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國內糖產業綜述

簡介

我國國內糖產業發展情況

1.甘蔗製糖歷史悠久,制結晶糖最早可追溯到唐朝

2.甜菜製糖歷史短,從1908黑龍江開始

3.建國前,以土法制糖為主,1933引進製糖設備建立製糖廠

4.建國後計劃經濟時期1949-1958加速發展,1959-1977停滯,改革開放解放束縛

5. 1991年國食糖出廠價改為國家指導價,敞開供應。

6.進口糖與國產糖矛盾激烈

7. WTO關稅配額進口食糖

8.原材料情況,甘蔗種植面積依次巴西,印度,中國,古巴、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

甜菜主要分佈在新疆、黑龍江、內蒙古

9.糖料生產向西部地區轉移趨勢明顯,生產集中度不斷提高。

10.主產糖區廣東、廣西、雲南、海南、黑龍江、新疆六省區食糖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98%。

11.不宜發展糖料生產的地區逐步退出製糖行業,如寧夏、吉林、陝西、山西、甘肅、湖北等省區;

12.資產負債率高、虧損嚴重的糖廠實施了關閉破產;

13.廣西、雲南、廣東湛江市和新疆自治區等重點產糖省區關閉破產規模小,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汙染嚴重的糖廠

14.後續準備wind上收集產糖量甘蔗,甜菜,對應的壓榨量,開工工廠數量

15.全球其他主要產糖國家甘蔗甜菜產量,壓榨量,出糖量,銷售量

國內糖產業綜述

一、1949年前的我國糖業

我國甘蔗糖業歷史雖然悠久,唐太宗遣使西域學習製糖法,公元647年在揚州設坊,始制結晶砂糖。

但在舊中國,生產一直停滯不前,而且主要是土法制糖。

1933年,廣東軍閥陳濟棠從國外購進設備,在廣東陸續興建了6座日處理1000噸甘蔗糖廠,是我國最早的甘蔗機制糖廠。

此外我國甜菜種植較早,但甜菜製糖的歷史較短,起始於1908年在黑龍江阿城建成第一座甜菜糖廠。

1936年我國產糖41.4萬噸,這是解放前產糖量最高的一年;1949年糖產量下降到19.9萬噸,當時只有3座機制糖廠,年產糖3萬噸,其餘均是土糖。

我國臺灣省1938年最高年產糖141.8萬噸。

二、1949~1990年計劃經濟時期的我國製糖業

我國南方盛產甘蔗、北方宜種甜菜,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既產甘蔗糖又產甜菜糖的國家之一。

到1949年建國初期,我國的製糖業主要是以牛拉石輥壓榨甘蔗的土法制糖為主,中小型機制糖廠只有幾家,多數瀕臨倒閉,1949跨1950年製糖期,能維持生產的機制糖廠僅剩下兩、三家,全國所產的26.1萬噸糖中90%是土法生產的紅糖。

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全國糖料播種面積由1949年186.2萬畝(其中:甘蔗162.3萬畝,甜菜23.9萬畝)擴大到1998年2296萬畝(其中,甘蔗1664萬畝,甜菜632萬畝);

糖料平均畝產由1949年1.5噸(其中,甘蔗平均畝產1.6噸,甜菜平均畝產0.8噸)提高到甘蔗平均畝產4噸,甜菜平均畝產1.64噸。

產量由1949跨1950年製糖期26.1萬噸提高到1998跨1999年製糖期882.6萬噸(其中,甘蔗糖產量由24萬噸提高到756.8萬噸,甜菜糖產量由2萬噸提高到125.8萬噸)。

全國機制糖廠由3家增加到458家,日加工糖料能力由0.2萬噸提高到67萬噸,年產糖能力由2.4萬噸提高到850萬噸,其中,甘蔗糖廠由2家增加到373家,日加工甘蔗能力由1650噸提高到57.5萬噸,年產糖能力由1.98萬噸提高到700萬噸;甜菜糖廠由1家增加到85家,日加工甜菜能力由350噸提高到9.5萬噸,年產糖能力由0.42萬噸提高到150萬噸。

1998年全國糖廠平均規模為日處理糖料1460噸。

除主產品食糖外,以甘蔗、甜菜加工後的副產品為原料的產品計有:紙、紙漿板年產70萬噸;食用、飼料酵母年產3萬噸;甜菜顆粒粕年產60萬噸;糖蜜酒精年產60萬噸。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吃”在國民消費總支出中約佔50%。以食糖為原料和輔料的食品有56大類3000多個品種;目前全國年消費食糖量約800萬噸,人均年消費食糖約6.4公斤。

(一)、建國後我國糖業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時期。

1、1949年至1958年是我國糖業發展史上第一個興盛時期。

這一時期恢復了建國前已停產的5座機械化製糖廠,新建了24座日處理糖料1000噸以上規模的大型機械化製糖廠,新增年產糖能力170萬噸。與此同時完成了對12萬噸土法制糖產糖能力(當時土糖產糖總能力為36萬噸)的機械化、半機械化改造。

這一時期加速發展糖業的主要措施是:

(1)、摸清資源底細,制定發展規劃,加強技術後方建設,為糖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堅持高起點起步的糖業建設方針。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從波蘭、民主德國、捷克等先進產糖國家引進了七整套各具特點的製糖工藝技術及裝備,先後於1955年至1958年建成了包頭、新中國、友誼、齊齊哈爾四座甜菜糖廠和廣州、江門、廣豐、貴縣四座甘蔗糖廠,使我國製糖工業工藝及技術裝備一躍進入了當時國際先進水平。

(3)、依靠科技進步,通過對糖業的改革、改造,提高效率與效益。

(4)、綜合合理利用糖料,治理“三廢”。

利用蔗渣造紙、製紙板,利用糖蜜制酒精、酵母,利用甜菜廢絲制顆粒粕飼料以及以充分利用廢液、廢渣為內容的的“三廢”治理均取得了重要進展,糖廠綜合利用產品產值佔到了總產值的18~20%。

2、1959年至1977年糖業生產建設徘徊期。

1959年至1977年,由於“三年困難”和“十年動亂”,全國食糖產量由1958跨1959年製糖期110.25萬噸下降到1961跨1962年製糖期31.19萬噸。1975跨1976年製糖期,全國產糖161.33萬噸,比1966跨1967年製糖期僅增加了10萬噸。

3、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糖業生產建設進入了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了“食糖要立足於國內”的方針,採取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實現了食糖自給,略有結餘,滿足了人民的需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糖業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兩個階段:即1979至1990年,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階段;1991年以後,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

過渡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改革,從政策上採取一系列措施解除對糖業經濟發展的束縛,創造條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主要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

1、解除糖農口糧不足對糖業發展的束縛。

2、解除主要農用生產資料供應不足對糖業生產的束縛。

3、解除價格統得過死對糖業生產發展的束縛

各主產糖省、區在國家規定的原料收購價格之外,採取了價外補貼、利潤分成和獎售農用物資等辦法提高糖農的實際收入,調整糖料與其他農作物之間的合理比價關係。

4、解除加工能力不足對糖業生產發展的束縛

加快了新增產糖能力的建設,年產糖能力由1979年285萬噸提高到了1989年570萬噸。

1980跨1981年製糖期,1984跨1985年製糖期,1985跨1986年製糖期全國食糖產量先後跨過了300萬噸、400萬噸和500萬噸的水平。

1988年國家決定調整食糖出廠價格和調撥價格,1990跨1991年製糖期、1991跨1992年製糖期、全國食糖產量先後跨過了600萬噸、700 萬噸達到了791萬噸,實現了食糖基本自給。

(三)、 1991年至今跨進市場經濟後的我國糖業。

1991年國務院確定食糖出廠價由國家定價改為國家指導價;食糖銷售實行敞開供應。

為穩定與發展糖業生產,實現吃糖立足於國內,國家和主產糖地區政府採取了以下措施:

1、通過推進科技進步,在南方,重點在廣西、湛江、雲南等地,開發旱坡地種甘蔗,使90%以上的蔗田由平原、河川地區轉移到了旱坡地;在北方,在新疆等地發展墾荒地種甜菜。

2、開發了廣西、雲南、廣東湛江和新疆三省、區,一個市的新的糖料生產基地,實現集中連片種植,適度規模、集約經營,使 四個基地產糖量佔全國產糖總量的60%以上,成為穩定全國食糖生產供應的支柱力量。

3、通過採用新技術,改造老糖廠,擴大糖廠平均規模30%,新增年產糖能力280萬噸,使全國年產糖總能力達到了850萬噸。

4、按照合理的比價關係,先後三次調整了糖價與糖料的收購價格。

實現了1991跨1992年製糖期產糖791 萬噸,1997跨1998年製糖期產糖811 萬噸,1998跨1999年製糖期產糖882.6萬噸,做到了國產糖自給有餘,並且有少量出口。

三、糖業面臨的五大問題

(一)、市場食糖供求總量失衡。多次出現糖價暴漲

1、1991年,國務院改革食糖經營管理體制,改變食糖由國有企業統購包銷為工業自銷,實行多渠道、少環節的經營食糖批發業務後,食糖季產年銷的任務由商業轉給了工業,商業不承擔季產年銷任務以後,為加速資金週轉,在不到兩年時間內,壓縮多年進口結餘糖和正常週轉庫存糖200多萬噸,加上當年製糖期(1991跨1992年製糖期)所產的糖791萬噸,投放市場食糖總量達到1000萬噸,遠遠超過了當時社會年需求量720萬噸的水平,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市場食糖嚴重供過於求、賣糖難、糖價暴跌,全國製糖工業企業虧損26.4億元,並導致往後三個製糖期糖料與食糖生產連續大滑坡。

2、1994年、1995年,由於以加工貿易名義進口沒有加工復出口的走私糖大量湧入國內市場,留銷國內食糖總量高達264.3萬噸,造成市場供大於求約100萬噸,糖價再次暴跌,1996年全國製糖工業企業虧損22.1億元。

3、1997年,仍然是因為進口糖多,國家儲備糖庫超儲;輪庫糖、受潮糖不時大量出庫衝擊市場,使糖價長期低於平均生產成本,扭虧解困出現嚴重困難。

4、1998年、1999年,一些食糖產區盲目擴大糖料種植面積,食糖産量過快增長,市場再次出現食糖供大於求,糖價下跌,企業虧損面擴大。

5、1999年冬南方甘蔗產區遭遇嚴重霜凍災害,1999跨2000年製糖期、2000跨2001年製糖期連續大減產,糖價較大幅度回升;受價格刺激,各地再次擴大糖料種植面積,食糖又一次快速增長,每噸一級白砂糖市場價格由最高4150元下降到最低2325元,落差44%。

(二)、國內食糖市場平衡調節機制尚未形成。

建國以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食糖供應一直處於短缺狀態,長期依賴進口食糖補差調節供求平衡,對組織食糖進口與儲備糖,有一定經驗;1991跨1992年製糖期以來,國內食糖生產實現了基本自給、略有結餘,大量進口糖不得不進入國家儲備糖庫,使國家儲備的進口糖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在國內食糖生產一旦供過於求時,就手忙腳亂、應對無策;此外,由於食糖是季產年銷產品,季節性收儲,淡、旺季吞吐調節的機制迄今尚未形成。

(三)、生產、流通資金極度短缺。

食糖屬季產年銷產品,糖料加工高度集中在3~4個月,生產期全國每天約生產糖7~8萬噸,而每天的消費糖量僅有約3萬噸,每天有4萬噸糖要儲存起來,留待停榨以後再銷售,這部分糖款的回籠週期約3~6個月;因此、糖廠開機時的起動資金和季產年銷短期儲存糖週轉資金,必須通過短期貸款解決。

1991年食糖經營管理體制改變後,食糖季產年銷的任務由商業轉到了工業,但相應的臨時儲存食糖週轉資金貸款規模則沒有一併從商業轉到工業。

製糖工業企業在沒有臨時儲存糖週轉資金的情況下,接下了季產年銷任務;因而開榨以後就要出現由於沒有資金付糖料款而被迫向農民打白條、競價賣糖的問題。

(四)、食糖消費量增長不快。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糖料與食糖生產發展較快,但食糖消費增長緩慢,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糖精等化學合成甜味劑產量與消費量迅速增加擠佔了很大一片食糖消費市場;二是違反科學的“吃糖有害”宣傳與廣告,影響了消費者對食糖的正常消費。

(五)、製糖行業內部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突出。

1、重複建設嚴重,產業結構不合理。

同一地區重複建設,糖廠規模小、水平低、冗員多,副產品利用分散、汙染嚴重,效益低下。

2、企業負債上馬,包袱沉重。

財務負擔嚴重,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據1997年統計,當年、全製糖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87.84%,高於80%的佔46%,高於120%的佔14%,最高的達到了219%。

3、冗員多,負擔大。

4、糖廠建設與發展和市場需求脫節。

地方辦糖廠的目的主要是,安排人員,扶貧開發,發展當地經濟,增加地方財稅收入,對當地糖廠與全國總量平衡的關係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很少考慮。

5、糖料價格與食糖市場價格背離。

主要反映為,較長時期糖料收購沿用了計劃經濟時期的固定收購價,而食糖價格則實行市場價,沒有掛鉤聯動,工、農間未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制。

6、行業自律機制沒有形成。

計劃經濟時期,食糖生產、銷售、進口由輕工、商業、外貿三個部門分管,國產糖、進口糖全部由國有商業統購包銷;由於國產糖產不足銷,國家對進口糖實行了優惠政策,進口糖關稅一再減免,由1988年30%,1989年減為15%,1997年進一步減為12%;與此同時,自1963年以來,國產糖出廠價連續26年維持低價位不變,政策的差異,鼓勵了食糖進口,遏制了國內糖業的生產;加上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和1966~1975年“十年動亂”,嚴重影響了糖業的正常生產;國內市場進口糖量愈來愈多,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內食糖市場被進口糖擠佔;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國平均每年進口糖63.62萬噸,七十年代平均每年進口糖為80.92萬噸,“六五”(1981~1985)期間平均每年進口秒糖增加到173萬噸,“七五”期間進一步增加到180萬噸;1982年、1988年、和1995年分別達到218萬噸、380萬噸和247萬噸(1995年含走私進口因素);從1949~1990年,全國累計進口食糖3000萬噸,用匯70多億美元。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1991年國家改革食糖經營管理體制,改變國產糖由國有商業統購包銷為工業自銷,實行多渠道、少環節的經營食糖批發業務;國家進口糖和國家儲備糖繼續由國有商業代管,保留計劃經濟時期對進口糖減免關稅、提供貼息貸款、由國家負擔儲存期保管、損耗費用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國產糖繼續按老規定,照章納稅、承擔全部貸款利息、費用,和企業辦社會的負擔。

這樣就使國產糖與進口糖,處在了政策待遇不均等的競爭地位。

國家儲備糖儲存的是進口糖,補充入庫的是進口糖,投放市場的還是進口糖。

在食糖市場中,進口糖與國產糖、商業與工業分成了兩大塊。

由於國家儲備與商業經營不分,代儲單位就是商業經營單位,優先考慮的主要是商業經營利益,這樣、很自然的對經營、銷售管理簡便、效益高的進口糖感興趣,而對收儲和銷售效益低下的國產糖缺乏積極性,久而久之、就自覺、不自覺的把國家儲備糖變成了與國產糖進行市場競銷的手段,使進口糖成為在國內市場與國產糖競爭的對手。

由於進口糖比國產糖在政策待遇上享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每逢國家儲備糖庫“處理潮糖”、“輪庫”、“清庫”和投放,都要產生“狼”嚇“羊”的效應,引起市場動盪。

伺候確定一系列政策,保障國內市場食糖供應,進一步明確:優先保證國產糖的銷售;供應不足時,先以儲備糖(國家與地方儲備)補缺;再不足時,方以進口糖補差的原則。

WTO後

2001年12月11日,我國參加了世界貿易組織,按照對外談判協議,中國“入世”後,關於“關稅配額進口食糖”的承諾是:

(1)、國營貿易比例:70%。

(2)、關稅配額:2000年160萬噸;2001年168萬噸;2002年176.4萬噸;2003年185.22萬噸;2004年194.5萬噸;實施期:由2002至2004年;配額內稅率:由20%降至15%,配額外稅率:由60.4%降至50%。

[注:關稅配額糖量,並不等於必需進口糖量,能不能進口,進口多少,主要取決於國內市場食糖的上限價位,如果國內市場糖價低於進口糖價(均含稅費),糖就進不來]

“入世”後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是世界第三產糖大國、第二食糖消費大國,加入WTO既給糖業發展旣帶來了機遇,又提出了挑戰。

(1)機遇。

它有利於發揮中國糖業的優勢(諸如,承攬國際原糖精煉加工;協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糖業;境外投資辦廠和輸出我國糖業專利技術等),參與國際競爭;有利於改善中國的投資環境,引進糖業生產建設急需的資金;有利於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管理,提高中國糖業生產技術及管理水平;有利於推進中國糖業管理體制的改革和結構的調整;有利於促進中國食糖市場的法制化、規範化建設。

(2)、面臨的挑戰。

與先進產糖國家相比,中國糖業生產管理水平(含工、農業)還比較低,主要是,生產效率低、消耗大,成本高,國際競爭力較弱。

特別是,“入世”時,我國承諾的進口糖關稅稅率偏低、關稅准入量偏大,使我國無法享受到對待發展中國家的關稅與關稅配額措施(非關稅措施)的保護,很容易受到國際市場糖價異常波動的衝擊,並約束了我國國內市場糖價的上限價位。

4、入世後採取的對策措施。

面對挑戰,國家在深化糖業改革,迎接對外開放方面採取了積極的對策措施:

(1)、調整糖業結構。

淘汰了成本居高不下、扭虧無望的落後產區與企業,壓縮產糖能力約100萬噸。

(2)、調整企業組織結構。

加速企業由數量擴張型向質量效益型、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型的轉變

(3)、培育和發展現代流通業和信息業。

(4)、加強和改善宏觀管理。

-- 加強總量控制。

加強綜合平衡、全面整合,控制食糖產量過快的增長;調控食糖進口;限產、限用糖精等化學合成甜味劑,擴大食糖內需。

-- 完善國家儲備糖的調控服務職能。

完善國家儲備在國內食糖市場上、下限價位區投放、收儲的調控服務機制,發揮國家儲備保護生產、保障供給、保持糖價平穩的作用。

-- 為企業營造均等的國際貿易競爭環境。

通過雙邊、多邊國際貿易談判,按照世貿遊戲規則,為我國食糖進出口爭取均等的國際競爭環境(主要在進、出口關稅方面求得平衡;並互相承認對方的市場經濟地位)。

-- 加強質量技術監督,制止不合格糖品的進口。

加強質量衛生監督,制止不合格糖品的進口,維護經營進口企業和消費者的權益,保持國內市場穩定,保障消費者的人身安全與健康。

-- 滿足企業對生產經營資金的需求。

在企業實行質押,資金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充分滿足企業對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的需求。

(5)、減輕企業負擔。

-- 通過改制和上市籌集資金、引進資金,解決大型製糖骨幹企業(集團)負債率高,資本金不足,財務費用負擔重的問題。

-- 分離企業辦社會的職能。

-- 取消甘蔗特產稅,減免農業稅。

(6)加強行業協會為企業、為政府的雙向服務。

製糖業綜述

我國產糖主要原材料來源於 甘蔗 甜菜

1.甘蔗,是製造蔗糖的原料,且可提煉乙醇作為能源替代品。

地理分佈

甘蔗原產於印度,現廣泛種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甘蔗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其次是印度,中國位居第三,種植面積較大的國家還有古巴、泰國、墨西哥、澳大利亞、美國等。

中國的主產蔗區,主要分佈在北緯24°以南的熱帶、亞熱帶地區,包括廣東、臺灣、廣西、福建、四川、雲南、江西、貴州、湖南、浙江、湖北、海南等南方12個省、自治區。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蔗糖產區迅速向廣西、雲南等西部地區轉移,至1999年廣西、雲南兩省的蔗糖產量已佔全國的70.6%(不包括臺灣省)。

甘蔗製糖cane sugar manufacturing

以甘蔗為原料,經提汁、清淨、蒸發、結晶、分蜜和乾燥等工序製成白砂糖、粗糖等產品的過程。

甘蔗生長期為10~16個月,長的達18~24個月。每公頃產蔗量隨生產期延長而增高。美國的夏威夷單產最高,每公頃產蔗量為 207噸。甘蔗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多的是印度和巴西。

中國種植甘蔗的省(區)有14個,以廣東、廣西、臺灣、雲南、福建等為主,其次有海南、四川、江西、湖南、浙江、貴州、湖北、河南和陝西等省。全國甘蔗種植面積約90萬公頃(含臺灣省7.5萬公頃),每公頃平均產蔗量51噸,其中以臺灣省和福建省最高,分別為75噸和72噸。

甘蔗的化學成分隨品種、土壤、氣候、成熟程度等的不同而變化甚大。成熟的甘蔗水分為70~77%,蔗糖分12~18%,纖維分9.5~12.0%,無機物0.5~1.4%,非糖分0.7~1.0%。

甘蔗不能貯存,應儘快送糖廠加工,以收穫後不超過2天即加工為宜。

國內發展

“十一五”期間是我國糖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五年時間,食糖總產量5881萬噸,比“十五”期間增加1429萬噸,增長32%;食糖消費“十一五”期間達到6439萬噸,比“十五”期間增加1546萬噸,增長31.6%。“十一五”期間我國食糖淨進口為568萬噸,比上五年增加99萬噸。從銷售收入來看,“十一五”期間,行業市場規模呈波動上升趨勢,整體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行業銷售額達到663.63億元,同比增長27.57%。

然而2008/2009、2009/2010、2011/2012中國食糖連續三個年度減產,恰逢全球食糖減產週期,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產和消費國之一,中國面臨的較大的供需壓力,致使糖價一飛沖天,從2008年的3000元/噸低點算起,三年內價格翻了2.5倍。

另外行業糖業區域佈局進一步優化,糖料生產向西部地區轉移趨勢明顯,生產集中度不斷提高,產糖省區由“十五”初期的21個減少到15個。從區域結構看,主產糖區廣東、廣西、雲南、海南、黑龍江、新疆六省區食糖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比重達98%。通過區域結構調整,一是一些不宜發展糖料生產的地區逐步退出製糖行業,如寧夏、吉林、陝西、山西、甘肅、湖北等省區;二是一些老產區如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福建、江西、四川等省區的一些資產負債率高、虧損嚴重的糖廠實施了關閉破產;三是在廣西、雲南、廣東湛江市和新疆自治區等重點產糖省區關閉破產規模小,長期虧損且扭虧無望、汙染嚴重的糖廠,同時鼓勵優勢企業擴大規模,提高技術水平。

工序包含:甘蔗壓榨法,甘蔗滲出法,亞硫酸法,石灰法,碳酸法

2.甜菜

甜菜(學名:Beta vulgaris L.)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個主要糖來源。5-6月開花,7月結果。

原產於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從瑞典移植到西班牙,

中國主要分佈在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喜溫作物,但耐寒性較強。

甜菜製糖

甜菜製糖的過程包括提汁、清淨、蒸發、結晶、分蜜、乾燥等工序,其中後4道工序的工藝技術與甘蔗製糖的基本相同(見製糖)。

甘蔗砂糖顆粒均勻整齊、糖質堅硬、鬆散乾燥、無雜質,是食糖中含蔗糖最多、純度最高的品種,也是較易貯存的一種食糖。而甜菜砂糖結晶顆粒細小,含水分較多,外觀質地綿軟、潮潤,入口溶化快,適宜於直接灑、蘸食物和點心,甜菜砂糖比甘蔗砂糖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