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收破爛撿到一寶貝, 用來拴狗尾巴, 得知是國寶後不肯免費上交

老人收破爛撿到一寶貝, 用來拴狗尾巴, 得知是國寶後不肯免費上交

文玩小築


大約是從春秋時期開始,人們便開始講究厚葬,許多生前有權有勢的人物,死後也想將財富帶到地下去,於是便在自己的墓地中放入許多珍貴的陪葬品。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一種新的職業誕生了—盜墓賊。他們利用各種方法撬開死者的墓地,將裡面珍貴的陪葬品拿出來販賣,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三國時期的曹操和民國時期的孫殿英了。而這些文化瑰寶有的流落海外,還有的則是流失到了民間。

這個人是個收廢品的老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收破爛時撿到一個印章。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老人不識字,並不知道上面寫的是什麼,以為是一件廢品呢,於是他就把東西放在家中了,由於這個東西外觀很美,老人就把東西繫到狗尾巴上逗自己孫子玩,後來也沒把這件東西放在心上。

直到老人在上大學的外甥女回家之後,才發現這個銅疙瘩的不凡之處。後來老人外甥女將這個銅疙瘩帶回了學校,因為她所學的是歷史專業,因此就把這個銅疙瘩交給自己老師鑑定。經過老師的仔細鑑定,發現上面刻的字是“九疊篆字”,發現這是屬於金代的官印。而這個金印原來是屬於完顏阿骨打時期,被稱為的是“迷裡迭河謀克之印”。

哈爾濱文物專家希望王姝穎能夠將這枚金印捐獻給國家。但是這枚金印畢竟是王姝穎舅舅發現的,何去何從還是應該知會舅舅。而作為社會底層的拾荒老人,自然是不同意捐獻的,而是希望文物局高價購買,由於出價太高,文物局沒有辦法支付,只能對老人做思想工作,在達成一系列條件後,這件名副其實的國寶得以入住博物館,得到了周全,規範的保護。

今天小編的講解就到這裡,希望對所有的文玩愛好者以及古董收藏者有所幫助。另外廣大藏友朋友們,如果認為小編寫的還可以的話,請浪費一下時間,點擊一下文中的小程序。您的點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