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还是“归园田”,世人要误读陶渊明到几时?

桃花虽开好,源里径难寻。

若寻自由地,园间有芳草。

世人心中,皆存“桃花源”的理想,

落英缤纷深处,是令人魂牵的世外净地,

良田美池之间,是黄发垂髫的怡然之所,

人人与世无争,享受自得其乐。

“桃花源”还是“归园田”,世人要误读陶渊明到几时?


世人认为,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圣地,

但其实,

桃花源记》不是他的人居理想,

《归园田居》才是。

若大而观之,两者皆言田园之美,细细品来,

《桃花源记》是武陵人误入桃花深处的遐想,

《归园田居》才是陶渊明亲身自躬的感受。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

归于桃花不如归于园田。

桃花林里纷落英,武陵渔人偶得幸。

桃花源里虚实事,惹得世人说到今。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圣地,

却“不足为外人道”,何也?

武陵人“不复得路”,何也?

南阳刘子骥“寻病终”,何也?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虚虚实实,徜恍迷离。

“桃花源”还是“归园田”,世人要误读陶渊明到几时?


那桃花源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

但桃花源只可于无意中得之,却不可于有意中求之。

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它开而复闭,渔人得而复失,

这被陶渊明留下的千古之谜,

如今也是“惹得诗人说到今”。

桃花源里,世外深处的奇妙旅程,

究竟是渔人之梦,还是愚人之梦呢?

挥别樊笼返自然,农事亲耕细不怠。

荷锄虽倦把酒欢,归园田居享清安。

“复得返自然”的如释重负,(其一)

“我土日已广”的朴实恬淡,(其二)

“带月荷锄归”的亲耕描述,(其三)

“素心正如此”的畅快感慨。(其六)

在《归园田居》六首组诗中,

陶渊明款款道来农事之乐,

聚亲朋、乐农事、访旧故、欢夜饮,

都是个个鲜活灵动的生活画像。

他亲耕于田园之中,徜徉在山水之间,

自得其乐,享受其中。

“桃花源”还是“归园田”,世人要误读陶渊明到几时?


桃花林里桃花芳,渔人尝尽酒食香。

南阳子骥寻未果,太守渴寻亦迷惘。

采菊种豆南山下,守拙归园理秽荒。

古今之事皆笑谈,何不即把田居享?

苦求“桃花源”,不如“归园田”。

品鉴康养小镇之中国院子,

给田居生活一份真正的回归。

在中国院子,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的景观布置,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打造,

皆从诗词中变为现实。

不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前庭种菜,后院养花,农事亲耕,享自然馈赠;

不惧“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院内矮篱,隔地不隔人,邻里为友,鸿儒谈笑;

于此,享受“中国院子里,复得返自然”的理想人居环境。

《桃花源记》,只存心中;

《归园田居》,就在即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