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來臨,氣溫逐漸升高,釣魚人出去野釣時釣位該如何選擇?

小青年釣魚人


釣魚要去有魚的地方,那麼魚兒喜歡待在什麼地方呢?一般說來,符合以下條件的地方是魚兒喜歡的地方,溫度適宜的地方,有食物的地方,可以產卵的地方,魚兒感覺安全的地方。因地制宜,找到這樣的地方也就找到魚了。

使用拋竿釣魚,則要配合三把鉤才好釣魚。





釣魚王三把鉤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溪河湖泊邊釣位的選擇:

  溪河湖泊與溝渠塘水比較,其特點是水情變化大,水溫變化慢,魚的種類多而活動範圍大。一般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選擇釣位。

  “流水靠邊”

  流動的水域應選擇靠邊的地方,即使中間有草,也是靠邊的為好。中部流速較大,魚兒不易停留,靠邊一些流速放慢,水草中的浮游生物較多,正是魚兒覓食之處。攔河大網下50米蘭之內 ??在平直河段的釣位,應選擇在漁民攔河大網的附近,即在大網的下游50米之內。漁民最瞭解魚情,他們選擇下網的地方肯定有魚,但魚兒有逆水上游的習性,到攔網附近,由於漁民起網發出響聲,魚兒膽戰心驚,不敢前遊,故往往在附近逗留並覓食。在這裡選擇釣位垂釣,比較理想。

  溪河湖的拐彎處

  在寬窄差不多的河段垂釣,應選在拐彎處。因為魚兒平行於河岸遊動時,這裡是必經之路,離河岸較遠的魚也要經過這裡。同時,奇兜裡水流平緩,便於魚群棲息,水較淺,水溫高,適宜魚繁殖;有的魚又愛食魚卵,魚兒較密集,故河湖拐彎是垂釣的好場所。

  “寬釣窄,窄釣寬”

  如果整個一段河面比較寬,魚兒上下游動,窄的地方密度也相對地大些;窄的地段水流速度較大,其中稍寬一些的地方,水流速度又會緩慢些,遊動的魚兒易停頓下來感息和覓食。此外,不窄不寬的地段,邊沿水淺,中間水深,水深處魚兒也會多些。

  有橋樑的地方

  河流上有橋樑,可選在橋樑附近垂釣。因橋樑往往修建在河流較窄的地方,這裡就成了魚幾回遊的通道,在此垂釣必有收穫。

  流水與靜水交匯處

  動中找靜,靜中找動,應選擇流水與靜水交匯的地方。如果河川雖近似靜水,但上游有小河小溝、支流流入,或下游有支流流出,則在支流入口或出口附近下鉤,效果往往較好。因支流帶來許多小草、雜物、小魚小蝦和浮游生物,魚兒在此可以用得充足的餌料,故魚兒比較集中。

  有水草的地方

  “釣魚不約草,多半瞎胡跑”。水草多的地方,水流較緩慢,可以穩住魚兒;水草中多浮游生物,可作魚兒的餌料;有水草的地方比較緩和,適於魚兒產卵和棲息。所以,水草多處是垂釣的好地方。

  有障礙的地方

  河湖水庫中如有巨石、大樹或竹根、死樹、流石堆、漂浮物等各種障礙物,正是魚兒藏身、棲息和覓食的好地方。有一些國家為增加捕魚量,特地在海域或湖泊中設置魚礁,以誘集魚群。因為水下有障礙物的地方,流水在這裡上升造成漩渦,流速減小,上下層水溫差小,微生物易生長繁殖,魚兒其前來覓食。此外,障礙物的空隙是魚兒棲息和逃避敵害的好場所。所以,水下障礙處必有魚群。但是,在這種地方下鉤垂釣,要注意選擇起鉤的地方,以防掛上障礙物讓魚兒跑掉和折斷釣線。





海南戶外釣魚


關於春季來臨,氣溫逐漸升高,釣魚人出去野釣時刻如何選擇釣位?

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認為,春季釣魚的時候釣位要選擇在水庫的上游地段、湖庫近岸的淺水區、有水草的區域、道的交叉口或支流進入主流的入水口,還有順風以及偏風釣位,下風口也是釣魚的好地點,下風口的氧氣和食物比較充足,是釣魚的好地點。

一個水域的入水口處,有活水的流動,流水中攜帶的食物比較豐富,氧氣含量也比較多,近岸處有水草也是很好的釣位,水草處的氧氣和食物都是比較豐富的,是魚類很好的繁殖場所。

春季的時候釣點要選擇在較小的水面,小水面升溫比較快,白天的陽光輻射帶來的熱量使水體升溫,魚就會離開深水區,到水體溫暖的近岸淺水處覓食,但是在大水面升溫比較慢的時候,也可以在大水面的向陽背風處釣近岸淺水處的水草處垂釣。

沒有水草的地方有樹枝樹樁等雜物也是很好的釣點,比如近岸的水中有倒下的枯樹,岸邊有蘆葦叢,或者水下有磚石等堆積,破爛的木船在岸邊等,這些地方非常有利於魚兒藏身覓食。







戶外野釣小覃


非常高興來回答您的問題。

春季是一個天氣變化多端的天氣,因為受冬季的影響,在早春的時候,殘冬的勢力還有所掌控,在仲春的時候,甚至時不時的來一場倒春寒。那麼在春季釣魚,天氣的選擇其實是很重要的,根據題主的意思,氣溫逐漸升高,也沒用具體說哪個階段,所以就以已經度過的春季的2個自然時間來說明吧。

一、早春釣位的選擇

1、水情分析

  • 水溫依然很低:這也是受天氣所決定的,早春時節,雖然在節氣上已經來到春季了,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和冬季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有時候冬季沒下多少雪,此時可能還會降雪的。而一旦天氣出現極端的情況,今天晴天,明天降雪,那麼水溫自然變化無常,魚也就不適應,自然難釣,甚至是不開口了,比冬季還難釣。

  • 水體能見度高:由於低水溫,水體中的微生物以及動植物,該死亡的死亡,該萎縮的萎縮,水中沒有了一點生機。即便是到了初春也是如此情況,所以水質是非常清澈的,這對於來說就是一種障礙,沒有了水草以及水體渾濁度的保護,自然感覺到危險,所以都會躲在深水處。

2、魚情分析

  • 魚口輕:這是大家的共識,由於低溫的影響,以及魚的變溫特徵,魚會改變自身體溫來適應周邊環境,體溫低的時候,活性自然差,就連最基本的進食動作都可能困難,由於吸力不足,所以魚口就輕,到一定程度,魚口就差,甚至不開口。

  • 對溫度敏感:魚是趨溫動物,所以當初春的晴天之時,水域表層水溫肯定是會被照射到的,並一直升溫,而魚早就感知到了,都會從深水處游到淺水處,沐浴陽光,曬曬魚鱗,提高身體抵抗力。所以在水草中經常看到魚在附近遊弋。

3、釣位選擇

  • 選深水處釣位:基於水溫總體上比較低,魚經常待的地方就是在深水區,這裡的溫度比較恆定,也不需要刻意去改變體溫,或者經常改變體溫去適應環境。而深水處的溫度也能保持魚類最基本的活性,比如少量的遊動,在深水處作釣的話,魚口還是有的,而且此時能咬鉤的魚體都不小,比如大個體的鯽魚。


  • 選水草處:這是在天氣適合的時候,比如晴天出太陽,或者陰天溫度比較穩定的時候,魚會來到水草區曬太陽,如果它已經適應了水溫,那麼就會主動去尋找食物,所以在水草處使用傳統長杆短線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仲春釣位的選擇

1、水情分析

  • 水溫總體逐漸升高:仲春已差不多擺脫了冬季的影響了,雖然也可能有倒春寒的出現,但是影響是不大的,是小範圍的,基本上一兩天就能恢復過來了。那麼實際的基礎氣溫就比較高了,尤其是白天,有時候會接近夏天的感覺。而在水裡也是一樣的,但是也是根據晴天的時間來決定的,比如:剛天晴的時候,表層水溫肯定高,但是中下層的水溫就不高,等到過兩天之後,各水層的溫度就比較均勻了,但是在持續晴天之時,就會出現晝夜溫差變大的情況,所以水溫還是一直改變著的。

  • 水體生物逐漸活躍:最典型的就是青苔了,這個對釣魚人來說不是一個好東西,基本上有青苔的地方,魚就不怎麼好釣。究其原因,就是青苔會和魚爭奪水裡的空間,但是魚在青苔中又生存不了,另外就是青苔在夜間以及腐爛的時候,會消耗水中氧氣,和魚爭奪氧氣,還可能會給魚帶來疾病。

2、魚情分析

  • 魚口變化較大:主要還是受天氣的影響,此時氣溫在升高,水溫也在升高,但是溫度不穩定,有時候還會起大風,尤其是西北風,對水溫影響比較大。而在晴天的時候,魚可能會浮游在水面上,作釣的難度很大,基本上不吃鉤,因為它的警惕性很高。即使是在底層也會因溫度的升高而產生離底的現象,此時魚層就不好判斷,因為是在時刻改變著的,所以魚口也就捉摸不定。

  • 產卵期前後的魚口好:雖然不是晚春,但是會有一部分魚會提前巡遊和產卵,或者是在接近晚春的時候,魚會在大規模產卵前進行覓食的,此時魚口是非常好的。但是還要注意魚會在晴天溫度高的時候離底上浮。

3、釣位選擇

  • 選擇淺灘處:這裡的淺灘是一個泛指,就是諺語中春釣灘的意思,在有水草的地方是最好的,釣淺灘處的草邊,這裡安全,還有食物,還是產卵的必要場所。白天在持續高溫,或者是溫度陡然升高的時候,還是要注意魚類的不適應情況。但是在持續晴天的夜晚,進行夜釣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此時大個體的魚出沒比較頻繁。


最後總結

早春已經過去,仲春正在度過,釣位的選擇是要根據具體的水情和魚情來找的,但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還是天氣,氣溫的影響,而晚春時節,雖然還沒有到來,但卻是魚類大規模巡遊和產卵的關鍵時期,此時只要找到淺灘的釣位即可,尤其是大面積的淺灘,並長有許多水草的地方,是釣大魚的絕佳場所。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本次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釣友們關注評論留言!


大別山小農人


春季是野釣的黃金季節,經過了一整冬的蟄伏,釣魚人早已摩拳擦掌,定有要一展身手。但想要有好的魚情、漁獲,許多垂釣細節是不可忽視的,正如釣友的問題:春季氣溫回升,野釣時如何選擇釣位。筆者結合野釣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別展開回答,具體如下。

1、春季影響魚群逗留、棲息的幾個主要因素

2、春季如何選擇釣位

春季影響魚群逗留、棲息(釣位選擇)的幾個主要因素

選擇釣位,本質是尋找魚的棲息位置。冬去春來,春季的水情、魚情發生顯著變化,而這些變化直接或間接影響魚的逗留、棲息位置。

氣溫、水溫變化:與冬季河流、湖泊大部分時間水溫維持在0-10℃範圍內不同,春季整體是逐漸回升的。這對魚情主要有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是水溫回升,魚群由冬季的聚集狀態,向四散分佈的形體轉變,基本湖泊的每個水域,都有游魚到痕跡;其次是氣溫、水溫提升,水體原本消亡的水草、藻類,重新煥發了生機,所以植物碎屑、軟體小蟲等魚攝食的食物量大增,所以食物豐富的水域,吸引魚群,影響魚群的棲息、分佈。

魚的交配、繁衍:春季是大多數淡水魚的交配季節。魚產下的魚籽,需要複雜在其他物體上,避免被流水衝散或天敵吞食,像植物根莖、枝葉,倒伏淺灘的樹枝等等,都是不錯的場所,加之春季水溫升高,魚都有向淺灘聚集的趨勢。

春季如何選擇釣位

上文介紹了影響春季釣位選擇的兩個主要因素,在實際垂釣過程中,還要結合氣溫、水溫的具體變化。

早春選擇釣位技巧

早春有“倒春寒”的說法,雖然已立春,但有時突然降溫,氣溫直接逼近冬末。整體而言,早春氣溫、水溫有所回升,但不明顯,加之水溫波動大,不穩定,魚群還是以水溫較好的水域為主。

深水區:像有些河流、湖泊水深能達5/6米,但早春垂釣深度在3米左右即可。之所以選擇這個深度,這是因為3米水深的位置,受外界陽光輻射、冷空氣的影響較小,水溫穩定,容易有魚群的聚集,特別是水底有障礙物、溝壑、陡坡這樣的水域,魚群聚集性明顯。

水草處:水草遮風禦寒,水溫略高,為魚群營造適宜的水體環境,另外水草處殘餘的浮游生物也比明水區多,魚群容易聚集,通常是釣魚人優先考慮的釣點。

背風向陽的水域:有些水域,深度不夠,像背風向陽的水域,因為水溫較高,也容易聚集魚群。但將釣點選擇這樣的水域,垂釣時注意魚群上浮的發生,及時調整垂釣方法,釣底、釣法靈活變化。

仲春、晚出釣位選擇技巧

驚蟄之後,氣溫回升顯著,水溫的穩步提升,先對早春的突然降溫,仲春、晚春少了許多,此時魚群攝食魚情強烈,加之需要交配、產籽,向近水、岸邊多遊動。釣魚諺語“春釣淺灘”,更多指的是仲春、晚春。以下幾個經典的釣點是不錯的選擇。

大面積的淺灘有要求:不管是魚覓食,還是交配、產籽的需要,大面積的淺灘相當於溫床,風浪將水體的浮游生物,及岸邊原有的微生物等為魚群提供了食物保障,容易有魚群的逗留、棲息。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淺灘,水底不宜平整、光滑,最好是溝壑眾多、凹凸不平的水底。像筆者所在的聊城徒駭河,河道淺灘 眾多,專門在一些因農村灌溉挖掘,留下水坑的水域垂釣,魚情較好。

水草豐富的水域:與早春魚群聚集水草多取暖的需求不同,仲春、晚春魚群聚集到水草處,多少覓食、交配的需要。水草的植物根莖,對於魚籽來說,是優良的附著物,且有積極的隱蔽性,避免被天敵發現。仲春垂釣,釣友細心觀察,水草常用晃動、枝葉翻騰的情況,這是大魚遊動、交配碰撞引起的,所以仲春、晚春,水草處是不可或缺的優秀釣點。

其他經典釣點:除去上述兩個常見釣點,仲春、晚春魚群活性高,攝食慾望強烈,四處遊弋覓食,所以可選擇的釣點眾多。比如河流的鏵尖位置、大橋兩側、洄水灣、水閘前後、河道深淺交界處、緩坡二道坎三道坎的位置等等,都是不錯的釣點選擇。

寫在後面

本文影響魚群逗留棲息的幾個主要因素特徵入手,對早春,仲春、晚春,不同時間段釣點的選擇做了描述。不過魚種是多樣的,個體之間也會有顯著差異:比如鯉魚相比鯽魚,更謹慎、小心,選擇的釣點應更安靜些;比如鯰魚、硌牙多棲息在水底碎石、磚縫間,通常多選擇大橋底下,因為修築殘留的碎石更多一些,鯰魚、硌牙更容易聚集。

釣魚是個系統工程,釣點選擇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像線組搭配、窩料選擇、餌料使用、浮漂調釣等等都會影響最終的漁獲,所以釣魚人對其他細節也不可小視。


野釣分享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春天到了,萬物復甦 又到了……額 差點跑題,咱們言歸正傳,關於春季野釣氣溫逐漸升高時,我們的釣位應該如何選擇呢?

一,首先我們都知道,一旦氣溫回升 水裡的魚口就會非常的兇猛,並且比較喜歡在湖泊或者水庫的淺水區位置,此時我們就應該選擇潛水區垂釣,特別是在水裡雜草叢生的地方更容易藏魚,因為挨著水草多的地方有很多蜉蝣的微生物,和草籽漂浮物,各種類型的魚兒,都喜歡到這裡來覓食。像我的話春季一般都是用活性餌來作釣,因為天氣升溫,包括許多小雜魚魚口比較活躍,如果實用商品餌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小魚鬧窩,大魚就無法進食,你的餌料沒有到底就已經被小魚瘋搶光了。

二,隨著氣溫不斷升高,釣魚人的心裡早已蠢蠢欲動,激動的心,顫抖的手 一年一度的搶釣位比賽就要拉開序幕了, 這時在水庫或河邊就會堆滿許多人來垂釣,此時魚竿越長的就越有優勢,岸邊人多了魚就不敢靠近,所以我們選釣位一定要選在同一塊地方的尖峰處(地面向河中間突出的部分)才是真正的絕佳釣魚位置,此時越往外的魚餌,就更容易吃鉤。但是這類位置往往淤泥較多,所以各位釣友,在享受釣魚的過程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總結:我相信每一個釣魚人,都不是為了吃魚,而是在這繁忙的時代裡,能夠一個人安靜的感受大自然,脫離嘈雜的環境,淨化心靈!

以上就是我向大家分享的釣魚經驗,新的一年祝大家大吉大利!歡迎評論!


二十歲釣民


春季野釣,如何選擇最佳釣位?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春季氣候溫暖適中,萬物生機萌發,是釣魚的黃金季節。野外釣魚釣位選擇很關鍵,垂釣位置的選擇對於垂釣效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諺語有云“七分釣位,三分釣技”,在野釣中選擇釣位至關重要,是能否釣到魚及釣到多少的關鍵。特別是在野河釣魚比在魚塘複雜得多,怎樣才能找到一個較滿意的釣位呢?




河流的進水口

春天到了,魚兒開始變得活躍起來。進水口一帶水域有魚類賴以生存的優越自然條件。河流的進水口水量較大,不僅食物豐富,水中氧氣的溶解量也充足。進水口一帶水域自然就成為魚類的聚集之地,也是春季野釣的一個絕佳的釣位。

選擇釣淺灘

俗話說:“春釣灘”,春季的淺灘升溫比較快,淺水區為魚類提供了適宜的生活環境。深水冷,淺水水溫高一些,食物較多,是魚兒扎堆的地方,魚群由深水游到淺水區覓食、產卵。一般而言,野外的魚兒在15℃~25℃的時候非常活躍,進食慾望大,因此施釣起來會非常容易。



窩點選擇水草密集區

“釣魚要釣草,不然要白跑”。春天淺灘水草多的地方聚集著大量的魚,是非常理想的垂釣場所。春季是魚兒產卵的季節,淺灘水草處便於魚類覓食和產卵。由於魚兒產卵後體力消耗極大,都會開口吃食,魚口會變的瘋狂起來,對食物來者不拒,魚情自然也很好。

寬找窄、平找曲

如果水域面積比較寬,通常是水廣魚少。狹窄的地段多是魚的必經之路。河岸的凹凸處易存留食物,成為魚兒尋食逗留的絕佳場所。




選擇水底有障礙物的地方

魚類喜歡躲藏於水底雜物多的水域和深淺交匯的坎處。這裡浮游生物很多,魚餌豐富,又很方便魚類隱藏,魚兒大都喜歡集聚在此,也是適合春季野釣的絕佳釣位。


檸檬怡佳


釣魚是個受眾非常廣泛的活動,入門很簡單,但是精通卻比較難。為啥這麼說呢?因為很多釣友都有這樣一個問題,看別人釣得了很多,而且從表面上看也沒啥特殊的,但是輪到自己的時候卻釣不到魚了。所以想要釣得好,沒點技巧還真是不行,尤其是一些基本功,比如開餌,調漂,找釣位(找魚)等等。

尤其是在初春季節,找釣位(找魚)就顯得尤為重要,比什麼神餌都靠譜。因為在初春時節天氣變化無常,雖然溫度整體上升明顯,但暖溼氣流和寒流會交替而來,對釣魚人來說找釣位就比較難了。有的人聽人說樺尖好釣,草邊好釣,有的人說洄水灣好釣,有人說釣深水,有人說釣淺水,說來說去腦袋都暈了,而且找的釣位還不一定靠譜。但萬變不離其宗,好的釣位一般都符合以下四個特點。

一,有安全感的地方

自然水域的魚生存環境非常複雜,不僅要面對水裡的掠食魚類,還要躲避天上的水鳥的襲擊。更重要的是還有電工和網工無情的侵襲。所以有些地方看起來環境很複雜,很容易掛底,比如說水底石頭堆,有倒下的樹枝,竹子等障礙物,但是這些地方是真的藏魚。用上單鉤,多準備幾幅線組就好了,有魚還捨不得幾幅子線嗎?

二,溫度適宜的地方

魚是冷血動物,自身並不能產生熱量,不管是太熱還是太冷,對它們來說都是一種折磨,會讓魚兒活力下降。所以它們會盡量選擇水溫合適的地方。在初春季節,中午溫度會有明顯上升,這時候最好是釣相對較淺的水,比如說1.5米左右甚至更淺都可以。早晚時分溫度還是很低,釣深水是首選。當然也分地域,在南方溫度的最低溫度也在15度左右了,釣淺水也無所謂了。

三,食物豐富的地方

覓食是魚兒生存的本能,是深入骨髓的記憶。想要釣得多,選擇食物豐富的釣點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驚喜。比如說水底障礙物多的地方,不僅有安全感,而且還符合浮游生物和小魚小蝦的生存環境,比如說倒下的樹枝,竹子,石頭堆這些地方,大量的腐質物能夠滋生大量的微生物,會吸引大量的魚群來覓食,魚群的排洩物又會再次腐敗發酵,從而形成一個循環的生態圈。

另外,在水流動的地方,因為流速的差異,會讓大量的食物在某些特殊的環境堆積,比如說洄水灣,河岸的凹凸不平處,水閘,橋墩,或者淺灘等地方。這些地方水流會相對較慢,能夠聚集大量的食物,魚群自然不會錯過。

還有一種人人都知道的水草區,初春季節近岸的水草區開始慢慢發芽,各類水藻也開始活躍起來。而且水草區水位都比較淺,容易升溫,會吸引大量的水生昆蟲聚集,從而吸引大量的魚兒覓食。

四,溶氧量較高的地方

水裡的溶氧量的高低直接影響魚口的活躍度,溶氧量高的地方顯然會比溶氧量低的地方更吸引魚群,魚也更好釣。舉個簡單例子,肥水塘的魚為啥那麼難釣?不僅是因為肥水塘食物豐富,更重要的是溶氧量不足,所以釣肥水塘大家都喜歡在颳風的時候去釣。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明明有的釣位水底食物多,但是還是不好釣,有些地段(比如說水閘口)明明是水泥底,但是卻因為水中溶氧量高,魚兒連口不斷。



習慣還是有的


野釣選釣位有一個重點,有水草的情況下,以釣水草邊緣地帶為先。當進入春天,氣溫日漸回暖的時候,魚兒就會從冬眠中甦醒過來。至於不冬眠的鯽魚,則會從攝食低迷期超脫出來,活性也大大增加。

當陽光隨著太陽的生氣越來越刺眼,並鋪灑在睡眠的時候,受到照耀的那些水生生物有的會快速生長,有的則會釋放出不少的氧氣。這時候,處於水草邊上的水域,不僅有陽光,有溫度,還同時有氧氣和魚類喜愛的食物。這麼想來,當然是魚兒最可能待著的地方



千島湖—等待黎明


近期作釣,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是選對了釣位連竿爆護,愁的是選錯位置空軍回家[呲牙]

此時很多新手釣友們經常會疑惑,上午口很好,下午停了口,或者下午口很好,早上沒有口,而老手根據經驗找對位置一天都有口,

野釣目標魚大部分以鯽魚鯉魚為主。

春季野外作釣釣位選擇確實需要一些小技巧,熟知魚的習性後想要連竿並不難。

大河大水面深水區已經很難釣到鯽魚,特別是近期梅雨季來臨很多野河走水嚴重,但是我們找對方法還是可以找到魚群。

南方大部分鯽魚此時已經大肚子,十條有八條一肚子魚籽,即將進入產卵期。

和人類孕婦一樣,肚子被魚籽充滿,此時行動不便,食量也大大縮減,吃不了多少就飽了。更沒有力氣和水流對抗,此時在走水的環境野釣應該儘量選擇回水灣不走水的地方。

魚類體溫全靠外界影響,趨溫性強,此時一個釣位已經不能一坐坐一天,可以根據早晚溫度變化尋找魚群。

陰雨天氣溫差不大相對會好釣一些,但是在天晴時候我們更應該追尋魚群。

一天的作釣點應該是由深到淺再到深。早晨作釣選擇釣深水區,深水溫度相對穩定。

午後儘量選擇向陽淺灘區選擇有水草,枯樹等障礙物的區域作釣,野生魚類膽小,特別是個體越大越謹慎,否則也長不成大個體的魚。

有水草枯樹枝等障礙物的區域能給它們帶來安全感,淺水區食物充足,水溫相對深水區高一些,魚兒在此覓食曬太陽就像我們大冬天洗個熱水澡一樣舒服。

一直到晚可以慢慢由淺到深,持續到夜間9-10點左右,淺水區的水溫已經比深水區要低,此時魚兒已經悄悄潛入深水區,可以選擇相對較深的區域作釣。

至此,新手朋友們應該大致知道春季該如何選擇釣點。

在此說些題外話

勸君莫食三月鯽大家都聽說過,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也無需道德綁架。

作為釣魚人我們應該做的是留大放小,夠吃就行,讓魚兒們可以持續繁衍後代日後有更多的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