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到底有沒有篡位,如果沒有,隋文帝“廢長立幼”嗎?

大馬哈魚12


隋煬帝楊廣有沒有篡位,這個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篡位,篡位一般指的是封建王朝臣子通過非法手段以下犯上奪得帝位,而史書記載隋煬帝是在開皇二十年(公元600年)被冊封為皇太子,當時的他老爹還沒駕崩,他的得位是正規合法繼承隋文帝,不存在篡位一說,而他作為隋文帝的嫡次子稱帝,確實是有“廢長立幼”之嫌。

綜觀隋文帝幾個兒子,只有太子和晉王(楊廣)優秀

隋文帝一生育有五個兒子,都是文獻皇后嫡出,俗話說五個指頭總有長短,雖是一母同胞,但也參差不齊,長子楊勇,後被立為太子,他性格仁厚,長相儀表堂堂,溫文儒雅,在南下滅陳戰役中作戰勇敢,戰功顯赫。次子楊廣,史書記載他:“美姿儀,少聰慧”,足智多謀,協助父親滅陳立下汗馬功勞。三子楊俊,史書記載說他生活極度腐化,貪戀女色,四子楊秀,性格暴躁,隋文帝不喜歡他,五子楊諒雖說品行還好,然而志不在名利,不喜好官場的勾心鬥角,樂得做個太平王爺。

綜上所述,能夠跟太子楊勇奪嫡的也只有晉王楊廣了。

隋煬帝足智謀多,設計奪取太子之位

其一、建立功勳,隋文帝對他刮目相看,隋文帝奪取帝位以後,就處心積慮的準備拿下南陳,他命令楊廣率領軍隊進攻陳國,楊廣作戰英勇,統兵有度,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所向披靡,順利幹掉陳朝,活捉陳主,戰功赫赫,深得隋文帝的賞識。

其二、偽裝仁孝,在父皇和皇后面前留下美好的印象,太子楊勇寵幸妾室,冷落正室,太子妃抑鬱寡歡,英年早逝,母后以為是他的寵妾害死的,對太子開始厭惡起來,並開始搜尋太子的過錯,而楊廣得知消息後,開始偽裝自己,將自己的侍妾充作下人,而獨寵蕭妃一人,獨孤皇后得知後,認為楊廣作風正派,便在隋文帝面前美言楊廣,隋文帝也派心腹去調查楊廣,心腹發現楊廣為人謹慎樸實,禮節周到極其謙卑,家裡生活樸素,不事奢華,隋文帝得知後對楊廣讚不絕口。

其三、在父皇和母后面前詆譭太子楊勇,楊廣勾結隋文帝的寵臣楊素,楊素誣告太子楊勇,說他盼望父皇早死,隋文帝一向對楊素的話深信不疑,遂對太子失望不已,已起廢立之心。

獨孤皇后和大臣楊素支持楊廣,楊廣在奪嫡過程中偽裝的又很好,隋文帝於開皇二十年(600年)十月,廢太子楊勇,十一月,改立楊廣為皇太子。

隋文帝“廢長立幼”,實屬無奈

隋文帝“廢長立幼”,對於封建正統的立嫡長制來說,確實有所爭議,然而也是無奈之舉,原太子楊勇品行不端,而且鋪張浪費,喜歡奢華,又好女色,如果把江山交給這樣的人,是很危險的,很有可能成為短命王朝,這是楊堅不願意看到的。

由於楊廣偽裝的很好,騙過了身邊的人,所以他的名聲在諸皇子中是最好的,隋文帝為了江山社稷,只有選他當繼承人。

結尾

可以說,隋文帝一世英名,勵精圖治,分裂幾百年之久的中原大帝重歸一統,可江山到了隋煬帝手裡,他露出真面目,生活驕奢淫逸,大興土木,窮兵黷武,三徵高麗,弄的民怨沸騰,紛紛揭竿而起,隋王朝短短二世而亡。



一切都付笑談中


隋朝雖是短命王朝,但各個朝代該有的事它一樣也沒少。

一、隋煬帝是否篡位?隋文帝楊堅辛苦打下江山,倍感不易,夫妻二人生活講究儉樸,原太子楊勇沒楊廣心眼多,生活比較奢侈一些,楊堅不喜歡。作風上也不嚴謹,獨孤皇后不喜歡,再加上楊廣善於偽裝,裝得又孝順又不好色。經常賄賂楊堅身邊人替他說好話,後來,楊勇就被廢了。

楊廣成了太子,正常情況下慢慢熬到楊堅駕崩,他就順利登基了,這才叫沒篡位,可有一種說法是楊廣急不可耐對楊堅動了手腳。要是這樣,那就是篡位了。

二、至於問是否算“廢長立幼",應該算是,楊勇先為太子,不管是自己不爭氣不討父母歡喜,或是楊廣有意挖坑陷害,楊勇終究是楊家的長子,終究是被廢而立了次子楊廣。算是廢長立幼。

總之,從隋煬帝后來的所作所為來看,楊廣既是位暴君,也算是一位頗有才幹政績的一代君王,一生不是在折騰,就是在去折騰的路上。從其性情才幹來看,弒父篡位、陷害楊勇也是有可能的。



昨天即歷史


楊堅兩個兒子,楊勇和楊廣

楊廣這個人啊,善於偽裝,裝成生活簡樸,不好聲色,騙了楊堅和獨孤皇后

公元581年,楊廣被封為晉王,滅了南陳有功,一心要取代楊勇的太子之位

楊廣設計害楊勇,使楊勇被廢,自己當上了太子

至於楊廣到底有沒有篡位,一些研究人員,通過對楊廣的一貫品性分析,認定隋文帝楊堅卻為楊廣所殺

楊堅死後,楊廣假傳文帝遺詔,要楊勇自盡

楊廣這個人啊,欺辱父妃,殺死哥哥,弒父,也是有可能的


小跑堂


隋朝在歷史上也是像秦朝一樣實現大統一的皇朝。不可否認隋文帝楊堅年輕的雄才大略和風光偉績,但老年時也做了很多錯事,自從相伴多年的結髮妻子獨孤氏去世後,不知道楊堅是沒有了精神上的寄託感覺到空虛寂寞冷。還是少了相伴的身邊人讓他內心缺失,感到孤獨和無趣。他開始放縱自己了。晚年失節最令人唏噓,人設崩塌,沉迷美色,更是讓人扼腕嘆息。

年老的楊堅身體狀態每況日下,打算去仁壽宮修養。沒想到一到仁壽宮就病倒了,從此臥床不起。宣華夫人和容華夫人日夜陪伴左右悉心照顧,太子楊廣聞訊也來到了仁壽宮。

楊廣瞧著父親的病情,猜測時日無多,回天乏術。心裡不禁打起了算盤,不久後他就寫了一封密信給謀士楊素,讓他開始著手準備他繼位的事宜。

楊素很快收到信並且寫了回信,信使卻誤將信件送到了楊堅處。

楊堅看信後大怒,識破楊廣的野心,隨即命人召廢太子楊勇進宮,欲要廢掉楊廣,重新封楊勇為太子。楊廣得知了此事,知道事情敗露,後果不堪設想。便火速採取行動扣留了使者,並帶兵包圍了仁壽宮。 隨後傳出皇帝駕崩了,從此楊廣就背上弒父的名聲。如果當時楊堅沒死,在楊廣的威逼下,楊勇這個前太子,肯定也是重啟不了的





古古冷


其實楊堅也是無奈,廢除楊勇的實質是打擊自西魏北周就存在的關隴集團,楊勇曾經是小冢宰直接代替楊堅領導過關隴集團而且他還是高熲的親家,而高熲既是皇后獨孤氏的心腹更是關隴集團的核心(此人長期擔任宰相,楊勇被廢前夕被罷職,後來楊廣繼位之後曾經一度被啟用以安定關隴集團,後又被殺)而立楊廣則是為了拉攏原南朝集團(楊廣在江南生活十年與當地勢力關係很好)平衡原北齊殘餘勢力(他把幼子楊諒封在北齊故地)楊廣立太子之後其實反而沒有作為,整天戰戰兢兢,事實上他根本沒有時間,機會佈局篡位,而楊堅去世當晚天就急忙向宣華夫人贈送同心結以穩定南方局勢(這位夫人是陳朝公主,楊家受遊牧民族影響有收繼婚的習俗,後來的唐朝也是如此)


萬歲1148858845


歷史上的隋煬帝楊光確實弒兄篡權奪位,楊廣是一個比較有野心和私心的人,在他攻打後陳以後,已經感覺一個王位不能滿足權利的慾望,於是勾結宇文化及籌劃他篡權的一些事件

他讓他老爸楊堅厭惡他哥,密謀策劃了一些不利於他哥的事件,達到廢除他哥太子之位的目的。

後來在太監的幫忙下,楊廣殺父奪的帝位。


爍爍侃史


據史書記載,沒有搶他大哥的位,至於有沒有搶他老爸的,不好說。嫡長制是經過多少代多少人總結出最穩定的方式,直到雍正密儲。違反這個,多沒好下場,取亂之道。


歷史旁觀者系列


因為封建社會每個王朝都規定皇位由嫡長子繼承,所以楊廣不篡位當不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