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戶年盈利六千萬的祕密是什麼?

投資客7天虧損14萬

今年40多歲的江蘇淮安女子鄒萍,每天除了正常上班外,還有一個愛好就是炒股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2014年年底的一天,鄒萍接到一個外地陌生電話,說有一個非常好的股票交流QQ群,裡面既有炒股的朋友,又有專業的分析師,每天幫助大家分析股情,保證穩賺不賠,並極力推薦她加入群聊,和大家一起交流炒股經驗,共同發財。因為炒股多年,鄒萍自己加了不少QQ群,聽對方這樣說,便按照對方提供的QQ號,加入了一個叫“股票投資分析交流群”的QQ群。

出於謹慎,進群后,鄒萍每天只是默默觀看群聊內容,不輕易發言。而群主每天在群裡發送他投資做白銀賺錢的情況,聲稱自己在一個非常專業的平臺上炒白銀,每天可以賺到本錢的30%至70%的利潤,並實時將國際白銀走勢K線圖放在群裡,告訴大家賺錢是如何容易。

因為炒股多年,鄒萍對炒白銀並不陌生,為了證實群主話的真偽,鄒萍特意查閱了每天的國際白銀走勢K線圖,發現與群主展示的完全吻合。鄒萍由此判斷,群主炒白銀賺錢應該是真的。於是,她漸漸動了心。

2015年3月4日晚上,鄒萍向群主諮詢怎樣做炒白銀投資,群主告訴鄒萍,他是在“河南亨通公司”的平臺裡進行炒白銀投資。這個公司有專業的分析師,按照他們的指令操作,肯定穩賺不賠。鄒萍立即上網查詢“亨通公司”的信息,很快查到了該公司的工商營業執照,註冊資金達8000萬元。至此,鄒萍完全相信了群主的話,便要求加入這個平臺。

隨後,鄒萍在群主指導下,安裝了亨通公司炒白銀操作系統。群主告訴鄒萍,為了確保她賺到錢,已經把她推薦給專門為VIP客戶服務的陳老師,隨後發來一個QQ號,於是,鄒萍加了陳老師的QQ。陳老師告訴鄒萍,自己專門負責VIP客戶,要想賺錢,必須嚴格按照自己的指令操作。

2015年3月12日上午,鄒萍決定正式在該平臺上投資炒白銀。於是,陳老師發給鄒萍一個平臺操作協議書,讓鄒萍打印出來後仔細閱讀並簽字,然後拍成照片發給對方,這更讓鄒萍堅信這是個正規的平臺,便一切照辦。很快,陳老師幫鄒萍在亨通公司的交易平臺上申請了一個ID,並將鄒萍的銀行賬號與這個ID進行了捆綁。

一切就緒後,鄒萍一次性打了18.88萬元到自己在亨通公司平臺上開設的賬戶。隨後兩天,鄒萍按照陳老師的指令進行炒白銀操作,很快便賺了三四萬元,讓鄒萍喜出望外。

但是,隨後的幾天,鄒萍按照陳老師的指令操作,每次都是虧損。3月21日,鄒萍進入自己的賬戶查看,嚇了一大跳,自己一週前打入的18.88萬元,當時僅剩4萬餘元!鄒萍感覺不對勁,立即不顧陳老師的勸說,直接將剩餘的4萬餘元全部取出。

接下來幾天,鄒萍連續和陳老師及亨通公司聯繫,對方一直說會給鄒萍一個說法,但一直沒有進展。幾天後,鄒萍發現之前所有的電話都打不通,自己的QQ也被陳老師拉黑。至此,鄒萍意識到被騙,立即前往公安機關報警。

接到報警後,警方很快鎖定和鄒萍聯繫的“陳老師”位於深圳,面對警方的訊問,“陳老師”交代,自己只是一個名叫“福邦公司”的員工,他平時是在公司主管的指導下工作,專門負責以高額回報引導客戶到亨通公司的平臺上進行交易,其他一概不知。

根據“陳老師”提供的信息,警方對“福邦公司”進行調查,發現該公司登記註冊地點位於河南鄭州,是專門負責推廣交易平臺的中介公司。警方隨即前往鄭州,對“福邦公司”展開調查,發現該公司實際經營人為王隆、趙康等人,而該公司的主要業務就是通過網絡招募的方式,吸引投資人到“亨通公司”和“昌盛公司”的網絡交易平臺,進行所謂的炒白銀等貴金屬交易。而報案人鄒萍所投資虧損的平臺,正是二者之一的亨通公司。

於是,警方對亨通公司和昌盛公司展開調查,發現其經營者都是王隆和劉雷。警方由此判斷,王隆、劉雷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此時,王隆、劉雷已不知去向。隨後,警方對王隆、劉雷等人進行網上通緝。2015年10月,王隆投案自首,趙康等其他涉案人員也陸續向警方投案,不久劉雷被警方抓獲歸案。至此,一個虛假網絡交易平臺浮出水面。

非法成立大宗商品交易公司

今年20多歲的河南籍男子王隆,大學畢業後,曾先後在多家投資諮詢公司打工,主要業務是幫銀行打電話、找客戶、拉業務。由於工作認真,頭腦靈活,業績一直非常好。2011年年底,王隆自己註冊成立了一家投資管理公司,主要業務依然是給多家銀行和貴金屬交易所拉客戶,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2年,王隆和朋友趙康在鄭州新成立了興隆諮詢管理有限公司,繼續為多家交易所拉客戶賺取手續費提成。

2013年8月,王隆被鄭州一家大宗商品交易公司聘為總經理,並認識了公司職工劉雷。工作期間王隆發現,這家公司在沒有政府批文的情況下非法從事貴金屬網絡期貨交易,賺錢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一天晚上,王隆酒後與劉雷聊天,提出自己也想開一家類似的公司,得到了劉雷的支持。

2014年4月,王隆辭去原公司總經理職務,與劉雷成立了“昌盛公司”,並商定了公司利潤分配辦法及具體事務分工。公司成立後,王隆立即與深圳一家軟件公司聯繫,搭建了昌盛公司商品訂貨、回購系統網絡交易平臺。隨後,王隆又與上海一家第三方支付平臺公司聯繫,將昌盛公司與該公司成功掛靠對接,建立了供投資人進行資金流轉操作的平臺(該平臺與銀行卡捆綁,銀行卡持有人可以通過該平臺,將卡里資金自由轉入或提出)。與此同時,劉雷也在鄭州市區租下一棟商住兩用房作為公司辦公地點。

一切準備就緒後,昌盛公司正式開始運轉。王隆安排自己之前與趙康成立的興隆公司,為昌盛公司招募投資人。因為王隆經營諮詢公司多年,深知尋找投資人的套路,因此很快就有不少投資人來到昌盛公司的網絡交易平臺開始投資。具體投資方式是:投資人先在昌盛公司提供的合同文本上簽字,然後將合同和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拍張傳給代理商,代理商將這些資料傳給昌盛公司交易平臺的客服,由客服在交易平臺上為投資人開通打款賬戶,然後投資人將自己銀行卡中的資金打入賬戶內(即昌盛公司的資金池),至此,投資人完成了在昌盛交易平臺進行投資的一切手續。

然後,投資人對照網絡交易平臺上顯示的國際貴金屬交易走勢K線圖(該圖是真實的,由軟件公司對接到昌盛公司交易平臺上),在公司提供的“分析師”的指導下,進行買進、賣出操作。如果投資人賣出時的價格高於購買時的價格,那麼就賺錢,反之則虧損。

一年賺取六千萬的秘密

那麼,一切看似正規的投資程序,貓兒膩在哪裡?作為公司負責人的王隆、劉雷以及公司員工、下游代理商等,那麼多人的收入從何而來呢?

按照國家規定,從事貴金屬網絡期貨交易,需由國家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批准、省級以上政府同意,交易平臺要真正與國際行情接軌,並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監管。而昌盛公司沒有經過主管部門審批,因此,投資人到這個公司的平臺操作,平臺根本無法執行投資人買進、賣出的指令,他們的實際操作模式其實是和客戶“對賭”:如果投資人根據對國際貴金屬交易走勢K線圖的分析判斷,低點買進高點賣出賺了錢,王隆等人就會用資金池中的錢進行賠償。反之,如果客戶操作與K線圖相反,就會虧損,而虧損的錢就會從投資人的賬戶內划進昌盛公司的資金池內,成為王隆等人隨時可以支取的利潤。

此外,為了穩賺不賠,王隆等人對一些代理商進行培訓,讓他們冒充專業分析師,這些所謂分析師會故意“指導”投資人進行逆市操作,以達到確保投資人“虧損”的目的。此外,他們還精心設計了一個投資人不易發現的賺錢方式:他們設置的交易規則規定,投資人操作的投資資金每筆標準為4000元,不管是賺是虧,投資人每進行一筆操作,平臺都會自動從投資人賬戶內劃出900元作為“手續費”進入資金池。這樣,投資人操作次數越多,昌盛公司賺取的手續費就越多。長期下去,即使投資人偶爾能從買賣操作中賺到錢,都無法衝抵高昂的手續費,最終只能都是虧損。

按照上述操作方法,昌盛公司很快就賺了大把的錢。為了加快賺錢速度,王隆和劉雷不久又成立了“亨通公司”,並將該公司交易平臺與昌盛公司交易平臺鏈接對通。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人,王隆又先後成立了前文提到的“福邦公司”等多家公司,讓他們全力為“亨通公司”和“昌盛公司”交易平臺做推廣宣傳。

2015年4月9日,王隆原來任總經理的那家公司因涉嫌非法經營罪被公安機關查獲,同時,眾多投資人因為鉅額虧損,也紛紛找亨通公司及昌盛公司討要說法。這一切讓王隆感覺不妙,為了儘快脫身,他於當年4月中旬關閉了兩個公司的交易平臺,公司的業務員、分析師等人全部失蹤,指導投資人操作的QQ都被拉黑,試圖躲避警方追查。但最終淮安警方通過順藤摸瓜的方式,揭開了這兩個公司的黑幕。

據警方統計,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間,分佈全國各地的投資人共向昌盛公司和亨通公司共通的資金池內,打入投資金合計高達約9.2億元。而王隆和劉雷從資金池中提取到自己個人賬戶內的“利潤”分別約3000萬元和2000萬元,下游諮詢公司員工獲得“提成”收入1000餘萬元。

案發後,王隆、趙康等人退出全部贓款,劉雷退出部分贓款。法院經審理認為,王隆、劉雷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期貨業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特別嚴重,趙康等人為王隆、劉雷非法經營犯罪提供幫助或者參與管理經營,其行為均構成非法經營罪。在非法經營犯罪中,王隆、劉雷均系主犯,趙康等人系從犯。據此,2018年1月22日,淮安區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王隆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千八百萬元;以非法經營罪判處劉雷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千四百萬元;其餘人員均受到刑期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罰金的處罰。

(文中人物與公司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