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人際關係”變化的根源

與您客觀分享世事百態!

21世紀的親密關係和上一代人的經歷可能很不相同,原因很多。


淺談“人際關係”變化的根源

其中一種可能是文化所處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社會工業化程度越高、越富足,就越能接納單身、包容離婚和支持晚婚,教育和財政資源的充裕,足以讓人們周遊四方、更為獨立。此外,如果親密夫妻上班佔用了很多時間,他們維繫和享受夫妻親密情感的時間就更少。

西方文化還強調個人自由,鼓勵人們追求自我實現,如果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近年來這種個人主義變得更加突出,東方文化更倡導自我的集體主義,人們與家庭和社會團體的聯繫更緊密。集體文化國家(如日本)的離婚率比美國低得多。

淺談“人際關係”變化的根源

新科技也會影響親密關係

現代生殖技術(如人工授精、體外受孕)的發展,婦女還未與孩子的父親謀面,就能從醫院的精子庫中授精,獨自生育後代,婦女還能掌控生育,只在她們願意時生小孩,美國婦女養育兒童的數量也比過去要少,因而,沒有多少婚姻是“為了子女”而維持下去的。科技還可能削弱人們之間的聯繫:人們把越來越多的空閒時間投到了私人化的、往往是一個人獨享的娛樂方式,比如玩電子遊戲或在網上漫遊,而不是與朋友或近鄰交往

淺談“人際關係”變化的根源

人際關係的構成

往往獨自在家觀看影碟或面對電腦熒屏。然而,影響人際關係規範更重要(但卻很微妙)的因素是特定文化下青年男女的相對數量。男多女少的社會和女多男少的社會往往有著不同的人際關係標準。在美國,婦女常在20多歲時和比自己大兩歲的男人結第一次婚。所以,研究者計算性別比率時,男性的年齡一般要稍大於女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嬰兒潮使美國的性別比率在20世紀60年代末從高峰跌到低谷。戰後每年出生的嬰兒逐年增加,這意味著當這些"潮流中的嬰兒"”進入成年期後,比青年女性稍大點的青年男性的數量變少,性別比率就下降。不過,當出生率逐漸下降,出生的嬰兒數量減少,他們長大後,青年女性的數量比稍大點的青年男性的數量要少,所以美國的性別比率在1990年又攀高。自1990年以後,"嬰兒潮"中長大的父母有相對穩定的生育率,從而使適婚男女的數量持平。最近美國的人口統計發現,在21世紀之初每100位未婚女性對應著86位未婚男性。

淺談“人際關係”變化的根源

人們可能意識不到性別比率變化的重要性

高性別比率的社會(女性較少)傾向於支持老式、傳統的兩性性別角色即男主外女主內,妻子在家相夫教子,丈夫外出工作養家。這種文化形態在性生活上也相對保守。理想的新娘應該是處女,未婚先孕讓人蒙羞,公開同居幾乎絕跡。離婚不受歡迎。相形之下,低性別比率的社會(男性較少)傾向於顛覆傳統,也更為寬容。鼓勵婦女外出工作以自立,默許(雖不提倡)婚外性關係的存在。 如果不慎懷孕,成為未婚媽媽也無可厚非。婦女穿的裙子都要更短些,各個歷史時期的具體情形可能有所不同,但這種基本模式卻是貫穿整個歷史的。古羅馬時代性別比率低,以驕奢淫逸而聞名。維多利亞時期的英格蘭性別比率高,以貞潔守禮而著稱。美國喧器的20世紀20年代性別比率低,是隨心所欲、態意尋歡的十年。那麼出現“性解放”和“女權運動”的20世紀60年代晚期,性別比率高還是低?答案是非常低。

淺談“人際關係”變化的根源

人際關係專家認為這種文化波動並非偶然現象在他們看來,社會規範的演變總是要滿足那些掌握經濟、政治和法律權力的強勢人群的利益。在上面提到的文化中,強勢人群是男性。因而,當男女數量發生變化時,人際關係的規範總是向著有利於男性的方向變化。這種假設很大膽,畢竟近幾十年來美國婦女的地位提高了許多,對此誰都無法否認。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