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諮詢包紅剛——「管理智慧」製造業怎樣能更好利用計件工資制


尚德諮詢包紅剛——「管理智慧」製造業怎樣能更好利用計件工資制


我常在許多場合跟老闆們說:在我們工廠裡,能計件的,不計時,能計時的,不固定。計件工資的管理是我們製造業現場管理的一個核心因素,那麼,我們怎麼才能更好利用計件工資制呢?

做好計件工資,我們需要做好三個前提:

1、 制定計件的標準:標準工時。就是說,我們需要獲得每道工序的標準工時,測定標準工時,不外乎幾種方法:現場測時,過程統計分析,根據IE的動作與時間研究,通過MOD法來計算,等等

2、 分析工序的難易係數,用專業的詞來說,就是進行工序評估,即通過對技術、體力、環境、基本能力要求等因素,分析各道工序的難易程度,評估,最終得到一個工資係數。

3、 工序水平,即工廠確定標準的作業時間的單價,可以根據同行,或是同地區類似工種來確定。

為什麼我們需要採用計件工資制度呢?

1、可以提高員工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由於是多勞多得,員工完全憑自身能力賺工資,所以,只要真是個做事的人,一般都不會偷懶!

2、計件工資會鼓勵員工主動自發地改進勞動方法,提高勞動技能!在現場形成強烈的競爭氛圍,讓員工與員工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相互PK的心理。

3、讓企業的支出相對明明白白,利於成本控制,有效控制住隱性浪費。

4、能讓員工明明白白知道每做一道多少工價,更多地感覺到一種激勵。

當然,有利就有弊,推行計件工資,我們需要關注:

1、員工容易只講數量,不講質量。對品質要求容易產生對抗情緒。所以,需要推行質量進行掛鉤式的計件工資制。

2、計件標準的制定,可能會有不平均的現象發生,以致出現矛盾,處理不好,容易讓員工產生波動,所以我們需要處理好三個前提條件。

3、訂單的小批量多品種化,對於企業來說,制定標準工時時必須考慮批量係數。否則企業容易產生工作量大,效果小的問題。

4、每一次新產品上線,都得慎重對待,對管理人員要求提高很多。

綜上所述。我們在推行計件工資制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需要管理人員精準,權威的評估——精通工藝、工人的管理人員。

這是首要條件,所謂的不是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定工價的那個人,一定要見多識廣,一定要是從一線做起來的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及職業素養的人。他還要有一顆精於計算的頭腦,一個人的算計深度要超過企業所有一線工人所能算計的總和!這樣的人,需要企業自己培養出來,難度較大,我們許多企業的計件工資制推行不順利,與這個有直接關係。

2、計件工資標準需要合理。

需要考慮企業的效益:利潤高,可以適當高點;但如果效益一般,那就不需要太高,但需要考慮同行同地區的水平。因為計件制度一旦形成,那麼,真正能留在企業里長年工作的基本上都是些行業裡技能過硬,能打能拼的工人。不合理的工資標準,會帶來招不到人,留不住人,很多事都不好整改和推行。

3、推行計件制的企業裡,關鍵是現場作業安排的合理性

千萬別出高低差別太大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工人的攀比心很強,周邊的平均工資是3500,你廠裡計件工人最低工資是6000,最高工資是10000。理論說沒問題,但實際上就會出大亂子。有工人8000,有工人3000,內部是不是合理需要進行評估,如果不合理,內部不公平會帶來管理的混亂。

4、嚴格遵守作息時間。

工人在意的是究竟拿到多少錢。實行計件工資制度的企業依舊倡導嚴格的作息時間。該上班時要上班,該下班時要休息。我們常見管理者有這樣的誤區:反正工人是計件的,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上班下班工人自己決定就好。如果是這樣,那就大錯特錯了,企業的制度還是要的,鬆散的工人,必然帶來鬆散的管理,鬆散的管理,必然帶來鬆散的品質及服務。到最後,會有章不依,有令不行。

5、計件制不單單定個單價就了事這麼簡單。

作為企業的管理層,要深悉計件制的弊病。那就是再高水平的工價制定者制定出來的工價也會有一定的高低,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哪怕你就是能達到理論狀態下的絕對平均,但由於工人有勤快不勤快之分,有力氣大小之分,有天生的動作快慢之分。

6、實行計件工資制度,一定要保證工價的權威性。

很多企業出現這種情況,工價一公開,工人就鬧,鬧一鬧,管理人員為了息事寧人,就加一加。聰明的管理人員一開始會故意定低,等工人鬧了,再討價還價,一點點加。弄得企業管理跟個小商小販似的。每次上新產品都得鬧一鬧,一個把控不好,就是一次群體性罷工事件。

7、計件工資,一定要做到一開始就公開透明。

特別是對於那些經常換新產品的企業,一定要一開始就公佈出來。很多企業,管理人員不專業,定工價沒把握,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先做做看,過些天再根據工人的效率定。如果是這樣,時間一久,工人一定會發現。他們在沒有知道工價之前,一定會慢慢做,等你定出來以後,他們才會努力做。

8、品質控制。

計件制最容易出現品質問題,工人只講數量不講質量。這是一個頭大的問題。能解決嗎?能!肯定能!但要注意方法。管理人員要不斷宣傳品質觀念,事實高品質跟高效率是不相沖的,可以說,沒有高品質,就沒有高效率。

高品質是高效率的基礎,一定要讓工人明白這一點。每一次新產品上線,都要詳細給工人講解品質要求,務必做到每一個員工心裡有數。員工在生產的時候要有品檢人員不斷巡檢,下道工序的操作員工要負責上道工序的品檢。只要各項制度執行到位,品質控制好還是沒有問題的。這是觀念問題,不是計件計時的問題。計件控制不了品質,計時同樣控制不住!

9、採用計件制,很容易形成讓工人你追我趕的氛圍。

如果達到這個狀況了,管理人員就得小心。要控制住勞動時間和強度,凡事過了極限就不行。工人太累,太拼,短期內沒問題,給企業帶來效益。如果時間一長,人畢竟不是鐵打的,會疲,會厭倦。所以,要掌握好那個度,凡事適可而止,不然不利於企業的持續發展

10、實施計件制的同時要制定以豐補欠政策。

企業會有淡旺季,旺季好說,計件工資就會出現大的波動。旺季時,全員滿勤甚至加班加點,但淡季時出勤就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以實施計件制的同時要制定以豐補欠政策。旺季的時候,適當保留一些在公司帳上,淡季的時候,就把旺季保留的,來補償不足,當然,以豐補欠政策也需要有個適應性。要獲得工人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