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爸姓“朱”,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成了笑柄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長給孩子提供的東西都是自己能力範圍內最好的,在取名字方面當然也不例外。

孩子的名字中一般都飽含了父母對他們美好的祝願和期許,而且為了彰顯孩子的個性成為人群中最特殊的那個人,家長們也是煞費苦心。

大家都知道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會對孩子日常的生活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也是慎之又慎。但是有一些比較“倒黴”的孩子,他們的名字在最初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又在生活中卻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

寶爸姓“朱”,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成了笑柄

朱先生有個兒子已經7歲了,正在上小學,一家人生活美滿其樂融融,但是有件事情一直讓朱先生很煩惱。

原來,朱先生30歲的時候才有了兒子,雖然稱不上“老來得子”,但是朱先生還是非常激動,下定決心要給孩子起一個特別好的名字。思來想去這位“朱”姓寶爸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

寶爸姓“朱”,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成了笑柄

朱先生查閱了很多字典、詞典之後,決定給孩子起名叫“佩琦”,他認為“佩”這個字非常好,顯得人身份尊貴,而且“佩”字用在名字裡還形容一個人有才華並且道德高尚,可以得到人的敬仰。而“琦”是美玉的意思,指人美好而不平凡

朱先生當時覺得這個名字真是太好了,簡直包含著自己對兒子美好的祝願,他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像美玉一樣溫潤有才華的翩翩君子,當初朱先生還在心中暗自得意。可是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卻成了笑柄。

寶爸姓“朱”,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成了笑柄

原來等兒子上了幼兒園之後,一部叫做《小豬佩奇》的動畫片受到了不少小朋友的喜愛,而朱先生兒子的名字恰巧又與這部動畫片的主人公名字讀音一樣,再加上孩子的姓氏又姓“朱”,所以孩子沒少被同學們開玩笑,有好幾次兒子都是哭著回家的。

等兒子上了小學之後這種情況就更多了,還有同學給兒子起一些不好聽的外號,雖然知道同學們都不是有意的,但是朱先生的兒子還是忍不住難過,並且好幾次想讓朱先生給自己改名字。

寶爸姓“朱”,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成了笑柄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家長在給孩子取名字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1. 避免使用生僻字

現如今重名的孩子不在少數,而每個家長在給孩子起名字時都想讓孩子名字獨特而又有意義,所以他們就會使用一些生僻字來給孩子取名字。

但是這樣其實會給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困難,不僅自己寫名字的時候比較繁瑣,甚至還會在需要出門乘坐公共交通的時候造成一定的麻煩,因為對於一些生僻字有些系統是很難識別的。

寶爸姓“朱”,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成了笑柄

2. 儘量少用多音字

有些家長在起名的時候會使用一些多音字,常見的比如“樂”、“載”、“朝”等等,這些名字會讓別人在讀的時候產生混亂不知道應該讀哪一個音,而老師也是同樣如此。當孩子上課的時候老師為了不產生尷尬,所以碰到多音字的名字往往會選擇跳過。

寶爸姓“朱”,給兒子取了個文藝名,一部動畫出現後孩子成了笑柄

3. 最好別產生諧音

有些名雖然單獨拎出來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放在一起往往就會出現一些不太好的諧音,比如“杜子騰”會諧音“肚子疼”、“關茵”會諧音“觀音”等等,這些名字往往會讓孩子被身邊的同學和朋友起外號,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