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摘要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扩散,逐渐引起了市场的恐慌,主要股市、商品均有大幅下跌,这给略有回暖的全球经济又披上了阴影。根据目前疫情的形势,各大机构也纷纷调低了全球经济增速。目前来看大部分机构认为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会成为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甚至更悲观的机构预判,全球大部分经济体将在本年度出现经济衰退。

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和钢材消费增长速度有较强的相关性,疫情会进一步恶化全球钢材消费。由此,我们预计2020年全球粗钢产量(消费)将会出现回落,在2019年增长1.3%的基础上,转为下降2%左右。

去年下半年,中国以外国家(以下均简称为“海外”)钢铁消费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下半年粗钢产销同比下降5%。如果没有疫情的发生,今年前两个月,我们看到欧洲、美国等主要经济的PMI领先指标,已经出现轻微回升,然而,随着疫情的大范围恶化,将中断海外的经济回升的步伐。

1月份全球各大经济体PMI数据来看,略有回暖;而2月份的全球主要经济体PMI开始表现分化,基本上与疫情的轻重呈现明显正相关。

分开来看,我们预计中国国内粗钢消费增速将进一步下滑,由去年的4.8%下降到零增长,或者轻微正增长。中国以外地区的2020年全年粗钢产销,将由2019年同比2.2%的降速,进一步恶化,出现4%左右的消费下降。

分阶段来看,上半年,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都将面临抗疫的巨大挑战,并且都不得不选择,以休克式疗法来应对高传播性的肺炎病毒。此种应对方法,必然造成消费和经济的短暂停滞,从而形成前后长达2个月的消费真空。如此,则上半年整体的钢材消费,必将大幅受整体经济停滞的拖累。

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下半年从中国,到海外,均将形成一波下游补库、消费重新回升的阶段,从而使得整体钢铁消费环比大幅回升,但同比预计难以拉出正增长。

本文,将重点关注目前全球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梳理其钢铁供需。疫情仍在肆虐,任何基于看到的现象所做的预判,都是短视的,后期仍需根据疫情的发展进行调整。

由排序来看,目前海外疫情较重的国家包括:意大利、伊朗、韩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


全球经济与钢铁消费

从历史数据来看,全球经济的增长状况和钢材消费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增速较高,经济比较活跃,钢材消费增速也会有比较高的水平,反之则会影响到钢材消费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关于对2020年的经济预判,目前来讲,是非常困难的,也是非常模糊的,原因就在于,对于疫情的发展,没办法做出准确的预判。在此,我们仅引用了OECD最新的三月报,对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预判。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基本上,OECD也沿用了疫情发展的严重程度,来修正每个经济体GDP增速,比如疫情发展较早的中国和日本,GDP增速已被大幅下修。而对于近期疫情发展较快的中东和欧洲地区,甚至都没来得及进行修正,因为疫情的发展速度,超乎所有机构的预判。

就在笔者撰写本文之时,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最新的经济预期:预计2020年欧盟GDP将萎缩1%左右,预计欧元区和欧盟今年经济将陷入衰退。

周五的摩根大通会议提示:一季度中国GDP下降4%,全年增速为5.2%,新兴市场增长的预测下调至3.7%,为今年以来第三次下调。

对经济来讲,最为恐怖的不在于发生的疫情,而在于未来的疫情发展没办法掌控。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及海外钢铁工业运行情况

2019年,在中国钢铁消费强劲带动下,全球钢铁消费取得了1.3%的增速,勉强维持了全球钢铁消费正增长。

2016-2019年,全球钢铁消费增速分别为:3.6%、4.8%、3.2%和1.3%。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受1月起始于中国的疫情的影响,2020年1月份,全球粗钢消费增速同比下降了5.1%,为2016年以来最大的月度下降,预计2月全球粗钢消费增速降超过15%的下降。

扣除中国,海外钢铁消费,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下滑走势。2016 -2019年海外粗钢消费年度增速分别为:-0.3%、0.9%、2.1%和-2.2%。

11月份单月,海外粗钢消费同比下降了7.8%,为2016年以来单月最大降幅。虽然12月份和1月份,海外钢铁消费已经有止跌迹象,但随着海外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可以预判,2月份之后,海外的钢铁消费,必将重新步入下滑的轨迹。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同样,受益于中国钢铁产销的强劲增长,2019年,全球生铁产量保持住了正增长。

2016-2019年,全球生铁产量增速分别为:3.8%、3.9%、3.1%和0.9%。

生铁产量的下端是对应钢材的产销,而上一端对应的是全球铁矿的消费。生铁产量也就代表着全球铁矿消费的走势。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扣除中国,海外生铁产量增速,自2017年以来,呈现出稳定下滑的走势。

2016-2019年,全球生铁产量增速分别为:-0.9%、4.4%、3.4%和-2.0%。2019年海外生铁产量增速可谓大幅下滑。这也充分解释了,为何在2019年连续出现了巴西溃坝和澳洲飓风两大供给事故,中国港口铁矿库存仍能在全年保持1.2亿吨以上的原因,海外消费下滑,有效的降低了全球的铁矿消费强度。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当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几个国家,粗钢和生铁产量情况。这些国家包括:意大利、伊朗、韩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九国(以下简称“疫情九国”)。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生铁产量(不含DRI),64%集中在中国。如果将生铁和DRI合并计算,则中国占到全球铁总产量的60%。

疫情九国的合计生铁产量,占到全球的15.6%。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疫情最重的十个国家,生铁产量占到了全球80%。目前的全球钢铁生产大国中,仅印度疫情较轻。

如果把欧洲算成一个整体,则整个欧洲生铁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9%。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生铁生产区。目前疫情正在欧洲大范围扩散,对全球生铁产量(铁矿消费)的影响,也必将跟随疫情的深入而扩大。

在这疫情严重的九大国家中,另外两大国家就是日韩,这两个国家的生铁产量占到了全球9.7%,虽然这两个国家疫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各类管控仍在持续。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我们看到,伊朗的生铁产量水平很低,其国内主要是DRI,也就是直接还原铁。作为全球第二大直接还原铁生产国(第一大为印度),伊朗的DRI产量占到了全球的30.8%。

如果将生铁和DRI合并计算,则伊朗的铁产量为3047万吨,占到了全球铁产量的2.2%,也可称为全球大型钢铁工业国。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从铁钢产量来看,中国是比较依赖矿石的国家,铁产量占到全球60%,钢产量仅为54%。

日韩基本平衡,铁和钢产量分别占全球的9.7%和9.3%。

欧洲电炉钢占比高于上述两个国家,铁和钢产量分别占全球的7.9%和10.6%。所以,从停产角度,将率先减产电炉钢,但如果疫情继续发展,汽车等制造业受到波及,则长流程钢厂也不得不做出停减产(长流程主要生产板材)。

美国为全球电炉钢占比最高的主要经济体,铁和钢产量分别占全球的1.8%和4.8%。由于充沛的废钢供应,在美国,通常长流程竞争力低于短流程,所以,一旦美国国内汽车等行业影响较大,则长流程也必将同比降低产量。

疫情九国的合计生铁产量,占到全球的15.6%。合计粗钢产量占到全球21%。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毫无疑问,中国是全球铁矿进口的霸主地位。中国铁矿进口量占到全球铁矿海运贸易量的75%左右。

扣除中国,疫情九国的合计铁矿进口量为2.8亿吨,几乎全部进口自澳洲和巴西,以及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

伊朗是疫情九国中,唯一的铁矿石出口国,伊朗铁矿几乎全部出口到中国,近两年,受美国贸易制裁的影响,伊朗铁矿出口量已大幅下降至1274万吨。

2019年下半年,由于海外国家的铁矿消费大幅下降,使得部分铁矿被分流到中国,根据华泰期货研究院的评估,大约有2050万吨的铁矿,由欧洲、日韩分流到中国。

2019年全年,上述疫情九国生铁产量合计下降563万吨,相当于减少900万吨铁矿消费,同比下降2.5%。

当前,疫情在上述九国,仍在发展阶段,2020年上述九国的钢铁消费,绝不容乐观。


疫情十国钢铁产量与增速一览

以下内容请快速浏览,无任何分析,主要是本次疫情较重的国家的钢铁产销量。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全球疫情核心区钢铁工业扫描与展望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市场操作建议,“莱月再生”对使用该内容取代客户自身决策与判断导致的后果不负有责任。本文来源于华泰期货研究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