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促销或成捡“漏”好时机

疫情席卷全国,各行各业都深受影响,直面疫情、正视困难、寻找对策、共克时坚!乐居特别策划——

【连线•疫情下的中国楼市】,调研疫情之下的楼市现状。


为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1月26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向会员单位并全行业发出倡议: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暂时停止售楼处销售活动,待疫情过后再行恢复。


1月27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正式发布通知,各开发商企业一律不得对外开放商品房售楼部(案场)。面对全民战“疫”,众多房企销售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下的楼市 | 降价促销或成捡“漏”好时机

疫情到底对楼市会产生哪些影响,2020年楼市走向如何?开发商应如何应对?买房捡漏时机是否到来?近日,乐居连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房地产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社教授。


▎供需改变 房地产市场迎来“雪上加霜”


疫情突如其来,多行业发展受到冲击,房地产行业也不例外。一方面,售楼部暂停开放,新房销售基本停摆,房地产行业遭受重创,老百姓买房的需求被按下了“暂停键”。另一方面,老百姓对失业、对降薪的担忧,使其对买房行为会产生犹豫。


刘社认为,当下供给和需求的改变会使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变淡,这对楼市无疑是雪上加霜。


开局不利,2020年的楼市走向如何?


在李晓峰看来,本次疫情对房地产最大的影响集中在短期,销售量、开工量、土地市场都被冰冻,人们的购房心理和预期也会受到影响,但不会改变市场长期逻辑,很多指标第二季度以后会逐渐修复。随着疫情的逐渐结束,受国家及地方政策刺激性温和反弹,但整体成交量会远逊于2019年。


▎加速洗牌 大房企迎来更好发展机会


复工复产在继续,疫情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仍在持续,全国多省市发布多项涉及房地产领域的政策,维持当地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意图明显。


2月21日,河南省住建厅、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的若干意见》,从复工复产、为企业减负、信贷支持、住房公积金服务、防疫支持、防范法律纠纷六方面出台了18条具体政策,以落实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


“暂停”的楼市,房地产企业面临不可承受之重。


在李晓峰看来,今后房地产的日子将会更苦,从业难度会更大,企业资金流会更加紧张,销售难度进一步提升,不排除有些企业在这次疫情中被加速淘汰,大企业迎来更好发展机会。同时,建议从业人员降低预期,坚定信心,守得云开见月明。


疫情笼罩下,开发商如何自救?


刘社给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第一,加强网上的宣传,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宣传企业品牌和产品。


第二,因城施策,开发商企业可以向政府提一些合情合理的建议。可借鉴安徽、江苏省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办法,呼吁政府给与一定的好政策,譬如降息、降首付,以及因不可抗逆的疫情引起的交房延迟给与一定的证明,免除一些经济责罚等减轻房产企业的巨大损失。


第三,在自身产品上多下功夫。疫情之下的宅家生活,是否“宅”得舒心成为人们对于好房子的全新判断标准,空间布局合理、采光性能好、兼顾工作学习的功能性空间需求更加强烈,同时,对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及业主活动空间更加看重。开发商应对住宅产品进行完善,使产品过硬,符合当下多方面的需求才是硬道理。


▎降价促销 或成捡“漏”好时机


经此一“疫”,是不是郑州市户口,是不是小区长久住户而不是租户,很多人深有感触,尤其是短期租房人群受到了一定刺激,对拥有自己的住房更加渴望。


回顾过去的一个月,恒大率先打出一系列的线上销售组合拳,全国多家房企跟进,一大波优惠浪潮来了。那么,当下是不是买房捡“漏”的好时机?


在李晓峰看来,捡漏也许有的,因为不少房地产企业回款压力大,现金流非常紧张,不排除为渡难关而降价促销,这可能就是“漏”了。


疫情告诉我们,能买房的时候别犹豫。“对于有一定经济储备,工作稳定的人来说,经济支付能力“够得着”,确实是一个捡漏的好时间窗口,但这个时间窗口随着疫情的明显转机,可能比较短暂。”刘社如是说。


战“疫”在继续,复工复产陆续展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在继续。疫情过后,买房“报复性消费”是否会到来,刘社认为,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郑州作为河南“硬核”城市,城市发展潜力毋庸置疑,等到疫情过去,市场会有一个复苏的过程。


以下是乐居财经与李晓峰、刘社的对话精选:


乐居财经:2020年开局不利,您认为今年的楼市会怎么样?


李晓峰:

受疫情影响,2020年楼市与去年相比会难上加难。第一季度几乎冰冻,第二季度看疫情情况,第三四季度可能会在国家及地方政策刺激性温和反弹,但总成交量逊于2019年基本上没有悬念。


国家一定会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实际上现在已经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好像都与房地产关系不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及“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仍然是主基调。


地方政府自主权不断增加,因城施策也许会有所变化,地方政府会适度放松调控,但力度不会太大,还要看国家的政策导向;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的“短命政策”说明在大的调控政策没有放松的前提下,地方政府的腾挪空间其实是很有限的。


刘社:疫情对全国的房地产市场都有重大影响,郑州也在所难免。它既影响供给,又影响需求。


从影响供给来说,房地产无法如期开工,售楼部暂停开放,房产交易受阻,老百姓买房的需求被按下了暂停键。


从影响需求来说,老百姓对失业、对企业工资水平调整的危机存在,对未来的家庭收入预期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对于买房会产生犹豫。


乐居财经:开发商有哪些应对策略可以考虑?


李晓峰:售楼部没有开放之前,可做一些线上工作,不过不要期望值太高,仅有蓄客作用,很难对销售有实质性影响;


刘社:开发商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考虑一些自救。


一个方面,加强网上的宣传,通过不同形式,宣传企业品牌和产品。但是,买房作为大宗消费,不同于其他商品消费,必须得有体验,必须得是当面沟通,售楼处暂无法开放,所以,暂时房产交易量不会有明显提升。


另一方面,因城施策,开发商可以向政府提一些合情合理的政策支持诉求。可借鉴安徽、江苏省一些房地产企业的办法,呼吁政府给与一定的好政策,譬如降息、降首付等,以及因不可抗逆的疫情引起的交房延迟给与一定的证明,免除一些经济责罚等减轻房产企业的巨大损失。


再者,人们对于好房子的需求和判断标准在疫情之后有了新的认知,对采光性能好、兼顾工作学习的功能性空间需求更加强烈,同时,对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及业主活动空间更加看重。开发商应对住宅产品进行完善,使产品过硬,符合当下多方面的需求才是硬道理。


但是,想借助疫情把以往所有的调控政策全盘否定,我认为是异想天开。但从长期来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转型期,常规的开发运营模式,就算没有这次疫情,它也已经走不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