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族谱——今天说说族谱中的“堂号”是怎么回事?


姓氏族谱——今天说说族谱中的“堂号”是怎么回事?

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议决大事的重要场所。每个祠堂大凡都有自己的堂号,从某种意义上讲堂号是宗族的标志。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姓氏族谱——今天说说族谱中的“堂号”是怎么回事?

一、堂号分类

堂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具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如王氏“三槐堂”、赵氏“半部堂”等;另一类是没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如“世德堂”、“崇本堂”等。

具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其来源大都伴有寓于某些含义的典故,它重复出现于该姓氏的不同支族。没有姓氏特征的堂号,大部分分别为某一支族特有或与其他宗族的堂号,甚少重复,其馀少量的堂号则在同姓和异姓宗族中间着较高的重复出现率。

其他的堂号辅以姓氏、地域的限制,也能在判断宗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如“世德堂”,丁、王、李、吴、何、沈、邵、周、胡、秦、徐、陆、陈、孙、黄、曹、许、张等数十个姓氏都有此堂号,而且同姓中的不同支派也有,出现的重复率极高,但加以姓氏、籍等条件限制,就可缩小范围。

举个例子:兰溪地区世德堂是最具宋元风格的木构建筑。谱载世德堂是为祭祀三泉人唐元章、唐良嗣两位南宋抗元名将而建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唐氏叔侄二人率兵大败元军于兰溪黄湓滩,朝廷加元章朝请大夫(官名),命知严州,加良嗣阁门宣赞武翼将军、江淮闽浙都统兵马使,两年后分别战死在龙游白云寺和江山仙霞岭,宋丞相文天祥为其题写的“正气千秋”、勅封“武翼将军”两古匾一直保留于世德堂,所以民间有世德堂为宋元遗构之说。

姓氏族谱——今天说说族谱中的“堂号”是怎么回事?

二、趣闻佳话

“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

1、清代科举,童生经县、府、院三级考试合格成秀才,府考时取中前十名者被列为堂号

2、旧时一户人家的称号。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大多有本家族的堂号。高大宽敞的厅堂上,悬挂著书写堂号的匾额,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

当地的老百姓谈论某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例如:吴昌硕祖家被称为“三让堂吴家”、瞿秋白祖家被称为八桂堂瞿家”等等。

堂号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牢记祖先的郡望,二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堂号包括郡望总堂号和自立堂号。

姓氏族谱——今天说说族谱中的“堂号”是怎么回事?

三、取名依据

各姓的堂号虽然很多,但也不是随便乱取的。各一个家族的堂号,往往都有其非常深刻的含意。根据取名的依据和其用意不同,堂号又可以分为如下几个类型:

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以地域命名堂号;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以祥瑞吉兆为堂号;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以垂戒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以良好祝愿为家族堂号;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

姓氏族谱——今天说说族谱中的“堂号”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