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煅炼的方式不一样,更强调柔韧灵活性锻炼


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煅炼的方式不一样,更强调柔韧灵活性锻炼

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脊柱病, 其典型特征是症状重,体征轻,平卧或休息时无症状,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或麻木,休息一下症状消失,再行走又出现症状,严重影响活动,又不像椎间盘突出那样疼痛剧烈,十分烦人。由于疼痛不剧烈不持续,多数人对于手术的意愿不强烈,但药物对于这种病作用十分有限。因此这种病很烦人,严重限制活动半径。

最近德国医生通过核磁共振来判断腰椎管狭窄的预后和手术指征,但也仅仅是预测,并不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如果是因为先天发育性椎管狭窄,或者腰椎滑脱继发的狭窄是多数行保守治疗无效最终难免手术。但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即随着年龄的老化逐渐出现的狭窄,即椎管前方的椎间盘退变引起的突出,两侧的小关节增生内聚,及后方的黄韧带肥厚。这三种组织老化引起狭窄完全可以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锻炼一样来避免。其核心是保证椎管的容积,即前方避免椎间盘退变,两侧避免小关节增生,后外侧避免黄韧带肥厚。

要做到上述三点,从中年开始就要针对腰部锻炼,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特别强调腰肌的锻炼。而椎管狭窄则不一样,在腰肌煅炼的基础上强调对腰椎柔韧性和灵活性的煅炼,尤其是牵拉训练,对前屈,后伸,侧向各方向的牵拉训练。可以保持腰部韧带、肌腱、髓核的弹性,强化腰椎小关节的长年活动,可以避免其增生。即保持了腰部力量和灵活性,可以预防腰椎狭窄。

治疗上中医骨伤科治疗有很多种手段,个人认为椎管狭窄病人的椎间盘已经相对稳定,纤维环不会像青壮年那样撕裂,所以腰椎的侧板,斜扳手法可以缓慢扩大椎管容积,只要不施加暴力,慢慢进行坚持一段时间是可能获效的,但先天性的椎管狭窄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