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如果生活在三國時期,其智謀大約和誰相當?

用戶6767147610208


首先了解羅貫中本人是1330年至1400年處於明末清初的年代,他的作品《隋唐演義》《三國演義》《水滸傳》都是以史來編寫的,那麼問題來了,史書記載的就一定是真的嗎?答案肯定是撲朔迷離的。

三國志眾所周知,記載了三國魏蜀吳之間的爭霸,但是三國志也只是由人而編寫的,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後人的我們只能從記載中去參考,史傳和史記是有一定差距的,前者是真假參半,後者是言語變通。說白了就是用一字只差來描述當時的情景,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文字描述亮(諸葛亮)使吳抗曹,三國志中寫到亮始吳抗曹,一字之差三國演義中的使是用和必須的意思,三國志中的始是去和商量的意思,所以大家不難看的出羅貫中已經把赤壁之戰的功勞都歸功於諸葛亮,比如草船借箭,借東風,而且三國是220-280年,以羅貫中的見解肯定對當時的華容道以及三國地理位置是不熟悉的,否則他也不會在三國演義中寫著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的片段了。三國志記載當時曹操雄兵約二十五六萬屯於江陵至赤壁一帶,可想而知當時赤壁屬於現在的長江中下游南北兩岸,曹操肯定在北岸,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武漢以南赤壁市往北大概100公里左右,但是羅貫中寫的是曹操屯兵赤壁80萬,大家想想當年曹操定都許昌當今的河南許昌市,按直線要過長江要經過襄陽,江陵,有人會問為何經過這兩個地方,第一,當時的大軍出師都是以大型城鎮為中間補給,因為糧食放到城裡是最有保障的,不至於被敵人偷襲,哪怕敵人想來你偷襲你的糧草斷你的後路必須先攻破城池。所以只要後方的城池在糧草就會源源不斷地運往前方。

綜合以上大家應該知道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根本就是不符合實際,連當時最起碼的縣令也就是當今的縣長都知道附近的山川地貌而羅貫中連道路都不瞭解如何在三國立足?所以我給出的答案就是羅貫中在三國最多是一名當代的小說家而已。


光速奔跑的豬八戒


羅貫中先生,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其創作的小說有《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等。其中,《三國志通俗演義》與《水滸全傳》是羅貫中的代表著作,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

羅貫中的著作是在歷史事件基礎上,做了收集、彙總與演義,但不得不承認,羅貫中本人熟諳歷史、邏輯清晰、筆法精準。歷史上的名將名相,無一不是如此。因此,即便羅貫中是一位書生,如果回到三國時期,與諸葛亮、荀彧、郭嘉等頂級謀士相比,也許難以判斷。但不至於太差。

況且,羅貫中生活的時代是元末明初那個動亂的時代,見證了王朝由混亂向統一的進程,因而也在間接程度上掌握了一些實戰經驗,不至於如馬謖般只會紙上談兵。

因而,我認為如果羅貫中生活在三國時期,其智謀大約與魯肅相當,長於戰略制定與和平期望,短於算計。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如果他生活在三國時期,智謀可以和諸葛孔明相媲美,羅貫中的藝術造詣,首先得益於他對歷史資料的諳熟、對歷史人物的深刻了解。他吸收了陳壽的《三國志》的長處,取得了民間話本《說三分》的精華,收集了數以百計的大小故事。他對成百上千的帝王將相謀臣武夫的姓名、性格特徵,甚至不少人物的社會關係、歷史命運和仕途風雲,都瞭如指掌。這一番廣採博納、熟記活用的功夫,是羅貫中將一百年曆史盡收眼底、聚整世紀風雲於筆端的底氣所在。

羅貫中最善於寫戰爭,《三國演義》中的上百場戰爭都寫得各具特色,無一重複。




會奔跑的金絲魚


如果他生在三國時代,他的智慧超過諸葛亮、司馬懿,《三國演義》這些人物都是他塑造的。真正的歷史人物沒有《三國演義》裡那麼精彩。


用戶9104508907699


羅貫中只是一個寫書的,並不是一個軍事家或政治家……充其量也就竹林七賢的料……


白馬雲霆


﹤三分陳宮、七分吉平。


喜洋洋111888


羅貫中比誰強沒看出來,但你肯定比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