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代人居住過的老宅


我六代人居住過的老宅


我六代人居住過的老宅


我六代人居住過的老宅


這座老宅是我爺爺的爺爺所建,至今約260年曆史,這三間破房,整整居住過我們家上下六代人。即:我的祖爺,太爺,爺爺,父親,我,我的一雙兒女也出生在這三間舊屋中。

我的祖先是在明代萬曆年間,因洛陽發大水,一路逃荒來到陽高縣南沙嶺村的。據老人們講述:我們張氏家族最早的祖墳在今村西南,塔兒平沙溝一帶,後因發洪水淹埋,再也找不到任何墳地痕跡了。

我們的家族包括今天的“丕字輩”。即(張丕仁一族)。

再能記起的就是:(秉字輩),兄弟二人,張秉存是我的先人,稱北巷張。

張秉智,就是現在的,“文字輩”張宏德的先人。

張秉存共兩個兒孑。長子張順是我的先人,次子張富是現在“宏字輩”張宏展的先人。

張順有四個兒孑,張有功,張有年,張有元,張有太。張有功是我的先人。

以下分,“仲字輩”,“義字輩”。中間還設置一個“單字輩”,故“順三輩”這座老宅就是,張有功的長子張彪,我的祖爺所建。全宅四面房屋齊全。正房為瓦房,東西還有兩跨耳房。可見我的先人曾經也是非常風光輝煌的。我太爺張仲文是長子,所以分了正房。其餘弟兄三人分別分了,東,西,南土房。老宅佔地面積足夠二畝。以後人口逐漸增加分別移到四周圍蓋出去了。

老宅只留下我們一家人了。直到1982年家庭聯產責任制後。生活富裕了。1990年我才從老宅關公北巷搬到了現在的新居福順裡四巷3號院。

老宅四周雜草叢生,房屋年久失修,破亂不堪。但兄弟們出息了,仍不願意拆掉或賣掉。每年的清明節和農曆七月上墳回來總還去老宅看一看生育他們的百年舊屋。老宅西南角有個碾坊,碾軲轆比一般人家的碾軲轆小十公分。所以推起來很省力。所以居鄰隔壁的前輩們都愛去老宅碾壓糕面,小米等食糧。碾房即有房頂,又有羅面用的碾炕。所以不管颳風下雨都能使用。

我兄妹六人只有我一人在村務農。其它五人均在外地工作。每當上墳季節,兄弟幾個總是擠出時間也要回老宅看看生育他們的破屋。室內仰塵己掉了一半,牆上油圍畫的八仙過海圖也看不清楚了。只有畫匠寫的迷語還看的很清楚。

打四字:

三人同日去觀花,

百友原來是一家。

禾火二仙對面坐,

夕陽橋下一雙瓜。

人性所在,眾望所歸。

這可能就是人與其它動物不同的地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