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南的弟子王錱在曾國藩幕府時,為什麼得不到重任?

書香一品


首先更正一下題主,王錱是理學家羅澤南弟子不假,但他從未主動加入過曾國藩幕府。只是在湘軍初成時,他被劃撥給曾國藩指揮,時間也就二年左右。其間因桀驁不馴,又加岳陽兵敗,王錱主動離開曾國藩,改換門庭,投到湖南巡撫駱秉章門下。

由此,王錱算不上是曾國藩的幕僚,所以也就談不上重用不重用的問題,其中的緣由如下所述。

王錱,字璞山,湖南湘鄉人,自幼聰慧,能言善辯,少有大志。有一次和老師羅澤南等人討論理學問題,說到興頭,王錱是口若懸河,妙語連珠,讓羅澤南等人根本無法插話,只好洗耳恭聽。直到他講道“人生一息尚存,即當以天下萬世為念”的金句時,方才停下口來舉杯喝水。此刻,羅澤南終於插進話來,訕訕的說道“璞山盍少休,讓吾儕一開口乎。”滿座人,包括王錱本人轟笑不止。

由此可見,王錱是個素有大志,不拘一格的人物。因為年輕氣盛,同鄉前輩曾國藩,在王錱眼中,就是個因循守舊的腐儒之人。

太平天國起義後,戰火逐漸漫延到湘桂邊境。王錱和老師羅澤南,未雨綢繆,率先在湘鄉老家編練湘勇。而曾國藩此時才回到老家為母親丁憂,並沒有表現出過人的才能和膽識。

後來曾國藩接到朝廷詔令,讓他協助湖南巡撫編練團練,幾番思慮,曾國藩才在郭松燾的攛掇下決心出山。等他到了長沙,湖南巡撫張亮基,就把先前在長沙協助守城的江忠源“楚勇”數百人,羅澤南與王錱“湘勇”千餘人,交給曾國藩指揮。

於是曾國藩把交給他的這些湘勇,編為了3個營,按照自己以前在兵部任侍郎時讀到的一些兵書典籍,選取自己興賞的戚繼光“束伍”之法,對手下湘勇進行訓練。

最初,曾國藩把編練湘勇只是當作權宜之計,想著是湘勇編練成形後,帶著他們肅清完湖南各路會黨活動,仍舊回鄉繼續守孝。

此時曾國藩只是以一個在籍侍郎的身份襄辦團練,“名不正,則言不順”。為了籌措軍糧餉銀,曾國藩絞盡腦汁,四處化緣,整個人顯得十分疲憊。

做為曾國藩手下的一營統領,王錱不當家不知當家的辛勞,面對彎腰駝背的曾國藩,一向自視甚高的他,有時為了餉銀款糧沒能及時到位而對曾國藩口出煩言。

而曾國藩本人比較木納,在軍中也不喜歡手下多嘴多舌。為此他說:

將領之浮滑者,一遇危險之際,其神情之飛動,足以搖動軍心,其言語之圓滑,足以淆亂是非,故湘軍歷來不喜善說話之將。

由此,王錱算是觸了黴頭,他本來就聲如洪鐘,又喜滔滔不絕,你說曾國藩做何感想。又加曾國藩的3營湘勇,有2營都是他和老師羅澤南招募而來的,憑什麼你還不待見我?所以王錱此時和曾國藩的關係,可以說是“三分合作,七分不合作”

在太平軍第2次攻打長沙時,訓練有成的湘軍第一次直面太平軍。王錱自告奮勇,率領三營人馬去救援岳陽。太平軍聞訊暫時退回江西境內,沒幾日又捲土重來,岳陽城中的綠營官兵和百姓紛紛出逃。而王錱持勇呈強,不聽手下勸阻,竟然率領區區三營人馬守衛偌大的岳陽城,結果被太平軍團團包圍。

曾國藩聽聞王錱不肯撤離反被太平軍包圍後,一面罵王錱是狂狷之人,一面率軍來救。可是初出茅廬的湘軍,被太平軍連敗數營,就連曾國藩親率的水師也被打的大敗。危機時刻,幸虧鮑超率軍來救,曾國藩方得以逃脫。而王錱也因寡不敵眾,損兵折將後,不得不撤出岳陽。

此戰過後,將帥失和,王錱一氣之下回到湘鄉繼續招募新勇。而曾國藩氣憤難平,專門上奏咸豐帝請求除分,結果被革去禮部侍郎前職,責成其“戴罪剿賊”。

痛定思痛,曾國藩決心對已潰各軍,不再收攏,另募新勇,嚴加訓練。而湖南巡撫駱秉章從長計議,從曾國藩淘汰下來的湘軍中挑選了一千餘人,交給重新募得一營湘軍歸來的王錱統一管帶。至此王錱徹底改換門庭,成為了駱秉章的手下。

由此開始,王錱漸露頭角。不久左宗棠從武漢辭幕返回家鄉後重新出山。王錱與左宗棠是一見如故,心心相惜。在左宗棠的鼎力相助下,王錱越戰越勇,連續剿滅湖南眾多會黨,打出了名聲。

石達開出走天京,幾經輾轉率軍進入湖南後,王錱接連數戰擊敗太平軍,由此贏得了“王老虎”的威名。

此時,王錱獨掌一軍,經過幾年的歷練,心態日趨平和,對當年與滌帥曾國藩的隔閡也心有所悟,為此專門修書一封向滌帥表示致謙,曾國藩接信後心中釋然。

后王錱聽聞曾國藩在南昌與太平軍苦戰,多有敗績之時,報告駱秉章,請求率手下精兵3000前去助戰。獲批後,王錱即刻出兵江西。太平軍聽聞王錱領兵前來,紛份相互告誡:“出隊莫遇王老虎。

王錱在江西縱橫馳騁,與太平軍交戰十幾次,一路所向披靡。

可惜天不假年。由於連年征戰,身心俱疲,王錱終染熱疾,不治而亡,年方32歲。

王錱死後,其部下在左宗棠的率領下屢建奇功,發展壯大。成為了左宗棠東進平定太平軍,北上剿滅捻軍,西進平定陝甘爆亂,最後剿滅新疆阿古柏的骨幹力量。


方城闕


應該說,創立湘軍,曾國藩不是第一人,湘軍的教父是羅澤南。作為羅澤南的學生,王鑫很有骨氣,位居第二把手王鑫是湘軍最早的發起人之一。

咸豐二年,曾國藩奉旨辦理團練,但他手中並無一兵一卒。初到長沙時,曾國藩全仗羅澤南、王鑫統率的1000名湘勇作為基幹。因此,曾國藩稱讚王鑫志大才高,“忠孝性成”。

咸豐二年,太平軍進入湖南境,他上書湘鄉知縣朱孫詒,請編練民兵。朱縣令讓他與羅澤南招募鄉勇千人教練,羅澤南將中營,王將左營,駐紮縣北,後調入省城。曾國藩奉命辦理團練後,論聲望和地位,王鑫等當然不能與他相提比論,他們沒有功名,可以說是默默無聞的失意文人。

本來,軍餉不足是困擾曾國藩多年的大問題,自從決計辦水師後,經費更加緊張。曾國藩要求王鑫精簡所部,王不同意。曾國藩又提出不能用藩庫銀兩,因為花巡撫的錢,就要聽從巡撫的調度,從而失去控制權。他還要求王鑫按照自己擬定的460人一營的編制改編隊伍,這些都使王鑫無法接受。但王鑫仍然我行我素,曾國藩覺得無法共事,便決定分開各自發展。“勉強合作,肝膽變楚越”的理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但王鑫仍然我行我素,曾國藩覺得無法共事,便決定分開各自發展。“勉強合作,肝膽變楚越”的理念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