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多年以前,在中学时代最喜欢看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了,觉得特别好玩,很有意思。在易中天的讲述下,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袁绍成了漂亮的草包,当时觉得并无不妥。时过境迁,随着人生阅历增长和读的书越来越多,突然觉得袁绍其实挺冤枉的,

易中天先生为了突出曹操,把袁绍贬得太低了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现在大家一提起袁绍就是“外宽内忌、志大才疏、优柔寡断”等等,漂亮的草包形象跃然纸上。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了,所谓成王败寇,一个人如果失败了,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这个人的缺点,而且会无限放大他的缺点;相反一个人如果胜利了,人们往往只看这个人的优点,而把他的缺点统统掩盖了。小编试着描述一些袁绍身上值得称道的地方和他的一些成就,看看他到底是美丽的草包还是一时雄杰?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诛杀宦官,起兵讨董

东汉中后期由于皇帝短命,大都依靠宦官和外戚来统治国家,因为幼小的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就是宦官和外戚。作为官僚集团主力的士大夫阶级,则沦为了宦官或者外戚的附属品。而官僚士大夫集团实际上是东汉朝廷统治的根基,所以冲突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汉桓帝、汉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就是最好的明证,士人阶级深受打压和迫害,士大夫和宦官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汉灵帝驾崩后,外戚何进掌权,和士人阶级合作,准备诛杀“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结果十常侍先下手为强,把何进干掉了。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力主诛杀宦官。何进被杀后,袁绍、袁术兄弟攻入皇宫,把宦官杀了个一干二净。虽然手段有些过激,但是却取得了士人集团对宦官集团最终的胜利!诛杀宦官也使得袁绍的声望达到了顶峰,天下知名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谁知道在宦官和士人你死我活的时候,董卓率军进入洛阳,趁机掌控了朝政。董卓十分骄横,决意实行废立,以建立个人的权威。他傲慢地对袁绍说:“天下之主,应该选择贤明的人。刘协似乎还可以,我想立他为帝。如果还不行,刘氏的后裔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袁绍一听非常生气,针锋相对地说:“天下健者,岂惟董公!”说完横握佩刀,向董卓拱了拱手,扬长而去,敢于对董卓横刀相向,袁绍身上自是有一股英雄之气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袁绍只身逃出洛阳后,顺势起兵讨伐董卓。而且被举为关东联军的盟主,虽然关东联军并没有能够击败董卓,而且关东联军也是各怀鬼胎。但是袁绍能够发难讨董,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当时董卓曾有句感叹:“但杀二袁儿,则天下自服矣”,可见袁绍在董卓心目中的位置。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统一河北,鹰扬河朔

袁绍初入冀州的时候,局面是非常不利的,东有青州黄巾,西有黑山军。袁术在淮南,联合公孙瓒南下冀州,袁绍可谓四面受敌。但是此时的袁绍尊礼田丰,信用沮授,艰苦创业几经危难,开拓了一片基业。界桥之战,袁绍挫败了公孙瓒南下争冀州的计划,此后通过多年的征战,袁绍最终消灭了公孙瓒,统一了河北四州,所谓鹰扬河朔,就是指此时的袁绍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界桥之战中袁绍曾经不慎被公孙瓒的骑兵包围,当时袁绍身边只带着强弩数十张,持戟卫士百多人。在距离界桥十余里处,听说前方已经获胜,就下马卸鞍,稍事休息。这时公孙瓒部逃散的骑兵二千多突然出现,重重围住了袁绍,箭如雨下。别驾田丰拉着袁绍,要他退进一堵矮墙里,袁绍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说:“大丈夫宁可冲上前战死,躲在墙后,难道就能活命吗!”这样的表现,足以展示袁绍的英雄气概。

为政宽厚,士民归心

袁绍治理冀州,政令宽缓,固然有纵容豪强的一面,也有急农扶困的一面。郭嘉曾经评价袁绍妇人之仁,说他看见百姓饥寒非常同情可怜,对于看不见的则考虑不到。但是反过来说袁绍不是关心民间疾苦吗?袁绍病逝之后,冀州百姓奔走相告,如丧亲人;袁尚袁熙奔辽东,又有十万户人家跟了过去,百姓难道会为一个不识民间的纨绔子弟而哭,而迁往苦寒之地吗?可见袁绍在治理河北期间,对百姓还是比较宽厚,得百姓拥护的。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官渡之战虽然袁绍战败,损失惨重,但是曹操仍然用了7年的时间,才彻底扫除袁绍的势力。官渡之战后,冀州很多地方出现了叛乱,袁绍平定了这些反叛。直到202年袁绍病死,曹操并未进攻河北,袁绍死后曹操开始攻略河北四州,用了五年时间才彻底扫除袁绍的势力。以上种种都说明,河北士民百姓是愿意支持袁绍的,这其实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袁绍并非草包一个。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其实除了易中天先生外,历史上很多人对袁绍的评价是比较中肯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荀彧

绍为人政宽,百姓德之。河北士女莫不伤怨,市巷挥泪,如或丧亲——《献帝春秋》

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为一时之杰也——赵蕤

袁绍是曹操的大敌。他不但地广兵强,在社会上声望很高,势力极大,即论其才具,在当时群雄中,亦当首屈一指——吕思勉

袁绍是怎么从一个雄杰,变成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的?

袁绍能够成为汉末三国的风云人物,固然有家世出身的辅助,但更多的是个人英雄创业之路。袁绍有雄心,有魄力,他谋诛宦官,反董卓为天下首倡,界桥之战,易京灭公孙瓒,这些都显示了他的雄略。所以袁绍固然有很多局限性和缺点,但是也不能否定他身上的闪光之处,我们应该真正做到“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全盘否定袁绍!

​参考:《三国志》、《后汉书》、张大可《三国史》


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袁绍? (单选)
0人
0%
草包
0人
0%
英雄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