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新玉的纖維藝術創作方法,叫做高比林,是一種技法簡單到純粹的工藝。簡單的經緯交叉,微妙的色彩變化,細膩的情感表達。沒有“真愛”不可能在這簡單的經緯之間一坐坐8個小時,一坐坐幾年,甚至一輩子……這種至純至淨的簡單,把藝術家帶回了最本真的創作狀態,沒有炫酷的技藝,沒有複雜的材料,只有純淨的思想和本真的情感。

——靜芳


3、靜芳:新玉在清華的畢設作品之一是《聽海》系列,新玉能介紹一下這個系列的創作想法嗎?整個製作,大約用了多長時間?

新玉:《聽海》是一組高比林作品,靈感來源於一次海南之行,當時被那片蔚藍、寧靜感動到了,然後就有了現在的作品。從畫小圖、選材料到製作大概用了18個月左右,平均每天工作5-6小時這樣吧,為了更真切的表達出當時的那份寧靜,選擇了大海清亮的藍色,刻意減少那種歡騰、跳躍的色彩組合,更多了同色系的素雅與清淡。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聽海》系列 50x158cmx3幅 2016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聽海》局部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聽海》局部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新玉在清華美院纖維工作室《聽海》製作過程中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新玉在清華美院纖維工作室,《聽海》第二幅作品製作前掛經

《聽海》,高比林,50x158cmx3幅,羊毛纖維、棉纖維。

創作於2016年夏。

用簡單源於自然的色彩,在經緯編織中記錄天地間抽象的自然景象。


4、靜芳:新玉的好多作品,都被私人收藏了,新玉認為藝術和商業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你如何看待藝術家與藏家之間的關係?

新玉:真正以商業形式促成的收藏也並不單單是因為買賣,還有感情吧。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找到真的喜歡的人、愛她們的人,而不是一時興起的衝動消費。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印象 90x90cmx3幅 2018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印象 90x90cmx3幅 2018 清華藝術博物館展覽現場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印象 90x90cmx3幅 2018 清華藝術博物館展覽現場

《印象》,高比林,90x90cmx3幅,天然色、棉纖維。

創作於2018年夏。

本作品是對即古老而又傳統的高比林發起的一次探索之旅。在自由隨性中去玩,去感受材料在纖維藝術中的創作趣味,更好的體現材料與工藝美。


5、靜芳:新玉覺得藝術的本質是什麼?在纖維藝術這個方面,新玉對自己的規劃是什麼樣的,方便聊聊嗎?

新玉:藝術的本質我覺得應該是一種含蓄無聲的美,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激勵吧。在清美學習期間結緣一群有趣可愛的老小孩,他們跟我說:“這個纖維編織課好呀,即動手又動腦,織這個小東西我們很有成就感,原來我們還沒老”。希望以後有機會在陪老朋友們一起玩吧。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濤聲 120x120cm 2014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濤聲 局部

《濤聲》,高比林,120x120cm,羊毛線、棉線。

創作於2014年,歷時三個月,工作720小時,用色線50多種,共計2公斤。

當風起浪急的時候,大海呼嘯著、衝擊著、雕刻著……


6、靜芳:新玉有打算辦個展嗎?你期待自己的個展是什麼樣子?希望在什麼地方舉辦?希望誰來參加?

新玉:這個還沒想好,現在作品有點太少了。個展最好可以回學校辦吧,跟老師同學們一起 :) 希望我的老師和同學們,以及可愛的老小孩們,都能來。

「藝why線上展」欒新玉:在純粹中堅持真愛

飄 80x220cm 2011夏

《飄》 高比林 羊毛線、棉線、絲光線

創作於2011年夏,靈感來源於無人打理、肆無忌憚生長的雜草,紀念當時孤單的自己。

暖風中,只有知了、知了……叫聲陪伴的夏夜,安靜的小院,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清香。藍色月光下的草叢隨風起舞,細細長長不知道名字的雜草乘著晚風在月色中一圈一圈浮動開來,果實帶著我的憂傷飄像遠方……


展覽

《東方》2008年,入選首屆遼寧省藝術設計作品展,私人收藏

《飄》2011年,入選中國首屆當代纖維藝術展,私人收藏

《祝福輝煌》私人收藏

《追•夢》

2012年,入選第七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創意設計獎

2012年,中國當代纖維藝術世界巡展哥倫比亞展

2014年,國家大劇院當代工藝美術優秀作品展

《濤聲》

2014年,入選第八屆“從洛桑到北京”國際纖維藝術雙年展(南通展年)

2018年,入選中國纖維藝術巡展—意大利展

《聽海系列》

2018年,北京藝術畢業季“全國百校聯展”非遺創新設計大賽專業創新獎

《印象》

2019年,入選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私人收藏

2019年,“天工造物”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陶瓷\\漆畫作品交流展

(文中所涉及的藝術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或做他用,如需轉載或使用,請聯繫原作者)


【藝why線上展】

參展藝術家:

王蔚、朱泓彥、戰興隆、辛長龍、朱泓霖、王劭兮、尚觀、程一鳴、林智勇、鄭曉輝、陳蘇翔、張容、劉雷、賴元順、韓俊洋、欒新玉、高彥、姚惠芬、劉鍾萍、唐小格、張徵、楊研、慶慶、張佰海、李偉雄、凌銀漢、李又白、柴之清、柴敬、藍充、張恿、肖夢涯、曾澤元、孤玄、鄭印、劉浩然、周曉冰、費博(排名不分先後,名單不斷增加中…)

藝術對談者:

朱泓彥、程一鳴、戰興隆、林智勇、王宗英、張徵、賴靜芳、李沁珂(排名不分先後,名單不斷增加中…)

聯合發起人:

戰興隆、賴靜芳、程一鳴、王宗英、林智勇、張徵

策展人:

賴靜芳、程一鳴、王宗英

微信公眾號:藝why、四時榮落、程一鳴(名單不斷增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