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四川特色之軍閥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三章:四川特色之軍閥

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在全國都是名氣大得很。

名氣在三個方面,一為多,二為防區制,三為雙槍。

多,是軍閥多,派系多,人馬多。有軍長資格的就有劉存厚,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田頌堯,楊森,賴心輝,劉成勳。有師長資格的,有李家鈺,羅澤洲,陳書農,藍文彬,王陵基,王纘緒,潘文華,唐式遵,範紹增,郭汝棟等等等等。防區制,是說軍閥佔了地盤後,就地想法徵收軍費,掌有對民眾的生殺大權。

雙槍,是說財稅收入也養不了那麼多軍隊,就種、運、買鴉片,既容易,收益也最大,於是全川都種鴉片,甚至不種鴉片還得交懶捐。四川的鴉片鬼就極多,從軍商巨賈,到下力挑夫,都有不少癮君子,軍閥賴心輝,羅澤洲就是著名的“菸灰”。窮困者中比例更高,一次文星場象徵性禁菸檢查,各煙館自然要給面子,停業一天。檢查人員看見沿途擺著不少裝好煤的挑子,怎麼沒人挑走呢?挑夫沒過上煙癮,挑不動,只有擺在那裡等明天。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三章:四川特色之軍閥

熊克武&劉存厚

還是說回軍閥

進入民國,人們感受到的不是憲政民主,而是兵荒馬亂,民不聊生。

四川幅員遼闊,有沃野千里,天府之國的說法,但那不過是局部的表象。整體更多的是窮山惡水,閉塞落後,目光短淺,愚昧保守,思想僵化,工業孱弱。而官府搜刮,毫無休止。清末數年,四川每年入庫歲銀1500多萬兩,上交800萬兩,是1894年的三倍,連川督趙爾巽也上折,稱為竭澤而漁。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三章:四川特色之軍閥

四川軍閥鄧錫侯楊森劉文輝

辛亥革命前的保路運動,是個特別的前奏。在保路運動之前,四川已有十數次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均告失敗。這次同盟會參與到保路運動中,廣泛聯絡,積極準備,組織了同志軍。1911年9月8日,發起了對成都的包圍。9月25日,榮縣宣佈獨立,11月22日,重慶成立以張培德為都督的蜀軍政府,27日,成都成立以保路領袖蒲殿俊為都督的大漢四川軍政府。1912年2月2日,成都、重慶兩個軍政府換約,3月11日正式合併,四川才告統一。

但本土力量的零散,多方勢力的交織,使整個四川迅速淪為逐鹿的戰場。

英國扶持下的藏軍、農奴主叛亂,讓川邊難以安寧。袁世凱及北洋政府先後派出過多支部隊入川,尤以陳宦的大清鄉危害最大,既耗川軍,又剿殺分散於鄉間的革命黨力量。滇軍、黔軍因袁世凱派遣、護國戰爭、靖國戰爭等緣由三次大舉入川,滇軍首領唐繼堯更明確以控制四川為目的。而四川本土的軍隊,主要由清軍演變而來,中上級軍官都是軍事學堂畢業,程度不一地受過正規軍事教育,他們各認靠山,又因學堂淵源,分成武備系,速成系,保定系,軍官系等多個派系。

代表國民黨的熊克武雖在重慶新建軍隊,並迅速擴充,卻因缺乏根基,甚至身後的廣州軍政府也並未全力支持他,力量不能獨大,始終難以完全控制局勢。比如廣州軍政府任命了熊克武為四川督軍,轉身又任命楊滄白為四川省長,楊滄白還在路上,就任命了廖仲愷為財政廳長,蔣介石為警務處長。熊克武一看,各人還沒坐穩,就來了分權的,怎麼得了?又動手腳“勸”回了受命上任的幾個人。但楊滄白雖是書生,卻受幾個師長敬重,熊克武怎麼做得大?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三章:四川特色之軍閥

王陵基

二次革命,護國戰爭,靖國戰爭,逐滇,逐黔,倒熊,倒劉,援鄂,討賊。加上直接對成都、重慶的爭奪,各種名目的軍事交戰,長則近年,短則兩月,從1913年打到了1924年,熊克武兵敗出川。

終於,四川本土的軍閥成功了!

但,誰是老大?再來打過!

四川新軍閥四分五裂,北洋軍閥試圖保持對四川的控制,廣州軍政府嘗試左右四川局勢,成都有省長,督軍,重慶有督辦。督辦還分軍務督辦,善後督辦,邊防督辦。光看這數量,加上派系之別。就可知有多亂了。對抗中,有聯軍,有倒戈,有收買,有中立。各不統屬,自行發展,擴充部隊,更新裝備。二十年間,四川的軍隊由五個師不過四五萬人,擴展到了1933年時五個軍及獨立部隊共三十五萬人,1936年更達到50萬人。

養這麼多軍隊,錢從哪裡來?這就靠我們下次要講的防區來維持。

以史為鑑,但,不以史論今!

書寫北碚情懷!

書寫你心中的北碚!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三章:四川特色之軍閥


出品人 | 劉懿鋒

作 者 | 風是美好的感覺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劃 | 高晨露

講述人文故事 | 寫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鐫刻時代瞬間

新時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