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前一段兒網上銀行賣的,智能存款現在都買不到了?

理財迦


智能存款利息比餘額寶、小金庫等貨幣基金優勢太明顯了,50萬以內又能保證本息安全,還可以提前支取,這麼多優點,決定資金大挪窩,可錢都準備好了,怎麼哪哪都售罄了呀!

為什麼貨幣基金的量可以那麼多呢?可以盡情買呀!

智能存款是民營銀行做的創新型存款產品,銀行吸收過來的存款只有通過放貸出去才能賺取中間差價,本來民營銀行開發優質貸款用戶能力就比較弱,再加上貸款利率要比大行稍微高一點,所以貸款端資金需求量有限,不可能無止境的保證以相同利率吸收存款,所以智能存款從推出到目前,也有過幾次降息。

貨幣基金就不一樣了,貨幣基金收益率是隨時可以變的,募集來的錢大都投向政府債券、國債、存款、同業存單等,這些地方用錢多,就算沒投出去,放在活期也行,無非是降低收益率,所以我們會發現99%的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都會低於銀行長期大額存單利率。

民營銀行給的智能存款利率正是長期大額存單利率,所以限量是必定的,跟當年的餘額寶同是爆款,不同的是命,同款不同命嘛,想買趁早嘍!


財來不會晚


為什麼我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熱銷的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現在忽然買不到了?

很多朋友已經發現,之前民營銀行紅紅火火的高息存款產品,利率都下調了,而且下調幅度很大。另外還有一些熱銷的智能存款已經被停售了。

一、很多人都很疑惑,這些智能存款發生了什麼,怎麼一下就忽然不見了?

主要基於兩方面的原因:

  1. 一是由於銀行自身的原因。眾所周知,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有著非常高的收益,其利率水平比其他銀行同檔定期存款高百分之40左右,非常具有誘惑力。同樣是銀行存款,為什麼民營銀行利率就這麼高呢?這主要是由於民營銀行自身的經營戰略決定的,但這種高息存款肯定是不會長久的,回落到正常水平是必然的。
  2. 二是監管方面的原因。民營銀行的這種智能存款,在吸引了大眾目光的同時,也吸引了監管方面的注意,監管方面一直在持續關注。由於民營銀行的特殊性,在早期,監管方面並沒有明令禁止這種產品的發售。但隨著這種產品的給廣為人知,監管方面也意識到,該是出手的時候了,於是民營銀行這種產品就涼涼了。

二、監管方面為什麼要出手整治?

前段時間,有這樣一個報道:

前幾天,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委員會在一次會議上,提出了目前民營銀行智能存款產品存在的一些問題,倡議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暫停新增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的餘額和新增客戶。

這個意思已經很明確了,民營銀行的這種智能存款已經引發了相關方面的擔憂,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規範。

民營銀行這種智能存款高利率的背後邏輯是什麼呢?

我們每購買一筆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都會對應一筆5年期的銀行定期存款。

如果我們要提前支取,銀行就會按照我們提前支取時的靠檔利率,把這筆存款轉讓給第三方金融機構,從而保證客戶獲得較高的存款利率。

就算普通人,也能看出這個邏輯背後存在著重大風險隱患。這種隱患就是流動性風險。

當客戶提前支取金額足夠大的時候,而第三方承接的資金跟不上的時候,就會出現擠兌風波。這當然是監管方面不願意看到的。

同時,民營銀行的這種高息存款目前還並沒有形成規模效應,但隨著時間的增長,當這種高息存款逐漸得到大多數儲戶的認可之後,資金就會從傳統銀行流動到民營銀行的高息存款。而這些傳統的銀行為了留住客戶,勢必被迫提高存款利率,從而引發不當競爭。

負債端利率的提高,必然導致資產端貸款利率的上升,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也會提高。這顯然和監管上的目標是背道而馳的。

三、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利率為什麼這麼高呢?

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利率確實高。5年定期存款利率基本都在5.5%以上,有的甚至一度高達6.02%。幾乎是國有銀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的兩倍。

也許很多人會說,民營銀行這麼做,要麼是瘋子,要麼是傻子,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民營銀行之所以推出這些高息智能存款產品,實屬無奈之舉。

民營銀行是金融創新的產物,成立的時間並不長,從第一家成立到現在也就不到5年時間,當它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剛一睜眼的時候,金融市場的業務格局早已形成,相關業務已是一片紅海。

處於天然弱勢的民營銀行,如何才能突出重圍,後發先至呢?其實他們也沒有多餘的選擇,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付出更加高昂的融資成本,才可能贏得客戶的關注。

民營銀行是互聯網銀行,沒有線下網點,無法和網點遍佈各個角落的傳統銀行相比,獲客渠道非常狹窄。加上人們對民營銀行的不信任,根本沒有人理睬這些民營銀行。

在這種情況之下,民營銀行要想提升獲客能力和渠道,只有提供相對高的存款利率。

其實不用監管方面出手,民營銀行這種高息攬儲的做法本身也不會持續。

當它們實現了既定的經營策略,達到營銷目的之後,利率自然會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四、總結

當我們明白了民營銀行這種智能存款的背後邏輯之後,對於他們的這種智能存款產品的下架也就不足為奇了。

民營銀行作為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產物,在發展初期,由於在經營管理水平、人員儲備、組織架構、業務拓展等方面都不是很成熟,必然會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

但它們對於金融多元化發展又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民營銀行也會發展的越來越成熟,推出更多適合我們的產品。讓我們期待那一天。


南公子


民營銀行推出智能存款,是一個噓頭而已。營銷模式的一種。每天都是限量發售。比如富民銀行的富民寶,隨存隨取利息高達4.1%。這種利息可以說優勢很大,多少都不夠賣。


其實民營銀行推出智能存款是一種市場競爭中的創新。由於民營銀行大部分都是沒有物理網點,運營成本相對傳統銀行有許多。
實體網點來說低很多,都是通過百度金融、京東金融等平臺銷售。所以利息給出那麼高,是可以理解的。

想要購買,每天必須早點上這些平臺去搶購,畢竟門檻也低,50元起步,優勢很大。


雪之道理財


2018年年中開始,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和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非常火爆。

智能存款以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為代表,存滿一個月利率就能達到4%,存滿一年利率是4.5%。

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更火,有10家左右民營銀行都推出了這類產品。活期利率高達4%以上,富民寶剛推出來的時候,利率甚至高達4.7%。

之所以活期利率還能這麼高,民營銀行的解釋是,底層資產是3年期或5年期定期存款,儲戶提前支取,相當於把存款收益權轉讓給第三方機構。所以產品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

加入的民營銀行越來越多,投資者的熱情也越來越高。

不過實際上第三方機構就是個幌子,民營銀行實際上就是在高息攬儲。

後來央行認為這個產品流動性風險很大,萬一儲戶集中擠兌,對銀行系統會造成不利影響。於是就私下約談了。

結果就是,你賣可以,畢竟民營銀行拉存款太難了,但是要限價限額,也就是利率不能太高,規模擴張也不能太快。

隨即,個別銀行的智能存款和現金管理類產品下架,目前大部分仍在售賣,但經常處於售罄狀態。

以下是目前還在售的民營銀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

紅色部分產品不容易買到,另外,表中產品利率有可能會繼續下降。

這類產品還是可以買的,畢竟央行沒有叫停,我自己目前也在買,建議大家儘量上午9點左右買,更容易買到。


小斯筆記


智能存款不是買不到,而是民營銀行智能存款比之以前少了。

為什麼?

第一:資管新規要求,銀行理財型和類理財產品淨值化。而智能存款實質上屬於類存款型的理財產品,按照央行的要求這些要逐漸轉換,下架,故而減少。

第二:智能存款是和一定收益權掛鉤的存款產品,屬於銀行的非標,在儲戶提前支取時,銀行是將收益權轉讓給了第三方機構,如果幾百萬,幾千萬第三方機構能吐下、消化,但是數量大了,會出現兌付危機。

第三:智能存款是民營銀行成立之初為了攬儲而創新的產品,隨著接受度越來越高,流動性較為寬鬆的大環境下,銀行不可能還要付出那麼高的成本攬儲,換言之,可以將智能存款理解成民營銀行階段性的促銷。

第四:央行費勁心思降低整個社會資金成本,而民營銀行如果維持高利率攬儲,勢必引起國有大行跟隨,會間接抬高資金成本,與監管基調不一致,也不利於整個經濟的發展。


實際上,各大民營銀行智能存款還在,支付寶和京東金融上面還是比較多,不過收益略有下降,像全新5.8%或5.6%之類的現在基本上絕跡了。

如所示,目前還有十幾家銀行有類似產品,可供參考。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之所以出現您說的這種現象,那是因為根據監管部門新規,要求銀行暫停新增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產品餘額和新增客戶。而其中民營銀行發行的智能存款首當其衝,其次還有包括大額存單產品在內的定期存款產品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據瞭解,目前國內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的APP上已經確實難覓(部分產品直接下架)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至於您提及的互聯網金融平臺上(比如說京東金融等)銷售的以民營銀行為主的發行的智能存款產品,目前基本都是進行了調整,比如說從調整定價開始,再也沒有過去那樣動不動給出5%以上的利率,有些直接改為按週期計息方式的存款產品。

我們簡單說一下什麼是“靠檔計息產品”?所謂的靠檔計息存款產品,就是提前贖回該產品時,具體收益會根據存款時間分段計算利息。且此類智能存款產品都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同時它的流動性風險要小於理財產品,因此或多或少是影響到了市場。

特別要強調的是,智能存款產品的主要優勢就在於改變了過去傳統定期存款產品的流動性低的特點,因為可以提前支取靠檔計息。

總之,對於中小型銀行來說,一直以來的存款產品定價過高,也會給自身的經營造成一定的壓力,另外高成本負債端資產,不利於監管要求的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因此現在在中小銀行主動降低負債成本的同時,監管隨之出臺各種政策措施進一步幫助其降低負債端成本。根據監管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暫停靠檔計息產品的增量發行。


東震木


蔣老師觀點:受到銀監局的管控,很多銀行的智能存款業務都關閉了,還有部分銀行大幅降低智能存款利率,限額髮售,並不是買不到了。我們可以從智能存款出現的原因、優缺點,以及智能存款的發展趨勢來分析一下銀監局為什麼要打壓高利率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為什麼出現

智能存款作為一種創新型存款,絕大多數智能存款都是民營銀行推出的業務,而國內的大型銀行卻沒有推出類似業務,這是為什麼呢?

01首先得知道銀行是如何賺錢的

大家都知道銀行很賺錢,但是銀行是怎麼賺錢的?其實銀行賺錢渠道主要有幾點,一個是存貸利息差、一個是中間業務、最後一個就是投資了。這三個渠道也非常好理解,存款利息差簡單來說就是低買高賣,中間業務就是手續費,投資就是做生意。

02銀行賺錢的前提

那麼很容易就能發現所有的賺錢渠道都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要有足夠的資金,只有更多的資金才能獲取更多的利息差,才能有更多的業務往來,才能參與更大的投資,才能賺取更多的錢,所以想要賺更多的錢,就得有更多的人來存錢。

03如何吸引更多的存款

從早些年的大額存單,到如今的智能存款,都是銀行為了吸儲所推出的理財方式,人們把錢存銀行不就是想獲得利息嘛,那銀行多給點利息就好了嘛,所以說哪家銀行的存款利率高,哪家銀行就能吸引更多的存款。

04為什麼是民營銀行優先推出

簡單來說就是民營銀行沒錢,因為各民營銀行和那些大型銀行比起來,知名度遠遠不夠,銀行網點也遠遠不夠,對應的客戶也就少了,錢也就少了。為了吸引更多的客戶和存款,所以各大民營銀行紛紛提高存款利率,推出各類理財產品,智能存款也就孕育而生了。

智能存款有哪些優缺點

作為一個創新型存款方式,智能存款的優勢確實十分明顯,畢竟智能存款就是為了吸引大家進行存款的。蔣老師找到了前海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的計息規則,存款期限在1個月內利率為2.8%,1個月到3個月之間利率4%,3個月到6個月之間利率4.3%,6個月到1年之間利率為4.4%,1年之後都是4.5%。我們開看看它有哪些優缺點呢?

01短期利率極高

這款智能存款不滿1個月利率為2.8%,也就是說最低利率就能達到2.8%,相比於活期存款利率0.3%,利率高出了9倍不止;如果按照1個月期限存款,智能存款的利率更高了13倍還多;對比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1.35%,智能存款的利率還是高出了3倍多;對比6個月和1年的定期存款利率,這款智能存款的利率也分別高出了2.93倍和2.5倍。從這些數據對比很容易就能看出,智能存款的短期利率極高。

02存款門檻低

智能存款的門檻都是比較低的,就拿前海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來說,起存金額為50元。目前各大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利率也都還不錯,目前有部分3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能夠達到4%,但是大額存單一般都要求起存資金不得低於20萬。對比與20萬的,50元的起存金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03計息方式靈活

加入你在某個銀行存了5萬,存款期限是3年,年利率是2.75%,1年後因為資金緊張,急需錢用,於是你選擇將存在銀行的5萬塊提前支取出來。因為你存款期限沒有滿3年,所以你不能按照3年的定期利率計算利息,而因為提前支取,銀行僅能按活期存款利率計息,也就是說,你的利息只有150元。

而如果是5萬元存的是上文說到的智能存款,那麼在1年之後你去取款,也能拿到4.5%的利率,也就是2250元,足足是150元的15倍。


04結息方式多選

相比於銀行的到期還本結息,智能存款可以選擇按月、按季結息,到期還本。也就是說如果你的5萬塊錢存在銀行定期1年,你必須要一年之後才能把利息和本金完整的取出來。而智能存款可以按月、按季結息,也就是說你可以每個月都去提取利息,這也是智能存款的一大優勢所在。

05只有線上途徑

智能存款的一個劣勢就是隻有線上存款,由於智能存款多是民營銀行推出,而這些民營銀行的線下營業點非常少,很多銀行想要吸引用戶存款必須藉助其他大型理財APP,用戶想要進行存款需要一系列的線上手續,很多不太瞭解這些理財軟件的人根本無從下手,就算想買也不太敢買。

智能存款的發展趨勢是怎麼樣的

從2018年8月微眾銀行推出出智能存款,就憑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青睞,全國有近10餘家民營銀行推出智能存款,這類創新型存款可以說是顛覆了傳統銀行的存款方式,既保證了活期存款的資金靈活性,又保證了定期存款的利率。

也正是因為這些智能存款的利率極高,擴張速度極快,如果遇到集中兌付,資產規模小的銀行根本就無法承受,最終將會對金融行業穩定性造成衝擊。央行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得不約談各大銀行,所以很多銀行相繼關閉了此類智能存款業務。

18年12月,微眾銀行給用戶推出了一條短信:“智能存款+”限時開放,2018年12月20日之後將無法買入,已存資金的利率和支取不會受到影響。代表著微眾銀行此類智能存款業務暫停。

但是有一點值得說到的是,央行並沒有說智能存款違規,也沒有明確的叫停,部分銀行仍有智能存款業務,只是相對於之前的利率降低了很多,同時也進行了限量發售。這意味著智能存款只是進入了調整期,調整了利率,進行了限額。

目前吉林億聯銀行推出的億聯智存五年期存款,存款期限在1天至1個月的利率為0.455%,1個月至1年的最高利率為1.77%,1至2年的最高利率為1.99%,2至3年的最高利率為2.84%,3年整的最高利率3.77%,3至4年的最高利率為5.55%,4至5年的最高利率為5.69%。相比於之前的微眾銀行短期利率降了太多,而長期利率還是高了不少。


由此可見,智能存款這次調整將會降低短期存款利率,增加長期存款利率,從而減低金融行業風險。

綜上所述:不是智能存款買不到了,而是智能存款因為利率過高,擴張速度過快從而受到了管控,目前還是有部分銀行存在智能存款業務,但是因為利率大幅下調,就和一般的存款方式沒什麼太大差別了。


蔣昊說經濟


11月底央行對發行智能存款的民營銀行做了窗口指導,要求此類產品注意流動性風險,控制規模。白話的意思就是“不準再繼續擴大這類產品的儲蓄規模了”,這是這類產品要麼直接停售,要麼限售導致很多人搶不到的背景原因。

至於央行為什麼要限制,從央行的角度大致有兩個可能的原因:

1. 此類產品突破了銀行業協會協商的存款利率約定,有高息攬儲嫌疑,這會對其他傳統銀行造成不利競爭衝擊。在央行的眼裡,如果因為存款利率上行,造成了貸款利率跟著上行,就會加大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上升,不利於經濟發展。

2. 原來銀行定期存款如果要提前支取,是按活期利率算的,也就是給提前支取設定了的一定門檻,有利於保護銀行大量資金提取的流動性管理風險。而智能存款可提前支取且利率基本不變,提前支取的門檻沒了,確實會對銀行造成一定的流動性風險衝擊。

綜合來說,央行給智能存款劃了一道規模紅線,不會立刻消失,但要買就沒那麼隨心了。所以簡單來說,現階段搶到就是賺到,要珍惜。


金融街知事


並不是現在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智能存款比較少,而是對於我們普通投資者而言能夠在第三方金融交易平臺上,見到的智能存款項目比較少了。但是在當前民營銀行的線上業務中,智能存款,依舊是主流的業務之一。

相信大家之前對於支付寶中的廊坊銀行以及某某銀行提供的理財利率比較熟悉,年化率基本上都穩定在4.1%以上。但是在近期在打開支付寶相對應的理財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民營銀行業務對接已經失效了。



這種情況還包括在當前的京東金融以及微信支付裡邊的相關理財欄目裡,作為這些平臺而言提供一些優質的第三方理財項目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收益率相對於銀行理財而言有一定的優勢,這樣會排擠其他的普通銀行理財。


所以現在如果想要購買民營銀行推出的智能存款業務是可以到各大銀行官網上去諮詢的,下載相對應的APP即可。


晴天財經閣


民營銀行經過這次疫情,尤可能倒閉不少,不好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