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方圓之道

淺談方圓之道

方圓之道,自古至今便被視為生命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

天圓地方,無限廣闊。

人在其中,微如芥子。

然而,掌握了方圓之道的大智慧,天地就會變得很小,人生就會變得偉大。

為什麼銅錢是內方外圓,這就是中國辯證哲學的集中體現,做事要方,做人要圓。

人活在世上,無非是面對兩大世界,身外的大千世界和自己的內心世界。

人,一輩子無非是兩件事——做事和做人。多少人一輩子都在哀嘆做人難,難做人。

淺談方圓之道

一:先說方,做事要方,便是說做事就要遵循規矩,遵循法則。

人常說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所不為才可有所為”,就是“方”這個道理。也就是做官絕對要奉守清廉的原則。為商要做到一個“誠”字。做學問信奉是一個“實”字。

二:做人要圓。這個圓絕對不是圓滑世故,更不是平庸無能,這種圓是圓通,是一種寬厚、通融,是大智若愚,是與人為善,心智的高度健全和成熟。不因洞察別人的弱點而咄咄逼人,不因自己比別人高明而盛氣凌人。

淺談方圓之道

任何時候也不會因堅持自己的個性和主張讓人感到壓迫和懼怕,任何時候你也不會隨波逐流,要潛移默化別人而又絕不會讓人感到是強加於人的,這就需要極高的素質,很高的悟性和技巧,這是做人的高尚境界。

如是另樣,凡內心孤獨的人必喜虛張聲勢;內心弱小的人必好狐假虎威;心中有鬼的人必愛玩弄伎倆;沒有自信的人必會尖酸刻薄,試問這樣的做人又從何談圓?

當然也不乏有人為了某種利益和目的不惜斂聲屏息,不惜八面討好,不惜左右逢“圓”。

但這種圓和那種圓絕對有本質的區別,這種“圓”的後面是虛偽和醜惡。

做人圓,那也會有犧牲。有時候要犧牲小我,有時候要忍辱負重,忍氣吞聲;還有更多的時候要承受屈辱、誤解,甚至來至親至愛的人的傷害。

能做到“方”“圓”的,同時卻沒有感到那是一種犧牲、痛苦的才是大成功、大境界;能為了“方”“圓”去承受犧牲的是小成功、小境界;不願犧牲也做不到“方”“圓”的是不成功。

淺談方圓之道

如果截然相反,做事是圓,只要有利,不擇手段,什麼都敢幹;做人是方,刁鑽古怪,鋒芒畢露,心狠手辣的話,那這個人一定會糟糕透頂,不能容於天下了……

做事要方,做人要圓。

“水隨器而圓,人隨水則變通。”人與人的交往,是動的,不可能靜止。不是愈來愈親密,便是愈來愈陌生,不是愈來愈信任,便是愈來愈懷疑。

人與人的交往只有靈活變通,對不同的人採取不同的辦法,才能取得成功。

淺談方圓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