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藩之亂"期間,朝鮮蒐集的清朝情報是否屬實

導語:清朝初年的"三藩之亂",指的是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因為擁有過大的兵權和財權,形成割據一方的地方勢力,對中央政權造成很大的威脅。因此,

康熙帝於1673年下令削藩,以此鞏固清王朝的新生政權。

而朝鮮雖然是清朝的屬國,但其一直處於"不安分"的狀態,此次清廷的動盪對朝鮮來說不失為謀求"自由"的好機會。其政策制訂的依據就是朝鮮對清的情報蒐集,其主要的蒐集渠道有三條,即:進京的"燕行使"、來自義州的情報蒐集以及與日本的情報交換。由於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干擾,朝鮮所獲取的部分情報有錯誤之處,但仍然不失為此時兩國宗屬關係的寫照。

清朝

三位漢族藩王

我希望通過對中韓兩國相關史料的梳理,首先敘述朝鮮獲取清朝情報的若干條渠道,然後再對某些有代表性的情報的真偽進行辨析,最後再思考為什麼會出現朝鮮蒐集情報的錯漏,進而從這一新的角度對"三藩之亂"期間清、鮮關係的複雜性給予展現。

一、朝鮮如何蒐集清朝情報

關於朝鮮此期間為何要大力蒐集清朝的情報,似乎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給予闡釋:一是朝鮮作為清朝的藩國,存在"叛逆"的心理,希望通過蒐集情報及時掌握大清朝的動態,體現了此時清朝與朝鮮依舊脆弱的宗藩關係,二是朝鮮作為一個小國,希望藉此制定對清政策,以更好地保全自身。

一方面清朝發生"三藩之亂",使朝鮮以為"反清復明"有望,這一度令朝鮮君臣相當興奮,因此他們迫切希望蒐集到有關清朝戰爭局勢的情報;另一方面,由於擔憂臺灣鄭氏集團、塞外的蒙古部落,特別是清朝會對朝鮮施行包括武力征伐在內的各種不利於朝鮮的事件的發生,朝鮮為了自身的安全利益也迫切希望得到交戰各方的情報。

1、朝鮮遣派的"燕行使"是情報蒐集主要來源

朝鮮自清崇德二年(1637)被迫與後金(即後來的清朝)簽訂"丁丑約條"後,便每年都要定期向宗主國後金派遣貢使,順治初年為減輕朝鮮的負擔,將賀冬至、元旦、萬壽三節及進歲幣四行合為一行,一般稱為"冬至使",⋯此外朝鮮每年還要不定期地向清朝派遣諸如謝恩使、進賀使、陳奏奏請使、陳慰進香使、問安使等。這些被派遣赴清朝的使臣,通常稱其為"燕行使",他們在出使清朝期間除了完成名義上進貢的使命外,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通過各種秘密手段蒐集清朝情報,並在回國後彙報給朝鮮國王。

清朝

朝鮮使臣訪華

而這條由"燕行使"蒐集清朝情報的渠道,無疑是諸多渠道中最為重要的一條。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出使清朝的朝鮮使臣通常在朝中身居要職,他們大多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為他們在出使期間對清朝形成比較清晰的認識提供了可能。

比如康熙十四年(1675)進賀兼冬至使左議政權大運在歸國後向朝鮮肅宗國王報告說:"變異迭出,兵連禍結,而姑無朝夕危急之勢矣。三桂苟有大志,掃清中原,則必已深入,而尚據一隅而不進,其無大志可知也。但王輔臣在陝西,而只隔山西一省,此乃北京切急之憂也。"意思是說,權大運認為吳三桂一直龜縮不前,說明其並沒有"篡位"的打算,陝西的王輔臣靠近京畿之地,才是清廷最大的隱患。這種對時局的認識在今天看來都是很有軍事政治眼光的。

清朝

權大運

另外,朝鮮使臣除了依靠自身的敏銳觀察之外,還廣泛接觸北京城內的社會各層人士,通過與這些人的交流,間接獲取清朝情報。但值得注意的是,朝鮮使臣這種間接獲取情報的手段,由於接觸的清朝人士過於複雜,所以有時候也難免發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獲取了不少真實性不高或者乾脆就是虛假的情報。

朝鮮使臣在出使期間接觸的清朝人士既有廟堂高官、知名文人學者,也有原為朝鮮籍而在清朝擔任翻譯事務的通官,更有身份低微的門將小吏、市井攤販以及居於遼東地區的漢人和旗下的包衣等等,由此其廣泛程度可見一斑。而且經過如此用心地蒐集,也的確獲取了大量相對準確的情報。

2、中朝邊境的橋頭堡:義州

義州位於鴨綠江南岸,是朝鮮西北部緊鄰中朝邊境的一座城市,基於這種地緣優勢,"義州"成為朝鮮獲取情報的橋頭堡。

而在"三藩之亂"期間,"義州"渠道也的確成為了蒐集清朝情報的主要渠道之一。"義州"渠道的情報來源主要為生活在邊境地區的清朝邊民、駐防兵丁、"走回人"以及前往中江互市的清朝商人口中,然後再由義州的地方官員書面彙報給朝鮮的最高決策層。

清朝

原來的義州城,現在遷至新義州

除此之外,在中江開市期間,義州地方官員還通過清朝商人獲取清朝情報。如康熙十五年朝鮮正是從中江互市的清商口中得知了王輔臣剃髮降清的消息,由於中江互市頗具規模且每年都要開市,因此此條渠道也提供了大量清方情報。

3、與日本進行情報交換

明清易代之際,日本也對中國的局勢變化給予了相當地關注。為了最大限度地維護日本的國家利益,日本同朝鮮一樣也有蒐集清朝情報的現實需要。由於地緣的因素,日本更容易獲取來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情報,這便與容易獲取中國北方地區情報的朝鮮形成了一種互補,因此朝、日雙方便均有意願實現某些情報的交換,儘管雙方都"各懷鬼胎",彼此也傳遞過不少可信度不高甚至是虛假的情報,但朝鮮在"三藩之亂"期間還是通過日本蒐集到了一些關於清朝的有價值的情報。

清朝

清朝、朝鮮、日本版圖

如吳三桂反清時發佈的檄文,由於清朝方面的嚴厲封鎖,朝鮮一直無緣得到,後來還是由日本對馬藩傳遞到的朝鮮釜山倭館,朝鮮才終於得見了吳三桂的反清檄文。

二、朝鮮蒐集情報的輔助渠道

1、清方遣派的特使

每當清朝與叛軍的戰局有重大進展或清朝發生其他重大事件時,康熙皇帝都要派遣敕使通報給朝鮮,這也是朝鮮獲取清朝確切情報的一條渠道。如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太和殿發生火災,康熙帝就專門遣使向朝鮮通報,並在詔文中稱"太和殿災,朕心惶懼。莫究所由,固朕不德之所致歟,抑用人失當而致然歟?"就連火災這種不太重要的事情皇帝都會予以知會,可見雙方情報往來的頻繁程度。

因清方派遣的使者通常都攜有官方的詔敕來到朝鮮,故而此條渠道得到的情報無疑是諸多渠道所獲情報中最為確切的。

清朝

太和殿內景

2、中國船員的口頭敘述

由於颱風、海難等事故,經常會有一些中國籍商船漂泊至朝鮮沿海地區,而這些倖免於海難事故的中國船員也成為了朝鮮獲取清朝情報的一條輔助渠道。如康熙二十年七月數艘中國籍商船因大風飄到朝鮮羅州智島等處,朝鮮方面便告知清朝禮部,並將倖存者遣送回清朝,但同時又命令朝鮮負責此事的官員於"偕行之際,探問彼國事情",即在送船員歸國的路程中刺探情報。從中搜集到大量有關鄭經、耿精忠、吳三桂、王輔臣及孫延齡等叛將的情報。

三、朝鮮所獲清朝情報的真偽性

在對此時段內朝鮮通過各種渠道蒐集到的近40條清朝情報進行仔細辨析研究後,發現除了少數幾條情報可以認定為"基本真實"或"有明顯虛假"外,絕大多數情報都是有真有假

1、關於清朝的確切情報

在朝鮮獲取的所有清朝情報中,由清朝敕使帶至朝鮮的康熙帝的詔、敕,作為官方的往來文書,其真實性相對於其他情報無疑要準確許多,但也不排除朝鮮通過其他渠道獲取到關於清朝局勢的確切情報。前面提到的朝鮮義州地方官員從中江互市的清商口中獲取到的王輔臣剃髮降清的情報,便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個案例。

清朝

王輔臣

王輔臣降清的記載在清朝官方修訂的《平定三逆方略》中是這樣記載的,"輔臣於十五日即至臣營叩頭謝恩,遂人城剃髮,率眾來降。"由此可見,朝鮮的此條情報是基本正確的。陝甘相距朝鮮有萬里之遙,在清初通信只能靠人力的條件下,此則情報能夠在不足兩個月的時間內就傳到朝鮮,其時效性和確切性的確令人驚奇。

2、從日本獲得的虛假情報

通過日本對馬藩獲取的清朝情報中,由於日本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並不願把確切的情報真實完整地傳遞給朝鮮,而往往會在情報中做一些手腳。

再如康熙十四年五月有五名清人(自稱是漢人)來到豆滿江(圖們江)邊向朝鮮會寧府地方乞食,會寧府地方官員便乘機向其探聽清朝局勢,得到了這樣的情報:"吳王軍多與蒙古合,屢敗清兵,恢復必在秋前",會寧府地方官員詫異道:"蒙古屬清國,豈與三桂合?"其人答日:"

蒙古初隨清兵,清敗投吳王,他蒙古亦皆背清欲投吳王耳。"

清朝

三藩之亂

當然在清、吳處於軍事交鋒的大背景下,不能排除吳三桂軍隊中有極少數蒙古俘虜存在的可能性,但若是說"吳王軍多與蒙古合","他蒙古亦皆背清欲投吳王耳"則顯然是信口開河,在今天看來,也完全有悖於清史常識。

3、大多數情報有真有假

據統計,此類情報約佔情報總數的三分之二。前面我們提到的朝鮮獲得的"王輔臣剃髮降清"的消息是符合史實的。

然而權大運又緊接著向肅宗國王報告說:"清人調兵,猶不用漢人,故漢人之於清人無怨無德矣。"權大運認為此次清廷作戰是不用漢人的。到了這裡,情況陡轉直下。雖然權大運所提供的這則情報其前半部分不可謂不深刻確切,但其後半部分卻不免有些主觀臆斷,與史實不符了。

清朝

朝鮮王朝肅宗

事實上,在康熙初年,八旗滿洲、八旗蒙古的兵丁相比於數十萬的南方叛軍,在數量上並不佔優勢,而且又分散駐防在全國各地,因此僅靠滿軍是無法戰勝三位藩王的。因此儘管在"三藩之亂"期間這樣一個滿漢民族矛盾激化的敏感時期,清朝最高統治層對漢人有所防範,但是為了能夠最終戰勝叛軍,清朝又不得不充分倚重八旗漢軍甚至是綠旗官兵的力量

在翻檢《清聖祖實錄》以及《平定三逆方略》等清朝文獻時,亦找到多處漢人軍隊參與平定叛亂並屢立戰功而得到清廷獎賞的記載。既然史籍記載中能找到多處漢人立戰功的實例,權大運的"猶不用漢人"的論斷也就不攻自破了。

就這條情報來說,權大運認為清廷不用漢人軍隊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此次作亂的三位藩王都是漢人,康熙帝因此對漢人不信任也是情理之中的。然而現實卻是,單靠滿人軍隊根本無法作戰,到頭來也只能"讓漢人打漢人",也是諷刺。

四、情報出現錯誤的原因

1、朝鮮不瞭解清朝局勢

從主觀方面講,朝鮮並不樂意成為清朝的屬國,在探取情報時難免帶有主觀色彩,從而使情報失真。除了朝鮮使臣對清朝固有的偏見外,由於中、朝兩國在當時畢竟存在著相當多的差異,因此朝鮮使臣對清朝的一些現象理解不深,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某些"誤判",這也是造成情報"失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前述清主不用漢人軍隊平叛即是很好的例證。

2、朝鮮探取情報渠道的複雜

朝鮮獲取清朝情報的渠道和手段過於龐雜,因此很難保證所獲情報的確切性。朝鮮有時因獲取清朝情報心切,甚至會把道聽途說也當作情報,如前述的自豆滿江邊乞食的清人處所得知的情報。更有甚者,一些清朝人利用朝鮮人急於獲取清朝情報的心理,便故意賣給朝鮮人一些難辨真偽的情報

至於從日本對馬藩方面獲取的情報,由於日本出於其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在與朝鮮進行情報交換時總是要做一些手腳,從而也造成了情報的"失真"。其實這一點,當時的朝鮮君臣也是很清楚的,正如編撰實錄的史官所言:"倭人所傳文字,語多不可了,而所言多涉虛妄,有(尤)不可信"

再加上此時朝鮮國內政局緊張,有人也會藉機散佈一些關於清朝的虛假情報,以期造成朝鮮國內局勢的混亂進而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如發生在肅宗二年的"倭書偽造"事件等就一度使朝鮮"騷屑大起,有若變亂。"這些因素都導致了這一時期朝鮮很難獲得準確的情報。

結束語:綜上所述,朝鮮在"三藩之亂"期間蒐集清朝情報的渠道主要有三條,即:通過進京的"燕行使"刺探情報、中朝邊境的義州城以及與日本的情報交換,此外朝鮮還通過清朝使臣帶來的皇帝敕令,因海難飄至朝鮮的中國商船船員等輔助渠道獲取清朝情報。

通過對朝鮮所獲清朝情報真偽性的辨析可知,除了少數幾條情報可以認定為符合史實或明顯錯誤外,絕大多數情報真偽參半,出現這種情況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這些朝鮮方面獲取的情報雖然不能作為研究"三藩之亂"的史料參考,但卻能為研究這一時段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係提供有效參考,從中我們可以分析得出朝鮮眼中的清朝初年是何形象。

參考文獻:

劉為《清代中朝宗藩關係下的通使往來》

《朝鮮王朝肅宗實錄》

《清世祖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