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乞丐在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更像是一个混江湖的人,不过乞丐的生活的还是十分凄苦的,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从前的封建社会里,那么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这位乞丐名叫武训,是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平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七,所以也被称为“武七”。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在武训七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中实在一贫如洗,武训只好用乞讨的方式维持生活,他14岁的时候在有钱人家当佣人,被打骂凌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没有文化,武训经常被人瞧不起,所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但是学习是需要学费的,一贫如洗的武训就决定通过行乞来攒钱,

在武训21岁这一年,他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行乞讨学生涯,在上路之前,武训把母亲留给自己的唯一一块土地卖掉了,这意味着武训再也没有任何东西了,就算死了也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了。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武训一路乞讨,省吃俭用的他攒出了第一笔钱,在他48岁的时候,已经购置良田230亩,积攒了3800余吊钱。在50多岁的时候,他花掉4000余吊钱,兴办了第一所义学院。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两年之后,义学的修建工程得以完成,武训将其命名为“崇贤义塾”。这件事情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堂邑县父母官将其上报给山东省巡抚,后者在知晓此事后又将此义举上报给朝廷并请求皇帝予以嘉奖。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武训就这样一生未娶,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学习,他不仅跪求贫苦的人家送孩子去上学,还请求有学问的人去他的义学院教书,只为了解救那些因为家境贫寒跟读书没有缘分的孩子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武训一生生活在最底层的社会,他对家境贫寒的孩子抱有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心,他忘不了自己年少的时候因为没有文化而受到的疾苦,

在光绪22年的时候,59岁的武训离开了人世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

在得知武训去世的消息之后,受到过帮助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赶到了他的葬礼,义学院里的学生和老师哭喊声不绝于耳,足以说明武训的义学院在当时的社会影响了多少的人,这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

以乞丐的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千古奇丐”,你知道他是谁吗?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