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許多人預測的印度王炸好像不準了?高溫會影響病毒傳播嗎?

心依舊夢依然


印度是超級大國,印度人的免疫系統強大,印度有很多牛,這就決定了印度人在國際上的地位。這次疫情印度控制得也很好。作為印度的鄰居,我們欣賞印度的管控能力和管理水平。

當然,我們仍然關注印度的發展,尤其關注印度的經濟發展和軍事動向。相信印度人很清楚我們作為鄰居在時時處處在關注印度的變化。

願印度人民幸福安康,別惹鄰居巴基斯坦,呵呵呵呵,把自己事做好真的也很不容易的。


武當山道姑


確診率只有5%,印度的王炸不會爆了嗎?永遠不會,但始終都在

疫情一開始,很多人對印度疫情的發展有預測。比較草根的人認為,印度不會爆發疫情,因為印度有很多得天獨厚的防疫條件。比較講科學的人認為,印度會成為王炸,感染超10億,死亡上千萬。然而,現在的情況看,好像印度的王炸並不會爆發了。

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個最耐人尋味的數據是5%確診率。這個數據,印度遠低於目前世界各個疫情重災區,單純從這個角度看,印度真的可能不會爆發嚴重的疫情了。

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對比美國。美國確診率是20%,每當檢測100人,就會確診20人,是印度的4倍!如果美國和印度都普遍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美國的確診人數和印度差不多!因為印度的總人口,大約也是美國的4倍!

也就是說,印度最嚴重最嚴重的情況,是和美國差不多。

單純從確診率角度看,印度即便是存在著大量的未確診病例,也不會影響大局,因為,畢竟這麼長時間都已經過去了,該感染的,也該感染的差不讀了。

可是,如果我們探究5%超低確診率的背後,也許會發現新的玄機。

首先,印度檢測力度太小,檢測樣本較小。確診率不一定準確。

在印度,一次核酸檢測的花費大約是400多人民幣,是當地平均月薪的一半,這注定了大多數病人出現了相關症狀,也不會去檢測。反而還不如吃點好的喝點好的辦理後事呢!

其次,印度的檢測,基本尚侷限在大城市及其周邊,對於廣大的農村和人口稠密的貧民窟,醫護力量下不去,檢測數據上不來,基本上就是一本糊塗賬。

在印度,有居家隔離條件的,基本都是富人。在貧民窟,一個10平米的房子,能擠下10個人,一個人感染,10個人多半都要中招。而且,1400多人共用一個廁所,一個人很容易感染到1000多人。也就是說,在印度的貧民窟,可能早已成為韓國新天地教會那樣的病毒培養皿。

但是,這些人只有極少數接受了檢測。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1, 印度警察暴力執法,激化了與貧民的關係。窮人們開始拿起武器對抗警察,組織醫護人員進入貧民窟進行檢測。

2, 印度人信教比較多,對醫學比較排斥,很多醫生被當做病毒的感染者和傳播者毆打。如此排斥醫生,促使他們不可能請醫生幫忙對付病毒

3, 印度的政府高高在上又貪汙腐敗,印度民間主要由各種婆羅門和村匪惡霸掌握,這些人,不會把貧民的命當命看,因此就不會有什麼大規模檢測和彙報了。

美國檢測多確診多,很大程度上要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鬥爭。民主黨力量弱小,通過疫情打造加州鈕森和紐約州科莫這樣的政壇明星,這是有必要的。所以,工作上會很積極。

在印度的地方,也有比較負責任的政黨,比如疫情初期表現特好的喀拉拉邦的共產黨。可是,印度的地方性政黨幾乎不可能具有角逐議會和總理職位的可能,因此就不會出現抗擊疫情特別優秀的州。

總而言之,印度的社會結構和社會制度決定了,印度的疫情數據一定會很漂亮。王炸不會爆,但會長期存在!


歷史知事


在疫情面前,大家都預測印度將會是真正的王炸,可是現在美國的確診人數已經直逼百萬,而印度的疫情仍然覺得比較溫和,新增確診人數,沒有想象的那麼多,那是否意味著印度的王炸失效了呢?

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印度的疫情已經出現了大面積的社區感染。

孟買是無數印度人心中的聖地,是印度的經濟首都,這裡有紙醉金迷,亞洲第一首富安巴尼20億打造了私人豪宅,在繁華的背後,卻也有印度最大的達拉維貧民窟。

在這個只有22平方公里的社區,竟然居住了上百萬的人口。各項基礎設施都爛的可以,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水電都無法保證,在這裡實行的是間歇性供水,電力供應也非常不穩定,有沒有電全靠運氣。

在這樣的一個社區生活,個人衛生更是難以保證,幾百個人共用一個廁所,這真是把共享經濟發揮到了極致,這百萬人產生的生活汙水僅能通過一條汙水溝排到附近的河裡。

這個地方如果爆發社區型感染,將是一場噩夢。而非常不幸的是在這個人員極度密集,生活設施極為貧乏的亞洲第一貧民窟已經出現了大量人員的確診。

由於印度的醫療設施以及各項社會管理制度的落後,印度政府根本無法對所有的確診病例全部收治,對於他們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追查,進行隔離,切斷病毒可能的傳播鏈,印度政府所能做的只是要求人們呆在家裡隔離。

居家隔離必須保證一定的社交距離才有可能切斷病毒傳播的途徑,

可是在達拉維貧民窟,兩家人的床頭之間僅僅隔了一層薄薄的板,談何社交距離?居家隔離的隱患甚至比他們在城裡打工還大。

而且印度的檢測能力明顯不足,兩週之前,印度諾大的國家14億人口,竟然只有六處可以對新冠病毒進行檢測,這在一定程度上人為地延緩了印度疫情的爆發,但是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真的有用嗎?

上一個採用這種高招的就是美國,美國只採取鴕鳥政策,奉行不檢測,就是沒有患者的做法,硬是扛了一個月,結果怎麼樣呢?

當然還有一個使得印度的疫情爆發緩慢的因素就是印度由於各項設施落後,人員的流動相對較小。但是隨著在貧民窟等地區出現大量的感染,印度人員流動小的優勢,已經被蠶食殆盡。

所以光靠目前的數據我們無法對印度疫情做出準確的判斷,我認為還是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過兩週我們再來看一看印度的確診人數,那就基本上能夠對印度的疫情走向做出一個初步的判斷了。但是對於印度的疫情,我不抱任何樂觀的態度,依然認為他才是真正的王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