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可耕田


桃花源里可耕田


桃花源里可耕田


桃花源里可耕田


1959年7月,毛主席写下《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桃花源里可耕田

赵新月书法《七律登庐山》

这首诗,最后两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究竟怎样学习和理解?历来解释不一。大致有四种解释,依次如下。

第一种解释:如今我们的祖国,正在建设新社会,实现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陶渊明是不是还在他幻想的桃花源里耕田呢?

第二种解释:祖国已经变成了社会主义幸福的桃花源,陶渊明可以来新社会耕田了。

第三种解释:陶渊明曾经想到桃花源耕田,但只能是空想;今天的新中国跟桃花源不同,今天的知识分子也跟陶渊明不同,不会再去这样幻想。这个解释,是周振甫提出的。

第四种解释:陶渊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人们还能躲到几千年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躬耕自乐的桃花源吗?这个解释,是藏克家提出来的。

以上四种理解,哪种更切合毛主席的本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