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三“叛逆郎”攪得“雞飛狗跳牆” 家長情何以堪?


家有高三“叛逆郎”攪得“雞飛狗跳牆” 家長情何以堪?


自春節疫情暴發以來,一直宅在家裡,與親戚朋友有了更多的閒聊時間。有兩位朋友的孩子都是手機遊戲的受害者,讓這兩位朋友整天“焦頭爛額”無以應對。

具體表現:不想學習,牴觸;玩手機遊戲;頂嘴、外出不歸;家長好言好語相勸、好飯好菜奉上、好臉色陪上,但仍然沒有起色。

高考迫在眉睫,看著別人家的孩子“三更燈火五更雞”抓緊一切時間發奮苦讀,而自己家的孩子怎麼催都不動彈呢?“父母很急,像一團火” “兒子很冷,像一塊冰” 真真愁死個人。

針對這種情況,我只能勸兩位朋友“亡羊補牢,為時晚矣!” 初期的“亡羊補牢”是可以的,但是到高三了,才“補牢”太晚了。

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問題學生”的根兒出在哪兒呢?出在家長身上,出在家庭教育上。

家有高三“叛逆郎”攪得“雞飛狗跳牆” 家長情何以堪?


問題1 嬌生慣養或疏於管理惹的禍

問題孩子的家庭教育,有的是父母帶大的,有的是爺爺奶奶帶大的。護短、過度保護、在公共場合不讓孩子吃一點虧,這是共性。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0~12歲是一個人性格形成期;而12~18歲是性格的定型期。

叛逆很正常,但過分“叛逆”的孩子就是他早年性格形成期時,家長的過度“溺愛”造成的。他沒有畏懼心理,什麼都以“自我”為中心,所謂“小時候沒管住,大了更管不住了”。

有的孩子不是“管得多”而是“沒有父母管”造成的,爺爺奶奶的愛怎能與父母的愛相提並論呢?

所以,一類是“愛得太多”一類是“缺愛、關注不夠”這兩種極端的走向,造成兩類問題孩子。

家有高三“叛逆郎”攪得“雞飛狗跳牆” 家長情何以堪?


其二:缺乏有效溝通交流

交流與溝通是一切關係的基礎,沒有交流的關係是心理上的彼此失去。

所謂“他的世界你進不去,你的話題他不關心”。這樣,就造成家長“無力感”。而教育的前提是認同與跟隨,如果他不認同你,你就無法教育他。

在孩子早年性格形成階段,家長與孩子的“有效溝通”是很重要的。孩子在父母跟前的“撒嬌、試探、發洩”更是他們獨特的溝通方式。所以,父母要寬容、接納他們,與他們成為“好朋友”,讓他們有什麼心裡話都告訴你。遇到問題時,會找你傾訴,詢問解決辦法,這樣,你就成功了一半。

家有高三“叛逆郎”攪得“雞飛狗跳牆” 家長情何以堪?


其三 孩子沒有目標 意志力薄弱

缺愛的孩子和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意志品質和自控力都很差。在曰復一日無聊的學習生活中,會去尋找一種“新鮮事物”———遊戲的出現,及時填滿他心理“空窗期”。

因為青春期的生理發育太快,而心理卻還在“童年期”,這種成長的痛苦和煩惱讓他“逃避”現實。

如果沒有強大的目標導向、意志品質,許多孩子都會沉緬於遊戲不可自拔。

家有高三“叛逆郎”攪得“雞飛狗跳牆” 家長情何以堪?


上面是簡單分析了一下原因。那麼,面對這樣一個“叛逆少年”,高考又要到了,家長如何應對呢?給出幾點建議:

其一: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高考所剩時間無幾,父母再怎麼著急也要“耐住性子”“忍住眼淚”。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控制情緒呢?可以用正念呼吸法:深呼吸,想想孩子優點,想想發脾氣的後果。

當然,每個人都有情緒,為人父母也是凡夫俗子,也會有高興或不高興的時候。父母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讓他也學會控制自己情緒,從而提高孩子自我控制能力。

要學會控制消極情緒,也是提高自我修養,自我完善的過程。

父母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可能會更好地搭建一個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平臺。這樣,孩子想什麼也會對你講。

其二:認清孩子水平 順勢而為

面對即將到來的大考,根據孩子現有的學習水平和狀況,與孩子交流,選擇他喜歡的學習方式或方法進行“查漏補缺”,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最後,與老師多多溝通交流,讓孩子與喜歡老師交流談心,這樣效果也是不錯的!

家有高三“叛逆郎”攪得“雞飛狗跳牆” 家長情何以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