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管好銷售團隊

引子:B2B到底會不會吃掉經銷商

先從一個敏感的話題說起,“B2B到底會不會吃掉經銷商”。

很多快消品經銷商對B2B惴惴惶恐,覺得這些線上平臺,讓終端手機訂貨,促銷力度很大,會不會把我們經銷商全部“踢死”?

這個事兒,我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叫《線下的老業務會不會沒飯吃?》,大家可以自己去往期文章看。

今天,以那篇文章裡的兩段話來破題:

1、B2B模式現狀——還是舊瓶裝新酒:京東、阿里喊的兇,各地也有B2B巨頭出現。但從它們自身運營的角度,無非產品線整合,增加客單價和終端進貨頻率。後臺琢磨怎麼設置大倉小倉中轉倉前置倉,大車小車三輪車冷藏車,降成本提升效率。乾的,還是過去大經銷商研究的事情,只是因為有資本介入,膽子和想象空間更大了,而已。

2、B2B痛點現狀——還是團隊管理: 萬變不離其宗:不管哪個B2B巨頭,都離不開一個特徵:“龐大的地推隊伍”。其實是在拜訪八步驟上,又疊加推薦APP和數據開放分析。他們最頭疼的還是人員積極性,人員培訓,人員考核,人員檢核,人員效率……..。

結論:

  • 團隊管理本應是快消品行業的長項:快消品行業網點多、人多,深度分銷結晶了龐大細緻的人員管理考核檢核……知識體系。快消出身的老鳥,在這方面的知識積累,可以輕鬆碾壓電商背景的人。
  • B2B不會把經銷商群體吃掉:B2B跟傳統經銷商拼的,其實還是,團隊效率,產品組合的效率,車輛的效率,倉儲的效率,尤其是人員的效率。B2B不會把經銷商群體吃掉, 個體被幹掉是自己不思進取,經銷商階層不可能被幹掉。
  • 大象踩不死螞蟻:經銷商自己當老闆,家人打工,這種小組織的效率,很多情況下是比大公司效率高的。平臺最多能集成替代部分物流倉儲配送功能。銷售,尤其推新品。還得靠經銷商和廠家人員,巷戰,拼刺刀。
  • 不景氣的時代,淘汰是不景氣的人:被淘汰經銷商,是因為你的組織效率低。這堂課就講講,如何用最簡單方便的方法,提高經銷商的組織效率。

案例討論:經銷商的團隊管理狀態

市場:一箇中型地級市開發了2000個終端網點。

片區:六個業務員,每個人按照片區分配責任客戶。業代每天自行安排自己的拜訪路線。

考核:業務員賣貨拿提成,考核,終端進貨量。

會議:經銷商有事的時候召集大家,開個早會或者晚會,宣佈一下新的工作任務、產品政策……。業代反饋一下今天市場上有什麼問題……。沒事的時候不開會。

主管在幹什麼:

  • 把經銷商的經理叫過來問:“你作為經理,你每天在幹什麼”?
  • 經理說:“我在做市場”。
  • 追問:“你作為主管,作為領導,你每天在幹什麼”?
  • 經理受到提示啟發了,他說:“我檢核督導員工工作”。
  • 問:“你檢核員工的時候會不會發現員工偷懶、沒去終端店,價格是亂了沒人管理,或者終端店投訴送不到貨……等等”?
  • 經理回答:“有”。
  • 問:“你檢核市場肯定會發現問題,要對員工進行管理對不對”?
  • 經理說:“對”
  • 問:“你在這幹了這麼久的經理職位,檢核員工不止一次了,請把你上個月的檢核記錄和獎罰記錄給我拿出來看看”。
  • 經理支支吾吾半天,說:“我們沒有那麼教條,我們一般就是檢核的時候,發現有什麼事,我就當時打電話讓他解決了,沒有檢核獎罰記錄……”。

業務員在幹什麼:

  • 把業務員叫過來問:“你每天在幹什麼”?
  • 業務員回答:“我在做市場”。
  • 追問啟發:“你在市場上除了賣貨,還幹什麼,你跑終端的時候要不要去做一些動作”?
  • 業務員回答:“貼海報、掛弔旗、整陳列、把別人的方便麵捏碎,把自己的方便麵擺貨架上……拜訪八步驟”。
  • 問:“請你告訴我,你公司有沒有給你規定,店裡面必須是幾張海報幾個排面……生動化標準,做到了獎勵,做不到處罰”,
  • 業務員回答:“沒有“。

這個案例,是絕大部分中國的快消品經銷商(建材家電等行業更差),目前的組織工作狀態。部分廠家,也是如此——招人、分片區、考核任務量、提成……

有個別國際企業全國深度分銷,管理很細緻系統。也有個別大經銷商早就開始線路拜訪的……但是那是極少數,最大公約數,還是這個樣子

大家思考一下,在這個案例,結果會有什麼問題?

請說具體,不要告訴我“管理太粗放,組織沒有效率……”這種大概念。請告訴我,具體會出什麼事情。


化繁為簡,固化兩個關鍵指標就夠了

說到這裡,大家就立刻會想到 “線路手冊、一圖兩表、CRC卡、路線拜訪……”。沒錯,這套深度分銷知識體系,代表快消人員管理最高水平。但是,正因為是“最高水平”,很多廠家和絕大多數經銷商,幹不了,太複雜。

不信你聽完課,上街攔住一個可樂、康師傅的業務員,把他的線路手冊拿出來複印一份,四定拜訪、定人、定時、定路線、定方式,然後員工填寫線路手冊、每個月統計鋪貨率……。一個經銷商真的這麼幹的話,先去八寶山訂塊地,有事多燒紙吧。

四定拜訪,那是大廠家的做法,也是二十年前的流行武功,拜訪路線太僵化,春節前要壓貨先跑大店,競品搞活動要趕緊回擊,淡季來了要集中兵力跑能動銷的機會店……,市場瞬息萬變,你卻按線路每週一訪,不行的。

一圖兩表,管理起來也比較複雜,個別大廠家能用,絕對不適合中國的大多數經銷商。

經銷商能幹什麼呢,在原來的管理基礎上,往前精進一小步就好了——

考慮一下,能不能“固定最小拜訪量,最小拜訪頻率”?

這一片市場我劃給你,總共是200家店,你一週給我跑6天,每天跑哪些店,你自己安排,哪些店量大,需要多跑。哪些店量小,需要少跑。哪些店有急事,需要立刻跑……。你自己定,好不好?我給你充分自由。

但是,我給你規定兩個數:

第一,最小拜訪量,一天不能少於35家。少拜訪一家,扣錢。

第二,最小拜訪頻率:所有店,不管大店,小店,你一個月最少給我跑兩趟,你要讓我下去查,店裡面說都倆月沒見人了,我回來我就削你。

固定最小拜訪量,最小拜訪頻率。至少員工每天終端拜訪量增加了,也不敢太放肆的跑大店不跑小店了,終端拜訪質量就會提高。而且沒有什麼管理報表負擔,因為夠簡單,所以人人能幹。

管理方案,能見效才有意義。經銷商上全套報表系統管團隊,是給自己找麻煩,手機系統也只是個工具。經銷商必須化繁為簡,複雜了,就弄不下去了。

行蹤不透明,無法檢核,肯定出事兒

本案例中,給員工畫了一片區域,他自己去安排拜訪路線”。員工拜訪軌跡是隨機的,布朗運動(分子無規則熱運動),導致主管都不知道員工昨天去哪裡了,主管就無法跟著屁股複查!

管理是有基本倫常的,“你在前面幹,我在後面看,看出問題,我要你好看”,逐級檢查,是最基本的管理邏輯。

查什麼?我單獨有一堂課叫《終端檢核秘宗拳》,今天在裡篇幅有限,簡單舉例給你一個概念。

【舉個例子,查“漏單”:】

一個員工剛跑完的終端店,主管下午去複查的時候,終端應不應該要貨?

不應該,你剛跑完的終端,我下午去查,終端還要貨,那就說明要麼你沒來,要麼你來了活兒幹得不細。

“漏單”現象在有些調料行業非常普遍。調料行業一個經銷商代理的產品可能就幾百個,甚至上千個。業務員不太可能到店裡把幾百個條碼的庫存全都看一遍,再下訂單的。品種越多,業務員終端“漏單”就越多,損失很多銷量。

我的規則是什麼?“漏單”罰三倍。業務員在終端賣一箱啤酒,提成兩塊。你剛跑完的店,主管來拜訪,終端又要一箱啤酒,漏單一箱,處罰3倍,6塊!

結果是什麼?

結果就是逼著業務員到每一個終端店把訂單拿滿了。

結果就是業務員到了終端問:“老闆要不要貨”?

老闆說:“我不要了”

業務員給老闆說:“老闆,我來了,你不要貨可以。我們領導來了,你可不能要啊”!

後來主管去檢查終的時候,我問終端:“要不要貨”?

終端回答:“不要,你們業務員說,你來了,不能要!”

大家別笑,這是個壞事情嗎,至少說明業務員對“漏單”這個事,怕了。對銷量有沒有幫助?

當員工的拜訪軌跡是隨機的時候,你根本不知道這哥們昨天去哪了,你抓不住他的軌跡,你沒有辦法第二天按依循軌跡去檢核——

會不會有漏單?

會不會這哥們早上起來八點多出去,12點以前把活幹完,下午打牌去了?

會不會終端投訴送不到貨?

會不會有些店根本就沒去?

會不會終端砸價抬價,他不管理?

會不會促銷品被截留?

會不會陳列效果不好……等等?

會不會……

你們自己琢磨吧,做快消的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

用最簡單的辦法,實現員工行蹤透明化

要思考,我們如何做到最基本的“員工行蹤透明化”?有很多方法——

  • 可以模仿康師傅可樂的線路手冊,一圖兩表……很多經銷商覺得太麻煩了,駕馭不了
  • 可以讓員工用手機監控系統,每個店進門前拍一張照片,整完貨架再拍一張照片,出門再拍一張照片——然後怨聲載道:圖片上傳慢、流量不夠信號不好、照片造假、淨花時間扯淡了……,這套方法,廠家業代都不願意幹,經銷商的人更不願意,白搭。
  • 可以讓員工拿張白紙,今天出去跑一個店記一個店……這個簡單吧,反正行蹤透明瞭,就行啊。
  • 圖省事的話,把每個終端都編上編號,讓員工出去,今天跑到哪個終端只要把編號寫出來就行了……這夠簡單吧。
  • 如果這個也麻煩,讓員工到每一個店,只拍一張店頭照片,也不用上傳進入系統,直接發個微信給老闆。第二天老闆不管想檢查誰,打開微信對話框就行了,時間地點都有。可不可以?
  • 我當然知道業務員會在手機裡面存照片造假了。但是我的邏輯是,我才不管你發的照片是真的還是假的,我都當照片是真的,我去按照這個“真照片”去複查檢查,你拍虛假照片就是給自己挖坑啊。
  • 還有的年齡大的業務員,不會用智能手機的?化肥行業的確有,那發短信可以不?發語音行不行?

這要還幹不了,我就沒辦法了……

打工吃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你來公司上班,拿了工資的。作為員工讓領導知道你昨天去哪了,不過分吧?

堅定一個原則,員工的行蹤透明記錄,讓領導第二天可以去檢查,就夠了。辦法多的是,越簡單越好。


結束語:報表不重要,進一寸,就有進一寸的歡喜

今天講的這兩個管理原則:“固化最小拜訪頻率和最小拜訪量”+“員工行蹤透明”,最初級,又最重要,但是大多數經銷商,目前真的都做不到。

看個“極簡版”的報表吧。

魏慶原創 | 經銷商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管好銷售團隊

解釋一下:

橫著一行是一個終端,辦公室把每個員工負責的終端明細全部打印出來,空白表格裝訂成冊。

數字1-31代表日期,員工一天填寫一列,一個月填寫一張表。

每天晚上豎著看,是員工對應當日的工作量——昨天跑了幾家店。

月底橫著看,是拜訪頻率——每家店這個月跑了幾次。

用這張報表,管理員工的“最小拜訪量”,“最小拜訪頻率”。每天早會,老闆把員工昨天填寫的那一列報表拍照,就是“昨日行蹤”。

一天寫一列,一個月填寫一張表,不多吧。完全符合今天講的這兩個管理邏輯。

我搞了半輩子深度分銷,可以設計的完善系統堪稱教科書的管理報表系統。但為什麼我用這張表舉例子,因為它夠簡單嘛。

也僅僅是舉例而已,就這報表,還有的經銷商會覺得複雜,真的。

忘掉這張報表吧,我講了那麼多例子,你自己想吧。

方法自己想,形式自己變,夠簡單才能執行下去,但是管理基本邏輯不能亂

報表只是工具,重要的是背後的管理思想。

唯一有價值的管理報表是,既能體現管理思想,又讓員工少寫字,而且第二天老闆真的看這張表,真的用員工填的報表做管理,做檢核。

往前一小步,也是新高度。

進一寸,就有進一寸的歡喜。

魏慶原創 | 經銷商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管好銷售團隊

  • 實踐經驗:從基層業代做起,歷任可口可樂公司業務代表、銷售主任、銷售經理。頂新國際集團產品經理。內資企業銷售總監。
  • 培訓主張:“理念到動作” 營銷培訓創始人。“理念到動作”商標持有人。主張“培訓要把理念宣到落實到動作分解,讓學員上午聽完下午就能拿到市場上運用” 。
  • 專業資質:2002年進入營銷培訓諮詢行業,先後為可口可樂公司、臺灣統一企業、嘉裡糧油、蒙牛乳業、伊利冷飲、美的集團、TCL集團、九陽家電、立白集團、恆安集團、康佳集團、聯想集團、史丹利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雙彙集團、大自然木地板、聖象壁紙、歐普照明、富安娜家居、民生銀行等國內外五百餘家企業提供營銷培訓&輔導。
  • 暢銷書《終端銷售葵花寶典》、《經銷商管理動作分解培訓》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