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的公开盗窃与抢夺到底如何区分?司法考试认同哪种观点?

aliangcn


可能有不同的观点。但我比较赞同的观点是:

无论是抢劫罪,抢夺罪,还是盗窃罪,都是违背他人意志,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它们的区别违背他人意志的方式和程度不同。盗窃罪可以理解为抢劫罪、抢夺罪的兜底。

抢劫罪和抢夺的共同点在于,行为人都采取了暴力行为。区别在于,抢劫罪中暴力行为的对象是人,抢夺罪暴力行为的对象是物。

盗窃罪则是较抢劫罪与抢夺罪主观恶性最低的一种,盗窃罪要求无暴力行为。

所以,有没有暴力行为是盗窃罪和抢夺罪的最大区别。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两点:

1.盗窃罪并不必然以秘密的方式。如果一种行为违背他人意志占有他人财物,哪怕是发生在公众场合之下,也可以构成盗窃罪。

2.盗窃罪中可能存在转化犯情形,如携带凶器盗窃或盗窃行为发生后暴力拒捕,则可能转化为抢劫罪。


徐杨文律师


对此问题,清华大学教授张明楷教授认为:从“秘密与公开”角度区分盗窃与抢夺的观点与做法存在诸多缺陷;盗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被害人的意志,采取平和的手段,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的行为;盗窃行为既可以具有秘密性,也可以具有公开性;以对物暴力的方式强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的行为,才构成抢夺罪;盗窃与抢夺的区别在于:对象是否属于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行为是否构成对物暴力。

以上摘自《盗窃与抢夺的界限》,《法学家》2006年第2期。


报声平安


盗窃不存在公开的问题。因为,盗窃罪是利用非法手段秘密窃取公私财务数额较大的行为。抢夺罪是乘人不备公然非法夺取他人财务的行为。当着所有人以外人的面,非法获取他人的财务,对于所有人来是秘密的切取行为。当然如果有人制止再继续非法强行获取,则由盗窃行为演变为抢夺行为。


隶桀


是否采取了对物暴力,无论盗窃是否公开不可能有暴力的存在,抢夺要求对物暴力对人有危险,法考中基本采用公开盗窃的观点,不要求盗窃具有秘密性!


知音岛主


盗窃,和抢夺是两种罪,抢夺要比盗窃罪大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