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大象轉身”:到家服務“一小時達”何時夢圓?

“平時一塊多一斤的大白菜,都賣到了五六塊一斤。”武漢封城之初,生活物資成了市民“宅”家生活的大問題。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卻也給大型商超佈局到家服務提供了“練兵”的機會。

疫情期間,大型商超紛紛加入保障供應的大軍。它們一邊維持著“賣場”正常運轉,一邊走出“賣場”,由“坐賈”變成“行商”,在到家服務上做文章。作為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家樂福中國也在這種零售新形式上不斷探索。

家樂福中國CEO田睿近日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2月,家樂福商品在小店APP上架,並推出“家樂福1小時達”服務。“3•15”前夕,家樂福又升級了“福社圈”到家服務升級計劃,為51座城市35萬個社區提供多種服務時效的到家服務。

家樂福這頭賣場“大象”轉身到家服務的效果是明顯的。數據顯示,自春節起家樂福中國的到家業務訂單增長3.5倍。不過,有些問題也是需要思考的:門店訂單激增的情況下,如何調配人力資源?疫情期間獲得的新增用戶能否長期留存?

家乐福“大象转身”:到家服务“一小时达”何时梦圆?

蔬果銷量激增,到家業務訂單增長3.5倍

家樂福在1995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2019年6月,蘇寧開啟收購家樂福中國,三個月後,蘇寧易購副總裁田睿出任家樂福中國CEO。如今,家樂福在全國51個城市有209家門店,其中武漢有9家。

田睿告訴新京報記者,“相較往年,今年春節市民對菜、肉的採購量急劇增加。我們數據顯示,大白菜、白蘿蔔、西紅柿是老百姓菜籃子裡最普遍的商品。”

據介紹,自春節起,家樂福全國209家門店,緊急加購及時補貨,春節期間為市民累計提供蔬菜11000噸,豬肉1340噸,水果3800噸。同期,家樂福到家業務訂單量增長3.5倍,增量最大單品分別是沙糖橘增長675%,康師傅經典紅燒牛肉五連包增長878%,肋排包裝家庭裝1000g(排骨)增長1097%。

記者注意到,疫情期間北京地區的家樂福人流明顯少了,年輕人走進超市購物的情況增多。家樂福給出的數據顯示,北京地區單日供應峰值達到了200噸,最受顧客歡迎的商品有魚、菜、肉、蛋、一次性碟碗、手套、口罩、消毒殺菌類產品等,其中口罩、消毒液、方便麵等成為緊缺商品。

疫情影響之下,武漢商超營業時間調整為每日10時-17時。“我們10點開門後,顧客購買的產品以生鮮為主。我們根據這個特點,把有限的員工在高峰時間段集中到生鮮區,補貨、稱重、結賬,減少顧客等待排隊時間,降低聚集風險。”田睿介紹。

不少地方在疫情期間實行交通管制,影響了賣場進貨。不管是賣場銷售,還是到家業務,都要有貨才行。田睿說,一開始物流運輸方面確實有過一些不便,在與各地政府溝通後獲得了綠色通道放行,同時,還聯繫有運力的物流公司,在一些線路上共享,互幫互助。

“當時很多貨車不允許進入武漢,門店就租借車輛,去高速口自己接貨。目前,國家有關部門考慮到了消費流通的問題,我們申報後基本能保障各地的物資供應。”田睿說。

家乐福“大象转身”:到家服务“一小时达”何时梦圆?

疫情期間,家樂福超市產品促銷。

“一小時達”:家樂福的到家服務野心

疫情彷彿是生鮮電商再次崛起的溫室。疫情暴發後,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美團買菜、物美多點等平臺紛紛發力,爭搶用戶線上買菜這一塊大蛋糕。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即時配送服務成為生鮮電商與線下商超融合的一大方式。物美與“多點”平臺的案例,為業內玩家提供了一個可參考的商業模式。

田睿介紹,“在全國51個城市,‘家樂福1小時達’服務已上線蘇寧易購APP,加上此前已經合作的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家樂福門店生活圈3公里範圍內的消費者均可通過上述渠道,享受1小時極速到家的便捷O2O服務。”

“我們正在推進家樂福商品在小店APP上架的項目,家樂福周邊用戶可以在小店APP上看到對應入口。”田睿說,下單1小時達,一方面拓寬了家樂福商品的銷售渠道,一方面給小店APP帶來流量,也方便了周邊用戶。

此前,蘇寧曾表示,依託家樂福門店和城市核心商圈的佈局,家樂福中國渠道建設與深入社區市場的5000多家蘇寧小店,從業態完整性和供應鏈能力補齊等維度形成優勢互補。

對於家樂福的未來發展規劃,田睿介紹,“一方面,通過家樂福的快消品運營經驗以及供應鏈能力,與蘇寧全場景零售模式、物流配送網絡以及IT技術結合;另一方面,家樂福從場景會員融合、供應鏈融合以及打造一小時生活圈三個方面,與蘇寧易購APP、蘇寧廣場、蘇寧小店一起,讓消費者充分感受到全渠道全場景的購物體驗。”

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認為,宅經濟有大批年輕用戶,需要上門配送的服務,所以美團和餓了麼才崛起,疫情進一步激發了這個需求,及時配送行業會更快速地發展。

家乐福“大象转身”:到家服务“一小时达”何时梦圆?

家樂福上線蘇寧易購APP。

人員、下沉,到家服務還有哪些影響因素?

“疫情期間,武漢門店克服各種困難堅持營業,但由於交通、健康、家庭等因素,人員不足是客觀存在的難題。”田睿介紹,疫情來襲,不少行業都閉門休整,而商超卻需要大量人員,人員緊缺是全國門店的普遍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蘇寧集團內部啟動了“跨界共享員工”,調配其他產業體系上千名員工支援家樂福,重點支援各門店的“一小時達”到家業務的揀配工作。不僅如此,各地家樂福還向門店外租區的歇業人員以及全社會發出招募令。

95後張豔豔一年前成為蘇寧上海門店的一位銷售員。2月2日,她響應“跨界共享員工”計劃,加入了附近的家樂福門店。於是,她每天和店裡幾十名同事一起,負責家樂福到家業務中的備貨、揀配、打包環節,同時還承擔著揀配用戶的客服與售後工作。

“每天早上8點半之前就要到崗,下班時間是下午6點,但由於訂單量很大,很少能準時下班,一天要工作八九個小時。”張豔豔介紹,近期揀配的最大一單價值1000多元,包含了四五十種產品,每天的訂單揀配量要近千。

張豔豔認為,“現在的工作時長其實還可以,但是工作量非常大,以往一天運動量也就兩千多步,現在平均每天都要在一萬四五千步。”

丁道師介紹,原先家樂福中國處在連年虧損的狀態,被蘇寧收購之後,經過數字化的改造,門店融入到蘇寧零售體系,增加了流量與物流速度,提高了效率。

不過,丁道師認為,由於家樂福中國的門店只分布在一二線城市,所以它的到家服務在其他城市無法展開,後期想和幾個對手來抗衡,還需要下沉佈局。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編輯 趙澤 校對 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