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TOP50,唯一上榜中国企业为何是瑞幸咖啡?

(记者 吴晓芳)近日,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50强榜单公布。

最让人意外的是,一直充满争议的瑞幸咖啡成为此次50强榜单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再次刷新唱衰者的三观。

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TOP50,唯一上榜中国企业为何是瑞幸咖啡?

不仅如此,其在榜单上排名第17,而一向以创新著称的苹果公司却排名第39。

就在不久前的1月31日,瑞幸咖啡还惨遭做空,时隔仅一个月有余,却代表中国企业荣登今年全球最具创新企业TOP50。

如此首尾两级的评价,倒也符合瑞幸咖啡自诞生以来的市场两极态度。

那么,此次,瑞幸咖啡是凭什么被“封神”,它有何过人之处?

1

瑞幸咖啡上榜全球最具创新企业50强

据外媒报道,美国商业杂志《Fast Company(快公司)》于近日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的50家公司。其中,“阅后即焚” 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母公司Snap位列第一,微软和特斯拉紧随其后,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让人意外的是,瑞幸咖啡榜上有名。不仅如此,它在榜单上排名第17,还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企业。而赫赫有名的苹果公司在该榜单上的排名为第39。

更让唱衰者刷新三观的是:

瑞幸咖啡在该榜单的中国子榜单排名第一。中国子榜单显示,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前十大公司,除了瑞幸咖啡,还有美团点评、阿里巴巴、快手、拼多多、哔哩哔哩、百胜中国、苏宁、深兰科技、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公司的发展来看,入选的企业近些年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其中,大家熟悉的阿里巴巴、拼多多、苏宁。

在香港上市的美团点评市值不断创新高。今年1月17日,美团点评市值最高近7000亿港元,成功超越百度,成为互联网企业的“小巨头”。

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TOP50,唯一上榜中国企业为何是瑞幸咖啡?

而北京故宫博物院近年的“互联网+”元素让人耳目一新。由互联网带来的文创商业也十分火爆。2019年2月,故宫首晒“账本”,称文创收入达15亿,超1500家A股公司。

公布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TOP50的《FastCompany》杂志,于1995年由《哈佛商业评论》的AlanWebber和BillTaylor共同创建。

和传统商业杂志相比,《FastCompany》更关注创新及那些足以改变世界的商业想法,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其一直专注于创新企业、新科技、前沿设计的挖掘和报道。

如今的《FastCompany》已经是全球最知名的商业媒体品牌,其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排行榜也成为主流的权威榜单之一,受到业内的广泛认可。

对于争议巨大的瑞幸咖啡的“封神”,不少网友大呼“瑞幸真是故事大王”。

2

充满争议的瑞幸咖啡

提到瑞幸咖啡,外界很少能够形成一致的意见。

实际上,它自诞生以来,就充满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瑞幸咖啡是咖啡新零售甚至互联网打法下的连锁咖啡创新代表,资本趋之若鹜;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疯狂烧钱补贴,年年亏损,不过是其实控人陆正耀及神州系股东炮制出来的一个富含资本味道的咖啡泡沫,空有创新“噱头”,名不副实。

今年1月31日,一份匿名的长达89页的做空报道,将瑞幸咖啡推向自创立两年多来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

该报告称,瑞幸在门店销量、商品售价方面涉嫌造假,公司的高增长及单店层面盈利均系人为的虚增。在无法提高产品单价、又面临订单产品数量下滑的情况下,瑞幸商业模式走向盈利,几乎成为一种不可能。

匿名报告团队人员通过对瑞幸咖啡线下门店的密集走访与蹲点式实时视频录像,获得了大量瑞幸线下门店客流、订单小票等一手资料。通过对客流与小票信息的分析,作者发现在其所追踪的981家瑞幸店面中,每家店面的日均销售商品为263件,远远低于瑞幸三季报中所披露的444件,相当于瑞幸将单店每天销售商品的数量夸大了69%。

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在消息披露当日一度大跌26.5%。

在此之前,瑞幸咖啡的2019年三季报,似乎让投资者眼前一亮。尽管公司三季度的亏损金额5.32亿元(约7440万美元)相较去年同期4.85亿元的亏损金额继续扩大,但数据其门店层面实现了盈利1.86亿元,利润率12.5%。其季报显示,单店收入的增高与产品均价的提高带动了公司店面经营效率的提高。

借助这一利好,瑞幸咖啡股价从11月12日19美元附近启动,最高涨至51.38美元(2020年1月17日),两个月之内,公司股价涨幅高达166%。

2020年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TOP50,唯一上榜中国企业为何是瑞幸咖啡?

然而,89页的做空报道彻底推倒瑞幸三季报的盈利数据,并提出了针锋相对的观点:瑞幸仍在亏损,并将在长时间继续亏损下去。

实际上,瑞幸咖啡的巨额亏损数据以及采用大规模补贴获客的模式,一直以来都受到市场质疑。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瑞幸的商业模式无非是一种单纯的“烧钱”模型,补贴、引流、变现、留存,跟大多数互联网企业套路一样,用补贴的诱惑吸引年轻人购买,用互联网的营销方式塑造品牌认知。

尽管如此,资本仍趋之若鹜。

瑞幸咖啡创办于2017年6月,第一家门店在2017年10月正式开张,风投机构开始进入则是在2018年6月。

A轮首次公开融资就是2亿美元,大钲资本、愉悦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君联资本进场,将A轮估值抬到10亿美元。

A轮融资5个月后,瑞幸咖啡启动B轮融资,同样是2亿美元,估值则翻了一番到22亿美元。A轮资方除了君联资本之外全部跟投,中金公司在这轮进入。

2019年4月,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集团贝莱德(BlackRock)入局,为瑞幸咖啡带来1.5亿美元融资,将这个由资本滚起来的雪球,送到了纳斯达克的门口。

毫无疑问,资本的力量极大缩短了互联网企业成为独角兽和IPO的时间,但即便在有拼多多式崛起的先例之下,瑞幸咖啡依然是一个创造记录的“非典型”样本。

与上述悲观观点不同,资本对瑞幸咖啡的前景还是相当乐观。

他们认为,用户补贴是短期占领市场的既定战略,瑞幸咖啡短期内的亏损或许并不会持续很久。并且,随着新零售的不断深入发展,用户获得成本也持续增加。据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透露,目前新零售用户的获得成本,高达300元/人,而在他的测算中,瑞幸咖啡的获得成本不足80元/人,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3

瑞幸的创新在哪里?

在质疑与乐观交织的舆论环境中,瑞幸咖啡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1月8日,瑞幸咖啡对外宣布其直营门店数已达4507家,现成为我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累计交易客户数已超过4000万。

尽管如此,面对众多优秀的公司,瑞幸又为何成为中国唯一入选全球最具创新力50强的企业?它的创新到底在哪里?

《Fast Company》的理由是:瑞幸在短短的两年半里就成长为了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之一,取得了星巴克耗时超过20年才取得的成就。这背后正是数据的价值,数据从门店选址到销售预测都贯穿其中……

说到数据,瑞幸裂变获客数据的方法的确新颖。

瑞幸采用APP、小程序并存机制,推出新用户下载注册免费试喝活动,侧重点还是在APP上。瑞幸通过APP分享补贴,以社交裂变的方式收集到大量的客户数据。

这种获客成本可溯源,免费送咖啡的优惠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的广告模式。

而瑞幸官微与公众号围绕着这些裂变和“送福利”,比起如今的互联网企业,获客成本已经变得很低价,并且这种资源还可以重复利用,转化到APP还能够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不断和用户高频互动,通过社交关系,推进着用户流量的提升。

此外,今年年初,瑞幸咖啡还发布了智能无人零售战略,推出无人咖啡机“瑞即购”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

业内人士认为,瑞幸咖啡无人零售省去了高昂的人员和装修费用,并大幅减少了租金,拥有比小店模式更优的成本结构,这些优势使得瑞幸咖啡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更进一步贴近客户。无人零售战略将帮助瑞幸咖啡加快扩大客户规模,提高客户消费频次。

另外,从企查查获取的信息显示,瑞幸咖啡已经变更了经营范围信息。新增了零售药品、电子产品租赁,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以及销售日用品、医疗器械I类、II类、卫生用品、化妆品、电子产品、文化用品、食用农产品、通讯设备等品项。

可能瑞幸不仅仅是咖啡商,将来或许会是医疗商、电子商、通讯商,当瑞幸大法成功施展之后,所有能用的商业形式,或都将随风起舞。

资本看中的或许就是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