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2)楊牧青:欲知《山海經》 需明《上<山海經>表》


連載2)楊牧青:欲知《山海經》 需明《上<山海經>表》

連載2)楊牧青:欲知《山海經》 需明《上表》

侍中奉車都尉光祿大夫臣秀領校、秘書言校、秘書太常屬臣望所校《山海經》凡三十二,今定為一十八篇,已定。

《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①。昔洪水洋溢,漫衍中國②,民人失據,崎嶇③於丘陵,巢於樹木。鯀既無功,而帝堯使禹繼之。禹乘四載,隨山刊本,定高山大川。益與伯翳主驅禽獸,命山川,類草木,別水土,四嶽佐之,以週四方,逮人跡所希至,及舟輿之所罕到。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

其事質明有信。考武皇帝時,嘗有獻異鳥者。食之百物,所不肯食。東方朔見之,言其鳥名,又言其所當食,如朔言。問朔何以知之,即《山海經》所出也。考宣帝時,擊磻④石於上郡⑤,陷得石室,其中有反縛盜械人。時臣秀父向為諫議大夫,言此貳負之臣也。詔問何以知之,亦以《山海經》對。其文曰:“貳負殺窫寙⑥,帝乃梏⑦之䟽⑧屬之山,桎其右足,反縛兩手。”上大驚。

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經》者,文學大儒皆讀學,以為奇可以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國異人之謠俗。故《易》曰:“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亂也。⑨”博物之君子其可不惑焉。

臣秀昧死謹上。

註解:

①唐虞:是唐堯與虞舜的並稱,亦指堯與舜的時代,距今約4300年左右或更久遠,生活在山西臨汾一帶,古人認為那是太平盛世,人們遵循自然法則,社會講法制,民以德為本,上下有禮序。如《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史記•太史公自序》:“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後,使復典之,至於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②漫衍:洪水、河水到處漫延。“漫延”是“水滿溢而向周圍擴散”意。按,在夏禹父子治水時期和之前,黃河在東南大拐彎處一出洛鄭地段後,就野馬脫韁一樣的散漫無束,沒有固定的河道,到處流淌,攜帶著大量的泥土不斷沖積。

據學者統計,近兩千六百多年來,黃河改道多達26次。加之淮河、海河、灤河、漳河等交錯亂竄,南邊幾與長江交融,近海的華北平原還未徹底形成適宜人居的平原,那會兒滄州、濱州及下至連雲港等地都在淺海水區。春秋戰國到民國時期因水域充沛,北京的南邊還有勝芳碼頭。整個華北平原也只有山東泰山、蒙山一帶的丘陵地和中原邙山、嵩山一帶相對的高山地區,其它地域大都是海水還未退去,到處都是澤水溼地,中原氣候比較熱溼,在三國時期還有大象等熱帶動物生存。因此上,對“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的水患、水利工程一直成為華夏子民幾千年來頭等大事了,也由此鍛煉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努力改變山水風貌的拼搏精神。

③崎嶇:一般常見的現代白話文版本,由於生僻字原因,大都以“[危攵] [阝區] 於丘陵”形式出現。今考,[危攵]音讀“詭”,見《重訂直音篇•卷十三攴pū部》;[阝區]按清代版本對照,音可讀為“嶇”, [阝區]見《中華字海•阜部四畫》右邊“區”以繁體字“區”出現。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在用字、用詞上是非常有深義的,往往是借字以寄懷,因句而抒情,不像現在的人為了職稱職務升遷而堆積文字長篇大論。

④磻,常見以[石番]形式出現,今音讀pán,古音讀bō。磻溪,水名(一名璜河),在陝西寶雞東南,源出南山茲谷,北流入渭水。據說會封神的姜太公呂尚在此水垂釣而遇見周文王,他們君臣策謀,定略周朝享祚八百八十年,成為美談。

擊磻石於上郡,也就是漢宣帝派人在上郡一帶開採一種大石頭“磻石”,這種石頭根據經文分析,看樣子是一種可以醫用的石頭,似為砭(音biān))石,內含有可以醫疾的礦物質,否則古人不會把這種採石的事要記載的那麼具體。砭石見於《黃帝內經》,《尚書•禹貢》“泗濱浮磬料,泗濱浮石。”李時珍《本草綱目•砭石》引《山海經•東山經》雲∶高氏之山,鳧麗之山,皆多針石。郭璞注云∶可為砭針也。

⑤上郡:古代郡名。戰國魏文侯所置(前446年-前396年)。秦惠王十年(前328年)魏獻上郡十五縣於秦,為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膚施縣,今陝西北部榆林市綏德縣。西漢、東漢時沿置,郡治未變。漢靈帝末,因羌胡大擾而遷徙,曹魏時與其它郡縣併為“新興郡”。隋朝時“鄜城郡”改名為“上郡”,唐朝以後就成為歷史地名了。

按“上郡”處於延安北、呂梁西、榆林東南的地理位置察看,當為戰國時期古人們所說的上風上水之地,也就魏文侯時居於山西運城安邑“魏都”上面的一個郡。由此也可知古人對時空、地理方位觀的基本認識和具體應用的問題,這是同時代的西方文化文明沒有的精華之處。

⑥窫寙:上古神名,讀音yà yǔ,形象是“人首蛇身”。《山海經•海內南經》“窫窳龍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狀如龍首,食人。”《山海經•北山經•北次一經》“又北二百里,曰少鹹之山,無草木,多青碧。有獸焉,其狀如牛,而赤身、人面、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嬰兒,是食人。敦水出焉,東流注於雁門之水,其中多魳魳之魚。食之殺人。”《山海經•海內西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

⑦梏:讀音gù。古代刑拘罪人兩手的刑具。《周禮•秋官•掌囚》“凡囚者,上罪梏拲(音gǒng)而桎(兩手關械);中罪桎梏,下罪梏。”桎(音zhì)是腳的刑具,也是一種囚禁的形式。看樣子,梏比桎的罪行要輕,現今的死刑、重刑犯就帶腳鐐,這也是一種法制的文化傳承。

⑧䟽:讀音shū,同“疏”、“ 踈”字。義為“疏通、闊遠”。也就是說,“帝”將殺害“窫寙”的人“貳負” 刑拘戴上手銬後遣送到比較闊遠的一個山區中,也就是現在山西最北邊的某山區。

⑨不可亂也:由於西漢起初對《易經》這門學問是非常重視的,並設為“五經博士”之首。這也是劉秀直接把《山海經》和當時的《易經》地位相提並論,以引起漢哀帝要高度重視這本“古籍”,所以他又把該書按“經”的名稱給定位為《山海經》,其功甚哉!

《易經》原文“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其意為“《易經》是講述天下最幽深的道理,我們不可厭惡它;《易經》是講天下萬事萬物最一般的運動規律,我們不能搞亂它。”劉秀直接從“至賾”到“不可亂”的壓縮用詞,他是有很深的寓意啊!——庚子三月十一日楊牧青於京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