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賞析】楊全華

一道富有理性的命題

——朱雪梅《友誼沒有一見鍾情》讀後

楊全華


友誼沒有“一見鍾情”是文友朱雪梅通過與一摯友幾十年的交往得出的結論。雪梅的文章總以文風樸實,敘事真實,小中見大而見長。這篇文章同樣如此。

聽起來似乎很好笑,雪梅與她那位好友麗華的情誼竟始於一見“不可鍾情”,這似乎違背了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初相見”的致理名言。當然,納蘭的詞意是不可隨意曲解的。當時剛從軍隊醫校畢業來某部醫院工作的麗華,與早來該醫院一年的“老護士”朱雪梅,初次相見管她叫了一聲“小朱”。沒想到就是這一聲朱字前加小的稱呼,使朱雪梅在心裡即刻把她打入另冊,劃到“朋友圈”之外,並令其享受了一段不冷不熱的待遇。那個時段,不知怎麼形成的部隊新老戰友之間那樣的“習俗”,雖然都是稚氣未脫的年輕人,“新兵”管“老兵”都得叫老什麼,如老張、老李、老王,起碼也應在姓氏後面加上職務,如朱護士、楊護士等。所以當雪梅被新來乍到“不懂規矩”的新同志叫了一聲“小朱”後,似覺遭受了極大的不恭,是很難接受的。沒辦法,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現實,也沒什麼可笑。遭到不恭的雪梅當然會如梗在喉,耿耿於懷。然而還是那句老話說得好,日久見人心。一科同事的她倆經過一段時間相處,相互加深了了解,很快成為情投意合的好友,又經過一段坎坷的歲月,成為莫逆之交,若干年後雖天各一方仍然保持著友好密切的聯繫。今天當雪梅回顧兩人間幾十年的交往時,自然得出一個結論:“友誼沒有一見鍾情”!


【作品賞析】楊全華||一道富有理性的命題

友誼沒有“一見鍾情”,不僅是作者雪梅通過交一個朋友的經歷得出的感受,同時也是她向讀者拋出的一個富有理性的命題,令你讀後自然會對於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這個重大而又複雜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與判斷。

是的,友誼確實沒有“一見鍾情”,因為一切友好的情誼包括親情、愛情都是建立在感情基礎上的。而真正的感情是不可能一見即鐘的,它需要在較長的交往相處中形成與發展。現實生活中即是有“一見鍾情”的愛情,確也為數不多,相伴終生者更是了了無幾。“度娘”告訴我們,友誼是人與人在交往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特殊情感,它與一般的好感有本質的區別。友誼是一種來自雙向關係的情感,不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友誼以親密為核心成分,親密性是衡量友誼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試想滲透著如此深厚感情的友誼怎麼會一見就鍾呢?

縱觀古今,我們不難發現,感情作為幾乎是主宰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柱,它不僅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喜怒哀樂,甚至可以制約、決定一個人的行為去向。據史料記載,唐代大文學家柳宗元,當年因受“二王八司馬”事件的影響,被當朝皇帝貶謫到偏遠的生活條件很差的永州,而他的好朋友另一位大文學家劉禹錫同時被貶謫到條件更差更偏遠的柳州。為了減輕劉禹錫的痛苦,柳宗元不僅甘願自己多吃苦而且竟然冒犯朝庭大忌,上奏皇上要與劉禹錫互換貶謫之地。能做出這樣的舉動,是何等的友誼,何等的感情!雪梅回憶錄中講到的好朋友麗華,對雪梅同樣友好到家了。在雪梅心情極其不爽的那段時間,為了幫助雪梅解悶,她幾乎天天陪著雪梅喝酒……這樣的情誼一生怎可淡忘!相反的情況,也並不缺乏。當年柳宗元在朝庭為官時,親朋好友門庭若市,當他被罰配到永州後,一些曾經的朋友對於他的處境非但不予同情幫助,反而落石下井。今天這樣的情況同樣並不鮮見,我們常常看到身邊的一些“朋友”,在你前途光明呈現好的發展趨勢時,他主動登堂入室,奉迎討好,看你大勢所去或遭遇不幸時,疏遠你八萬裡還嫌太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截然相反的情況?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感情的真偽不同。


【作品賞析】楊全華||一道富有理性的命題

友誼與感情好似衣服的表與裡,不可分離。一旦分離便雙雙消亡。而感情在其中又具有支配地位,主導作用。可見要建立友誼必須注重培育感情。從感情的特性看,它雖然可以轉化為動作或實物,但它自身是個看不見,摸不到,無法言傳只能感知、似虛非實的東西。而感情的培育,又來不得半點虛假,而且還要經得起時間與措折的考驗。所謂久經考驗、患難之交即是也。利益對於感情的形成及保持往往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謂賬目清好弟兄應當比較明確的表明了這個意思。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因為財產問題,多年的朋友分道揚鑣,一母同胞反目成仇。酒肉似乎與朋友有不解之緣。酒肉朋友,酒肉朋友,一起喝酒吃肉,多半因為是朋友。而僅為了酒肉湊之為朋,還是為了陪友而喝酒吃肉是斷然不同的。前者一旦失去了酒肉便會樹倒猢猻散,後者則可以自費購買酒肉去陪伴朋友吃喝。作者文中的麗華為了陪她澆愁竟硬著頭皮連喝了幾乎一個冬天酒,真是十分感人的舉動。

人類社會是個大群體,聯繫與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徵,也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的固有屬性。作為社會上單個的人,要存在,要發展,不可能過封閉生活,必須交友,必須結情,但不可交一夜友結露水情,更不能結交酒肉朋友。應以三觀為指導,以平等為原則,以自重為前提,以時間為標準,端正心態,擺正位置建立朋友圈,純潔朋友圈。將一切友情置於理性之下,建康之中,金錢之上。讓友情真正成為我們愉快生活的催化劑、助推器。

2019年11月2日於淄博


【作品賞析】楊全華||一道富有理性的命題

楊全華 在部隊服役30年,主要從事政治工作,後轉業到地方機關。愛好攝影、文學,現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山東攝影家協會會員,自由撰稿人。攝影作品、文章散見多家媒體。


【精選留言】

白開水

細細看了幾遍,由我的拙作引發了楊主任對友誼的思考。他談古論今,引經據典,暢談友誼,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友誼的純潔性及假友誼,酒肉朋友說得透透徹徹。不是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之說嗎?友誼建立在利用利益之上的不少。像柳宗元劉禹錫之間的友誼,更是稀世罕物。所以才有人生難得一知己,得一知己足矣。 以前我也以為朋友交往,特別看眼緣,一見面對上眼了,便有交往下去的慾望。不對眼,便無多少交集了。這樣也確實交到不少朋友。可慢慢發現,很多人特會來事,見面自來熟,很是投緣,久而久之卻不是同一類人。而另一類人,初見面寡言少語,接觸久了卻是內心火熱的人,竟成了好友。所以才有,有的朋友走著走著就散了,有的走著走著就走到一起了。 末了,謝謝楊主任對我拙作的點評,引發新一輪友誼的思考和探討。素未謀面的我們這又是什麼樣的一種友誼呢?戰友,文友,兄長,反正,我覺得溫暖溢滿心間。


置頂水城人(楊全華)

謝謝主編的精心編輯。本人認為友情是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必然遇到和麵對的問題,它甚至會時時影響並決定一個人的喜怒哀樂和行為去向。它在人的精神世界裡幾乎具有主導地位,所以當看到雪梅這篇“友誼沒有一見鍾情”的回憶文章後,隨即產生了很多感想感慨,總覺得對此有不少話要說。但由於思考不深加之有一些顧慮,擔心寫得太深太廣會在周邊的“朋友”中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最後形成了這些不深不透的文字。同時,這只是個人的感受,如有對原作曲解之處,還望雪梅諒解!


雨晨

讀罷楊主任的大作,我的觀念正好與您相左,認為友誼可以一見鍾情。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前提大多取決於見面的一剎那,覺得這個人有眼緣可以相處,覺得這個人有感覺可以交往。然後,才有發展下去的可能。反之,看到這個人就覺得反感,或者說沒有交往下去慾望,剩下來一切的一切可能就等於假設。相對於愛情,友情則要簡單得多,沒有那麼多的硬性要求,不需要那麼多的山盟海誓,不需要那麼多的花前月下,需要的只是坦誠相對,有時間就聊,沒時間可以不理,有話就談,無話閉嘴,甚至可以很久不說話,可以很久不聯繫。只要朋友有求,則必須應之,哪怕是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當然,不排除也有像雪梅與麗華這種不打不相識,不掐不舒服的友誼,初見時不以為然甚至覺得此人不可交也。隨著時間的更迭,交往的深入,發現彼此居然有那麼多的共同點,有那麼多的共同語言,覺得這人也不是那麼討厭,也沒有那麼不可交,於是乎超乎尋常的覺得彼此居然那麼互有默契,那麼情投意合,竟然是可以託付心事的閨蜜,可以無話不談的密友,慼慼然然兮互述衷腸,轟轟烈烈兮終身相擁,決定做一輩子的好朋友,無論世事變幻相互取暖,無論風霜雪雨決不言棄……

作者

我說雪梅給讀者拋出一個富有理性的命題,看來是十分正確的,這不一下就引出蘇偉觀點相左的一番深論。不過,我們的討論要小點聲,否則,要讓那些因為錢財和“後子”撫養等問題鬧了矛盾,最終將“情人”暴光甚至將其告上法庭的“假情人”聽到後就不文明瞭。


水城人(楊全華)

回白開水 我認為“友誼沒有一見鍾情”這句話,既來自你經歷的檢驗,也是多數人心中有感口中無言的事實。它之所以能引起包括我在內的讀者的共鳴與聯想,是因為這句話反映了大家的心聲,真是“小中見大”。人世間最複雜的關係莫過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說到底就在於人是高等級的感情動物,而這感情的深淺通過表面的喜怒是不能完全體現的。所以交友不能看表面,不能看一時。對此,我們作為已經渡過大半生的人,應是有切實感受的。有些人像氣球,一但斷線就會飛到天上,有些人是落紅,化作春泥仍要護花。今天,我們這些雖未曾謀面且在虛擬世界裡來往的朋友,不論屬於那一類別,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只要有像你說的“溫暖溢滿心間”就說明問題了。文如其人,祝你多出佳作,多交麗華那樣的好朋友!


水城人(楊全華)

回雨晨  我說雪梅給讀者拋出一個富有理性的命題,看來是十分正確的,這不一下就引出蘇偉觀點相左的一番深論。不過,我們的討論要小點聲,否則,要讓那些因為錢財和“後子”撫養等問題鬧了矛盾,最終將“情人”暴光甚至將其告上法庭的“假情人”聽到後就不文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