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美國衛生紙遭哄搶

​世界疫情日益嚴峻,美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人們出入超市儲備物資,除了口罩和消毒液,最先售空的竟然是衛生紙。

全球疫情肆虐,歐美國家採取了和中國不盡相同的應對方案,這其中有制度差異,也有大文化背景的緣由。共同之處則是人們都未雨綢繆進行了採購。

可以想象口罩和消毒液,此類直接服務於隔絕病毒的商品,不論在哪兒都率先一售而空。然而在美國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人們除了食物和防護用品,竟瘋狂搶購衛生紙,導致各大超市貨架全空。為什麼人們會囤積無法幫助防禦病毒的衛生紙?

疫情爆發,美國衛生紙遭哄搶

空蕩蕩的衛生紙貨架


歷史

事實上這並不是美國第一次發生“衛生紙恐慌”。

早在1973年,美國消費者就因為一則小的謠傳,持續一個月清空超市的衛生紙貨架。彼時美國政府發出衛生紙可能短缺的警告聲明,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但並未得到大眾的重視,也沒有真的發生短缺情況。

直到著名主持人Johnny Carson,在他的深夜脫口秀節目中開了個衛生紙緊缺的玩笑。人們突然當真,蜂擁進超市,真正造成了衛生紙短缺...

疫情爆發,美國衛生紙遭哄搶

Johnny Carson


衛生紙生產實況

如果人們稍微做一些調查,就能發現完全沒有必要擔心衛生紙短缺。

美國的衛生紙並不完全依賴進口,中國等地因疫情帶來的停工滯產,不會對其儲備產生影響。事實上進口衛生紙比例不到10%,大部分都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而美國本土自十九世紀後期大量生產衛生紙以來,仍有150個公司在進行相關生產。

因此衛生紙不會輕易成為短缺商品。

大多數人可能從未調查過美國衛生紙的實際生產狀況。人們因為缺少有效的信息,輕易走向了極端。


緣由

這種行為很難說是由單一原因造成的。

首先有生物本能的因素,比如鳥類和松鼠️都會儲存糧食以應對惡劣環境。

其次存貨讓人感到更安心,尤其在面對無法掌控的新型病毒時,人們需要一件可以掌控的事,比如儲備足夠的衛生紙。正如一位風險專家的解讀:“人們在感到危機時通常會想要做些什麼事,以此得到心理慰藉,而囤積衛生紙就是這樣一個容易實施的行動。” 所以瘋搶衛生紙,只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內心情緒發洩的外在表現。




進一步分析這背後的心理,就要說到一個概念叫Zero-risk bias (零風險偏誤),這一認知偏誤常常出現在針對健康,安全和環境問題的決策中。具體是指在有其他方案可以降低整個風險的情形下,人們仍然傾向於完全消除某一項風險的偏見。即兩個選擇中,我們不一定是選對全局最有利的,而會去消除某項局部風險(通俗來說就是徹底消除一件需要擔心的事情)。

印證在此例中,人們傾向於完全消除衛生紙短缺的風險(零風險),而不是更有利於全局的措施:全方位消毒 + 減少外出 + 適度儲備食物/資源。​




退一步來說,實際上這類現象可能發生在很多商品上,只是恰好因為群體效應體現在了衛生紙。

當有一小部分的人開始囤積衛生紙(畢竟的確是生活必需品),人們會互相觀察,做出供需的判斷。他們假想中的“匱乏”會驅動需求,一旦害怕的情緒傳染開來,瘋搶商品就成了必然的結果。而且這一行動成本很低,人們會想“衛生紙買來總有一天會用上,不算浪費,那為什麼不今天買?”


理性應對

總結起來,人們缺少有效信息,群體性地囤積衛生紙,通過這一成本較低的可控行為尋求心理慰藉。

可以,但沒必要。

如果囤積衛生紙是唯一讓部分人情緒放鬆的方式,沒人能阻止。但更理性的做法,是準備可以維持兩週的食物和水,謹慎出行,無需哄搶不太可能短缺的產品。

希望世界各地的疫情都能好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