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一學生,選全理,但理科是我的弱點,只有英語好,有無發展機會,或怎樣提高理科?

我們都愛想念熊


理科不行就全文,硬著頭皮上摔的更慘,沒理科頭腦趕緊選文,大實話


小偉181721368


嘎?聽你的描述,感覺這不就是當初的我嗎?

當然有發展的機會呀!

當初剛上高中的我只有英語好,其他各個科目都處於中等水平,並且理科思維並不好,但是仍然選擇理科了而不選擇文科。然而經過三年的努力,我仍然取得了比較優異的成績。年級排名基本穩定在前150。高考的時候也依然正常發揮。

下面具體說說我的提高成績的做法。


語文:我的語文成績高一的時候一直都是105左右,我本來想從高一開始就提高語文成績,後來發現這個做法不太可行,或者說會耗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高一高二一直就是認真的聽老師上課,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積累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和答題技巧,除此之外就沒有多餘的練習。當高三開始的時候已經進入總複習階段,這個時候對於語文的考點就比較清晰,能夠準確的複習,也有很多的資料。於是我從最容易失分也最容易得分,並且最簡單的選擇題入手。其實也沒啥技巧,就是不斷的刷題,並且總結和積累。其次就是古詩文的一些翻譯,還有答題技巧,也是不斷的複習鞏固積累。其餘的除作文外的所有題型我都是做老師佈置的,作業做完之後呢,認真思考修改,並且向老師提問,老師在這個總複習的時候會告訴你一些比較個性化的技巧,要善於詢問老師,老師才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你建議哦。至於作文,只要你的行為足夠規範,字數達到要求,那麼你所需要做的就是練字了。在高三這麼大的壓力環境下,可以每天抽出5分鐘來練字,既放鬆身心又不會覺得虛度了時光。不過練字當然還是越早越好,建議從高一就開始喲。

數學:數學就是在每一次課堂開始前一定要進行預習,看一些公式的推導,理解這些公式的推導。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是很重要的,這不僅是有助於你記憶公式,也有助於你在解題過程中運算推導新的公式從而快速解答。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課後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進行鞏固和練習的話,數學起碼也會有100多分以上。再想要進一步的提升的話,那麼數學必然是要經過不斷的練習的。


英語:既然英語已經是你的優勢了,那麼就要繼續保持這個優勢。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是你的優勢,所以在對待這一科的時候,就不必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把它們放在你的弱勢科目上面。


物理:其實我一直都覺得物理很難。所以也是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不過我聽課的時候呢,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所以我就會在課後經常的詢問老師問題。問老師每一類題的方法,從而得到會一題就會一類。我高中的時候,物理老師幾乎每週的答疑時間都被我霸佔了,我每週基本上要問物理問題差不多整整5個小時。

這樣的學習方法,我認為是挺有效果的。

化學:我認為化學的難點在於對化學式的記憶和實驗的過程、結果等等。其實在化學中最重要的是化學實驗,因為化學的結果都是由化學實驗推導出來的,如果你能夠真正的明白這個化學實驗的前期準備,實驗過程以及實驗結果,那麼你學習化學就會比較輕鬆,公式也會記憶的比較牢固。在這裡我給大家推薦一個學習化學的APP:燒杯。在這個APP可以讓你有如身臨其境的在做實驗一樣。


生物:其實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生物是很難理解並且很難記憶的,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吧?但是我後來慢慢的發現了一些技巧。如果你對生物的一些內容不夠理解,那麼就去詢問老師,讓他給你舉一個具體的例子,然後並且在自己的練習過程中多思考,多聯繫一些。而生物想要學得好並且記憶深刻的話,那麼就經常的畫圖,畫課本的原圖並且進行標註。在你繪畫的過程中,一些生物器官的位置、形狀、特點等等各種各樣的東西就會牢牢的印在你的腦海裡。


好啦,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南呂十一


跟你一樣,我在上高一的時候,也是選的理科,因為老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惜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我唯有英語好,其他一塌糊塗啊。但是有優勢勝過一無是處啊,最不濟咱有有這個救命稻草,你說是吧。

況且,高一隻是起點,咱們起點低於別人,不代表咱們2年後不如別人,更不代表咱以後不如別人,所以你的逆襲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你需要針對自己的理科有一個全面和清晰的分析和認識,看看哪一門是稍微好那麼一點的,可以依託英語這棵大樹,把其他稍好一點的理科給帶起來,把英語學習的心得和方法給套用一下。

比如,像生物,可以多用一用思維導圖,畢竟相比於化學和物理,生物還稍微跟文科像一點,而且生物趣味性也稍微強一些,多背多記多梳理,沒事的時候,可以自己畫一畫思維導圖,把一些步驟和要領給捋順了,這樣也許會好些。

偏科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由此懷疑自己懷疑人生,所以不管別人怎麼說,哪怕現實是你到了高考依然偏科,那也沒什麼?前提是你盡力去彌補自己的短板。因為大學和社會又是新的起點,誰都有強弱,關鍵在於你得讓自己強者更強,弱者補強。所以,對於弱科,一門一門的補,先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興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覺得依靠自己的力量有點單薄,你可以報一下針對性的補習班,或者偷師成績好的同學,學習一下他們是怎麼在學習的,這樣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

加油吧,同學,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


EnglishDreamWorks


作為一名曾經理科不好但是後來提高短板,且英語給了我莫大幫助的留學生,分析一下你所提的問題。

理科生除了英語外其他理科科目不好,這是你面臨的現狀。然後兩個問題,一、是不是代表沒有發展機會,二、要怎麼提高理科成績?

一、代表你偏科,但不是沒有發展機會

現實是你害怕理科不好會影響你高考成績,然後不能上一個好的大學,由此引發你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擔心。能每門科目全面發展固然不錯,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用考試成績定義一個人。現在已經不是“一考定終身”的時代,傳統行業都在更新換代,新興行業迭出不窮,需要的不止是理科好的人。況且你的優點是英語好,深耕英語對你未來也是一個很大的助力。造成你現在擔心的很大原因是因為你現在年齡還小,很多恐懼是來自於無知。我無法通過這次就讓你經驗大增,只是你要知道以後的路還長,待發生的事還很多,不要自擾,專注於當下。

二、當然可以努力提高理科成績

你現在才高一,還有時間讓你去提高理科成績。這裡你可以參考我分享的數理化三科的學習經驗。

1. 數學

課前預習。不止是簡單用眼睛瀏覽一下課本,你先看目錄這部分講的是什麼內容,主要就是解釋數學中的定義。然後關於這個定義它旁邊會展示一個例題,你自己做一遍,不能提前看答案。如果做不出來,或者基本沒有思緒,那就進行下一步,課堂集中聽講。不是讓你用耳朵聽一下,是把你預習時的疑問帶上看老師的思路是怎麼樣的,老師基本會把例題在課堂上完整演示一遍。若有不懂一定要問老師,當然提問也是有技巧的以後再說。當然不要忘記複習鞏固。

2. 物理

課前預習。如前所說,要有痕跡的預習,找出文中重要的概念定義,特別是牛頓第二定律,做旁邊的例題。物理課堂一般都比較生動有趣,因為老師會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注意不要弄混了各種字母縮寫代表的意思,

v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最後你每次學完可以總結各種公式,比如如何求向心加速度、變力做功等。

3. 化學

也要在課前預習,提前看書上的實驗是什麼目的,實驗過程如何,結果又是怎麼樣。每個實驗最後都有一個化學公式,是每次考試的重點。另外,背出元素週期表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你現在偏科不代表你前途暗淡,要努力把其他科目提上來。作為曾經跟你有過類似經歷的過來人,我很期望看到你的變化。


留學黨的分享


自“3+1+2”改革後,新高一如何選擇科目成為了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首先我先給你點個贊,我很佩服選擇全理的。

眾所周知,文科好拿分但不容易拿滿分,理科要是不會一分拿不到,但是如果都會也很容易拿滿分。我猜,那些報全理的一定是有想法的孩子。接下來解決題主的問題:

1.找到原因。理科是你的弱項,那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是什麼我想你比任何人都清楚。可能導致偏科的有以下幾點原因:時間分配有問題;興趣不足導致不想去學習理科;想去學習但是處處碰壁,沒有信心導致放棄。

2.解決問題。一定要解決時間分配問題,據我所知英語是個神奇的科目,短時間內不會驟降或驟升,所以可以適當向理科傾斜,因為理科有些知識點也確實是需要大塊時間去啃的硬骨頭。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問題和信心的問題可以一同解決,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有些東西如果一開始學會了就越學越愛學,你想想你學英語是不是這個過程。如果你陷入“學習—學會了—做題—做對了—有信心了—碰到難題—堅信自己能夠搞出來—認真研究思考—真的做出來了”這個良性循環,還愁學不好理科嗎?還愁沒有興趣嗎?其實我覺得做學問沒有興趣不興趣的問題,因為高中學習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如果我們掌握瞭如何把痛苦變成快樂的方法那提高成績就輕而易舉了。

時間很充裕,足足夠你改變,祝你成功!💯💯💯💯💯💯💯💯💯💯💯


我賭你的筆芯沒有油


對於高考來說,理科綜合佔據300分,而對於大部分高中生來說,這300分是制勝的關鍵。因為理綜試卷的每道選擇題的分值都在4-6分,對於高考來說,一份落下千人,這幾分更是不可忽視的!

物理:

物理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礎。對於基本公式,規律,概念要特別重視,因為這些是你做題的工具,但是同學們要記住一句話:“死記知識永遠學不好物理”。最聰明的學生都會從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尋找錯誤的根源,並且能夠做到從一個錯題能複習一大片知識——這是一個學生學習物理是否開竅的最重要的標誌!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這樣下來,物理怎麼會沒有好成績呢?

化學:

最重要的就是總結!例如元素化學這一塊,雖然知識點多,但是每種物質常考的考點與題型也就那麼幾類。所以建議同學們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一是要對做過的題目有印象,二是要對自己錯誤的地方做好記錄。

其次要學會思考,舉個例子,如果你做了一道關於Al元素的圖像題但是做錯了,那麼首先要想錯誤原因究竟是計算問題、審題問題還是知識本身沒掌握好?只有思考才能真正理清問題所在處,然後再自己進行總結歸納。

如果是審題問題,是不是以後可以讀題時圈圈點點?如果是計算問題,是不是可以再細心一點?如果是知識點問題,有沒有必要在筆記本上記下來以後提醒自己?如果用以上的方法做題,才是把一道題目的價值發揮到了最大化,比盲目做10道題有用的多。

生物:

生物是一個偏文的學科,因此有些知識點一定要記紮實,“當背則背”,沒有商量的餘地。它不像數學、物理,掌握一個公式、定理,就能在做題是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生物往往會要求你一字不差的答出某概念,比如,問:能釋放抗體的細胞是什麼答案應為漿細胞(效應 B 細胞亦可),但不可以答“B 細胞”,又如,問:少量生長素可促進生長,過量生長素會抑制生長,這種現象說明應答生長素具有兩重性,答“雙重性”就一分也沒有。因為嚴密是生物科的特點,一個概念,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清北學霸分享圈


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一句話就叫做“選擇大於努力”,如果你選擇錯了,那麼不管你之後怎麼努力,你都沒有辦法成功。

每個人的大腦都有不同的特點,有藝術細胞的適合成為藝術生,有理科思維的適合去讀理科,純記憶類型的思維則適合去讀文科。

高一的時候就像一塊試驗田,哪些科目你能夠讀的好,哪些科目你讀起來費勁,在這個時候你的內心是能夠感覺到的。

在選課這件事情上你千萬不要隨大流,也不要聽別人說什麼樣的選課模式容易考大學。聽這些都是沒有用的。

如果你本身就是文科強,理科錄這個時候你硬著頭皮選全理,那麼你可能面臨著在高考的時候墊底的風險。

你要記住一點,現在的3+1+2的選科模式,自選科目實際上都是用的標準分,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賦分制。

在這種模式下,如果你選了自己不擅長的科目,並且在高考的過程中考到了平均分以下,那麼你的分數就會降低。低於平均分的同學分數會和高於平均分的同學拉開很多。

也許你的物理勉勉強強考60分,但是其他大多數人都是考80分以上,那麼根據賦分制,你的分數就有可能掉到40分。

所以建議你在選課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實力再進行一下調整。如果你擔心選擇全文科工作不好找,或者說可以選擇的專業範圍更小。那麼我推薦你按照歷史,政治,生物這個模式去選擇。

歷史是必選科目就不用說了,主要就靠背。政治這一科只要學校的實力不太差,加上你勤奮努力背拿高分是很容易的。生物這一科表面上是理科,但是實際上它是純文科,拿高分的秘訣就是把生物書上的每一句話分別背書,生物書本身就沒有多少頁比歷史地理的記憶量要小的多,但是隻要背好課本,能夠按照課本上的原話做題就容易拿高分。

按照這個選課模式,由於帶上了生物,生物是屬於理科,所以你將會有78%以上的專業可以報考,比起你選擇全文科,多28%的專業可以選。並且生物比地理要簡單的多,拿高分更容易。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需要的知識非常的豐富,難度也很大,可以考慮棄選。

或你在高一的時候選擇全理科,但是結果發現自己的理科科目都沒有辦法及格,那麼你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高一做不到及格,到了高二高三有可能你連三四十分都考不到。

這是由於高一階段考慮到初高中的銜接學習的內容還相對簡單一點,到了高二高三的時候難度突然間增加,就會出現兩極分化,擅長這種科目的同學分數會變得更高,但是不擅長這種科目的同學分數就會墊底。等到那個時候你再去改成文科你就損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除此以外,從你的數學分數上面也可以反映出你是否有那個潛力去學習物理化學。數學分數從根本上反映出來的是你的智商,智商高的人才會有比較複雜的邏輯思維能力。智商和記憶力往往是一個蹺蹺板。大多數的同學智商高的情況下記憶力會更差,但是記憶力好的情況下智商會更低。

智商和記憶力都很差的人,那麼基本上是上不了高中的。智商和記憶力都很好的人上的都是清華北大。這兩種人的學習模式對於我們都沒有參考價值。

絕大多數的人是中間層,也就是在智商和記憶力上面找平衡的那些人。如果你英語很好,但是數學很差,這個時候你要注意了,你很可能是屬於記憶力好的那種類型,那麼你死抓著理科不放可能會給你帶來不好的結果。

數學好還是不好,你高一能否拿到70%以上的分數為標準,能拿70%以上,那麼可以看作你的數學,還有發展的潛力,那麼選理科也同樣有可能可以達到70%以上的分數被你拿到的程度。

但是,如果你在高一的時候數學成績只能拿到70%以下,甚至不能及格的話,那麼建議你堅決要選文科,甚至連數學的讀書方法都要採用理科文讀的方法。

當然了,最終的選擇權在於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最瞭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希望這樣的分析能夠對你作出正確選擇,有幫助。


外語那點事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想考好的大學建議你改選文科。理科科目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是屬邏輯推理理解力較強的自然科學學科而文科科目政治,歷史,地理加上語文,英語都是需要記憶力較強的社會學科。為什麼要分文理科呢? 一是社會的需要,二是人的頭腦構造和思維習慣所形成的學習性適應的需要,有些人適合文科學習,但有人喜歡理科特徵的分析理解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人的左右腦發展的不平衡性而導致的結果,因此我們要避重就輕,投其所好,選自己所長更能成就自己的夢想。


lucky一star


實際上,每一個學科,

都不能說難度有多大。

只要肯學,一定能行的。

一定要給自己建立強大的信心,

不要怕它,要拿下它!

你才剛剛上高一,

一定要打好基礎。

如果你的基礎掌握得特別牢,

你以後會省很多的力氣。

既然選擇理科,

理科又是你的弱點,

那你一定要加倍努力。

題海戰術真的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積累經驗,很有意義

多做題,多練題。

一定要把你英語繼續提高,

爭取在英語穩步前行的狀態下,

努力的提高理科的成績。

英語是多年的基礎,打下的底子,

但是也不要輕易的懈怠。

理科的這些公式阿

還有解題方法,

一些固定的套路你要懂。

至於你高考結束以後,

還想發展英語的話,

在自己英語不錯的前提下,

可以選擇發展英語,

可以在英語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加油,相信自己,

相信你的理科一定可以得到提高的!


劇樂寶兒


既然理科是弱項,那你為什麼還要選擇全理?

一個人的成功可以說有兩個先訣條件,一是正確的選擇,二是不懈的努力。

像你這種情況,首先選擇就出現了錯誤,以後的努力需要加倍也不一定準有好的成績。

到了高中階段,理科不強,也不是說完全趕不上去,但是難度太大。

如果現在還有機會,儘可能地做一做調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