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雲的“同舟”共濟,新基建時代的生態關係

2020年,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的意外出現,打亂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正常節奏。

黑天鵝是塔勒布提出的概念,而他在《黑天鵝》一書當中,也提出了“正面黑天鵝”的概念:任何糟糕的事情都有兩面性,反面的黑天鵝是陷阱,而正面的黑天鵝則是機會。

新基建很顯然就是正面黑天鵝所描述的機會所在。

在新基建的定義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指發力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其中包含了 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重要的科技領域。可見,新基建極有可能成為疫情之後,數字經濟建設的主要推動力。

而無論是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還是工業互聯網,它們走向行業縱深必然需要雲計算作為底座。換言之,新基建將會成為雲計算產業再次起飛的關鍵。

浪潮雲的“同舟”共濟,新基建時代的生態關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首個新基建時代的雲計算生態大會,2020浪潮雲生態合作伙伴大會,於3月17日在線上召開。同時,浪潮雲對同舟計劃進行了升級,在疫情的特殊時期,與生態夥伴更好的“同舟”共濟。

新基建時代,雲計算迎來新起點

正面黑天鵝效應,似乎在中國一次次的被驗證。就像是2003年的“非典”那隻黑天鵝,催生了中國時至今日領跑全球的互聯網市場。而互聯網企業,恰是通過雲計算模式成長起來的第一批擁有“雲”這一先進生產力的企業。

今年的疫情期間,諸多“在線辦公”、“在線授課”依託於雲計算技術,已經成為了抗級疫情最有力的武器。這種“在線”的模式,已經進一步喚醒了企業上雲的慾望和需求。

在筆者看來,疫情催生的需求,本質上還是一個短效的需求。而新基建,則是一項會長期投入和執行的政策指引,它與疫情期間誕生的短效需求,遙相呼應,將會使上雲成為未來幾年內的一種長效需求。

浪潮雲的“同舟”共濟,新基建時代的生態關係

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肖雪

浪潮雲董事長兼CEO肖雪認為:“新基建的核心就是數字基建的全面提速,通過高鐵讓物理世界的速度加快,通過5G加快了聯接速度,雲則為這種全面的提速,提供了基礎的底座,以IaaS+PaaS+SaaS的連續體服務,進一步推動高效的發展模式。”

的確,企業數字化轉型是數字經濟的基本元素。現在“在線”模式,提高了特殊時期的業務效率,也喚醒了企業對雲的重新定位。而新基建則為企業在今後更多的通過雲來邁向深度的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基礎。

從雲計算市場的基本情況來看,首先宏觀層面的“築底”已經完成。中國信通院發佈的《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19)》顯示,2018年我國公有云市場,IaaS規模達到270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81.8%。相信在新基建的刺激下,這種在雲計算基礎設施層的增速應該不會放緩。

其次,非典之後得到極大發展的雲計算技術都已經成熟,越來越多的客戶標杆出現在各行各業,企業也看到了上雲的價值,這讓雲不再是一個“備選”項,成為了一個“必選項”。在新基建時代,所在的商業模式都會是長在雲端的模式,同時新基建將會推動以云為底座的大數據、區塊鏈、IoT等新興科技驅動的數字經濟快速成長。

事實上,雲的最終形態,並非僅僅只是一個計算能力的提供方,而是一個提供各種各樣服務的平臺,計算只是這個平臺的基礎,而在平臺之上多樣化的數字化服務將會層出不窮,當企業將越來越多的業務搬上雲,更多的信任雲,一個屬於雲計算的,全新的偉大藍圖也即將被拉開。

浪潮雲生態做足了起飛的準備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雲計算企業的,這場由疫情和新基建共同引發的雲端盛筵,除了比拼雲技術,資源和規模,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生態圈的建設。

浪潮雲經歷了豐富的市場沉澱和技術積累,做到了投入到新基建時代的所有的準備。

這幾年來,在經歷了培育期、成長期和發展期之後,浪潮雲目前已具備了提供可信賴、專業化、生態化服務的能力。在成長的過程中,浪潮雲始終堅持“促生態、共發展”的初心和使命,攜手合作夥伴構築雲上生態圈。

浪潮雲的“同舟”共濟,新基建時代的生態關係

肖雪表示:“浪潮雲這幾年的成長有目共睹,我們在政務雲領域一直是全國第一,浪潮雲會提供以‘平臺+’為核心的能力,並通過IaaS+PaaS+SaaS的連續體服務,與合作伙伴一起去加速新基建的建設。”

正是基於對浪潮雲的信任,在過去一年了,浪潮雲的生態建設取得了突破式的成長。據瞭解,2019年,浪潮雲生態夥伴規模達到了4000多家,它們與浪潮雲5000多名認證工程師一道,共同為10萬+客戶提供服務。

而最令人欣喜的成果,則是浪潮雲合作伙伴收入在2019年增長200%。這也充分體現了浪潮雲授之以漁的態度,成為了合作伙伴業務增長的源動力。

目前,浪潮雲的合作伙伴分為四類,分別是銷售合作伙伴、服務合作伙伴、產品合作伙伴和方案合作伙伴。在2019年,每一個類型的合作伙伴都出現了標杆性的合作。例如,在產品合作方面,浪潮雲與小魚易連達成產品合作,共同推廣視頻會議SaaS產品。在疫情期間新增2萬餘次使用,再比如浪潮雲與深信服共同形成面向客戶的雲上安全服務,目前年銷售額過2000萬。

據瞭解,疫情期間,浪潮雲聯合合作伙伴快速上線部署了120+戰“疫”產品,為10萬+企業復工提供支持,為5000萬+用戶提供掃碼登記、防疫物資訂購等服務。產品合作伙伴在疫情中起到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沒。

同時,在很多雲應用場景中,浪潮雲與合作伙伴也再積極探索。比如,方案合作方面,浪潮雲聯合安世亞太,共同形成工業仿真雲整體解決方案,年銷售額近億元;銷售合作方面,浪潮聯合成都興政中標成都市政務雲,目前年度上雲折算服務費超過6000萬;服務合作方面,浪潮雲在運維領域,已發展100家核心運維夥伴,目前浪潮全國2/3的雲中心已經與合作伙伴展開合作。

這一系列的成績,一方面體現了浪潮雲在2019年的生態合作上收穫的累累碩果,另一方面生態體系的成熟與發展,也推動了浪潮雲成功躋身中國一線雲計算企業行列。在新基建時代,浪潮雲有能力帶領生態夥伴,共赴雲途。

同舟共濟,共望朝陽

在疫情防護最關鍵的時期,2月15日,浪潮雲發佈“同舟計劃”,將基於“雲+”協同工作平臺免費提供相關產品與服務,同時發出召集令,招募更多合作伙伴和開發者一起加入陣營,共同幫助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渡過難關。

裴松之注引《與郭淮書》中寫道:“然同舟共濟,安危勢同。”同舟共濟本身,就有患難與共的意味。

最初的同舟計劃,更多的將中小企業的命運和浪潮雲綁在一起。但浪潮雲的服務對象其實包含了大型、中型和小微企業全部的類型,浪潮雲的生態夥伴,也遍及中國的千行百業。

浪潮雲的“同舟”共濟,新基建時代的生態關係

所以,浪潮雲提出了新的生態戰略:“平臺+”同舟共渡。

首先是建設新平臺。浪潮雲將打造全棧新基礎設施連續體平臺,通過雲海ICP基礎平臺、雲海IOP技術中臺、雲湖IDP數據中臺和雲河IMP業務中臺,為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撐。同時,浪潮雲也打造了“3個1”的支撐體系,即一個實驗室(適配實驗室)、一個平臺(開發者支撐平臺)、一箇中心(方案支持中心),全力幫助合作伙伴實現快速開發、交付、迭代、推廣應用。

這其實代表的是一種技術底座,浪潮雲將明確與生態夥伴的邊界,全力做好底座的角色,並全力賦能生態夥伴,進一步做大做強。

其次是將新平臺的能力更多地向生態夥伴賦能,做到同舟共渡。具體而言,浪潮雲將通過吸納優秀合作伙伴的服務、工具和產品,從IaaS、PaaS、DaaS三個層面統一浪潮雲底座,並在浪潮雲全棧業務發展過程中,搭建基礎雲平臺,開放雲資源,幫助合作伙伴實現業務應用創新,並通過建立生態保障制度,保障合作伙伴利益最大化,攜手合作夥伴同舟共渡、踏上新徵程。

客觀的說,雲計算的產品技術之爭,在行業需求面前很難分出勝負。但云平臺與生態的結合,就融入了行業屬性以及服務,就更容易貼近需求,並打動用戶。

浪潮雲的“同舟”共濟,新基建時代的生態關係

第三,繼2月15日浪潮雲聯合生態夥伴與開發者共同發佈“同舟計劃”助力企業復工後,浪潮雲宣佈進一步升級“同舟計劃”,2020年將開放更多的資源,從夥伴激勵、市場活動、人員賦能三個方面共投入生態培育基金10億元,推動生態規模達6500+,發展核心服務夥伴100家,培養5000個浪潮雲認證工程師,助力500傢伙伴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前幾年雲計算公司在大投入上做了很多文章,但方式過於“互聯網”,過分強調了投入的數字,而忽略了科技改變行業的正面因素。浪潮雲,過去從未跟風炒作任何數字。反而在疫情期間,生態夥伴和用戶最困難的時期,宣佈了這樣一個實打實的投入計劃,真正是腳踏實地的推動著行業數字化的進程。

浪潮雲的“同舟”共濟,新基建時代的生態關係

最後,浪潮雲在不久前剛剛宣佈Pre-IPO的C輪融資圓滿完成,估值首次突破100億元,僅用5個月時間,C輪融資就圓滿完成,估值實現了從70億元到100億元的跨越。

在後疫情時代,浪潮雲更懂得“同舟”的含義,在新基建時代,浪潮雲更理解“生態”的意義。一個市場規模和認知不斷攀升的浪潮雲,正用自己對下一階段雲計算發展的理解,和生態夥伴一起期待著新基建時代的“朝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