长胡宝森,他不单单是一名楼栋长,也是辖区巡逻队中的一员,更是卡口值岗的志愿者。他每天从早上8点就开始在辖区内安全巡逻,排查辖区内是否有外来人员,检查贴着封条的空户是否有人员返回的情况,封条是否有破损,遇到不带口罩出行的居民及时劝阻居民。看见聚众扎堆的居民,他也及时清散。到了晚上5点,他还要马不停蹄地赶往辖区水果委的卡口进行执勤值岗,一守就是5个小时,到了半夜10点钟才算结束一天的工作。


一肩挑数担,一人带一网。以身作则的他们,为辖区所有的网格长、楼栋长与楼门长树立了榜样,提高了整个和平街道“三长”群体工作积极性,推动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多向联络,搭建有效沟通桥梁

和平街道辖区居民普遍年龄大,且多为独居老人,没有手机或使用老年机的人数较多,在“三长”之中也不乏少数人存在此类问题。因此,以微信等方式为主的沟通联系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网格工作的开展与网格效能的发挥。


针对此情况,和平街道对有智能手机但不会用微信(第一类),没有智能手机(第二类)以及没有手机(第三类)这三种特殊情况,进行重点分类管理。对于第一类居民,街道网格长、楼栋长、楼门长亲自上阵进行教学,尽可能扩大微信群覆盖范围,截止至目前和平街道各社区片长已牵头建立微信群20个、网格长牵头建立群28个、楼栋长牵头建群24个、楼门长牵头建群56个。对于第二类居民,街道社区建立微信群的同时,还层层完善居民通讯录,落实到人,保证电话联系畅通。对于第三类居民,按照居住地相近的原则,由“三长”一对一承包,入户上门通知,并定期走访来了解这些处于“信息孤岛”人群的实际需要。同时,为便于居民与“三长”联系,街道制作了“三长”联系牌,在每个楼栋进行张贴,确保辖区居民知晓其对应的“三长”姓名与联系电话,便于有事上报,有效的沟通为街道进一步深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看齐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