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萬貫,不如祭紅一件,千窯出一品的祭紅釉瓷器揭祕

祭紅釉屬於氧化銅釉類的一種,經有關部門測算,祭紅釉中氧化銅的比例低於釉裡紅、豇豆紅,但是卻高於郎窯紅、窯變紅。相傳古人在燒製祭紅釉的時候,為了使釉色便加美麗動人,特別是為了達到“其色似初凝之雞血”的鮮明效果,在配釉過程中還摻入了瑪瑙、寶石、珊瑚、玉石等名貴的礦物。

家有萬貫,不如祭紅一件,千窯出一品的祭紅釉瓷器揭秘

一、千窯出一品的祭紅釉

由於氧化銅天然具有有易揮發、不穩定、對溫度變化敏感的特點,因此,在燒製祭紅釉的時候,哪怕是碼窯選位不佳、投柴燒窯時機不對,都會對銅紅釉所需的氣氛產生較大影響,導致釉色發生變化甚至失敗。多年的燒製經驗人們發現,祭紅釉能夠正常髮色的溫度在 1250℃左右,窯內最佳碼放位置在“窩裡”偏後的部分,但即使如此,燒造祭紅釉的難度還是相當大,失敗率極高,一直以來都有“千窯一寶”之說。

由於祭紅釉燒製難度,所以祭紅釉瓷器在器型上多為小件器物,比如杯、碗、盤、碟、高足碗以及文房用品等。歷代收藏品來看,祭紅釉瓷器最大的僅約 30 釐米。

好的祭紅釉瓷器,釉色殷殷,如初凝之鮮血,奪目而不豔麗;釉質光潤勻淨、不流釉、不脫口、無開片、無棕眼黑斑,可謂色之極致。因祭紅釉難燒,所以明、清兩朝多為官窯器物,若財力不夠,此窯位要用其它釉色品種代替。

家有萬貫,不如祭紅一件,千窯出一品的祭紅釉瓷器揭秘

二、祭紅釉的傳承歷史

考古發現,元代鈞窯開啟了以銅入釉燒製瓷器的先河。這一時期的景德鎮窯,以氧化銅做為髮色劑,燒出了以畫面為主的釉裡紅瓷器品種,和器物表面通體表現為紅色的祭紅釉瓷器品種。

明初洪武二年在景德鎮設御窯廠,專為宮廷燒製御用瓷器,有青花、釉裡紅及顏色釉瓷器品種,風格和質量與元代晚期接近。

家有萬貫,不如祭紅一件,千窯出一品的祭紅釉瓷器揭秘

到了明中後期,祭紅釉瓷器數量明顯減少。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製作祭紅釉品種頗費工費時,在燒製過程中還難以掌控,明中後期的財力已經無力支撐。二是從成化時期開始,青花瓷器和釉上彩瓷器品種如鬥彩、三彩逐漸發展併成熟,搶佔了祭紅瓷器的市場。

到了明代末期,由於上述原因,祭紅釉技術幾乎失傳。

到了清代康熙、乾隆時期,時期隨著國力的增強,景德鎮的窯工們在明代槎窯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更大、更穩定、窯位更多、更好把控的新式窯爐。由於溫區更豐富更加適合顏色釉瓷器發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明末祭紅釉幾近失傳的情況下再次成功燒出了祭紅釉瓷器。

到清後期,咸豐、光緒等時代也一直在燒製祭紅釉瓷器,但是由於國力的衰退,這一時期的祭紅釉瓷器整體數量和質量都不高,處於下滑乃至斷檔階段。

到了民國軍閥混戰時期,臨時大總統曹餛在景德鎮定燒過一批以中南海辦公地“延慶樓”為號的瓷器,其中包括兩件高 70、口徑 17、底徑 23 釐米的祭紅釉觀音瓶。器物外表施祭紅釉,口內施白釉,髮色屬中上等,整體無瑕疵,底部為仿康熙時期典型的臺痕圈足,圈足中心單框內書“延慶樓制”四字篆書款。如此大的祭紅釉瓷器,也是開創了祭紅釉瓷器新的高度。

家有萬貫,不如祭紅一件,千窯出一品的祭紅釉瓷器揭秘

目前,祭紅釉瓷器收藏作為瓷器收藏的一個分支,依然有著較為穩定的收藏群體。祭紅釉瓷器由於歷史原因,存世較少,因此,後續的升值潛力也是比較大的。特別祭紅釉瓷器基本上都屬於官窯燒製,因此,收藏意義和經濟價值更高。


END———————————————

【作者“收藏學府”,考古學碩士,多年收藏經驗,專注“石泉酒玉瓷畫”等收藏與投資。如果喜歡,歡迎關注 ,我將持續輸出收藏類好文,與您一起“收天下寶藏,藏人生百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