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炒房客大都不願炒商鋪?

ft2883407


買商鋪的人一般都是自營和投資

二次買賣稅費高,根本就沒有炒的機會

其實所謂房價就是在大多數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被人為炒高了。空置率高的原因更多的是人們的害怕和投資渠道缺乏,物價上漲,存錢貶值。

炒房客買了房子本來就是為了賣的,稅率過高的門面房根本就沒有二次買賣的大利潤。其實控制房價不一定是限價限售,只要加大二次買賣稅率三次買賣稅率就行。沒有利潤自然沒人去炒了。


小歪182055320


我認為商鋪是目前危險的資產,如果投資能不碰就不要碰了,聰明的炒房客自然也認識到這一點。 為什麼說商鋪是最危險的資產呢?

就拿我們小區來說吧,我們小區是2016年交房的,交房之後我們開始裝修,真正入住基本上是2017年左右。然後小區下面有幾十家商鋪,這些商鋪也陸續開業。有做理髮店的,按摩店的,水果店的,藥店的,還有各種餐飲店等等。

我們小區所處的位置還算可以,周圍是城中村,人口密度也很大。當然光是我們小區就有1500多戶,這些商鋪一開始估計也都以為生意應該不會太差。

可是事實上,從他們開業到,現在,兩年多時間,有些店鋪都換過好幾波人,店鋪做的生意也都換過好幾種,就是這樣也沒見哪一家生意做得好。所以到現在好多店鋪還是空的,租不出去。

還有我公司樓下,地下好多店鋪,還是在地鐵出口位置,生意見他們也很難做。尤其是那些賣衣服的店鋪,常年都見貼著店鋪轉讓字樣。

稍微做得好的店鋪估計就是那些便利店了,還有就是那些賣早餐的。我覺得現在投資店鋪如果位置不是很好,或是人流量不是很大,你想出租都租不出去,基本上就是虧本的買賣。

所以如果有錢寧願購買理財產品,也不要投資店鋪,現如今店鋪真的很難出租的。


月牙亮投


最近,有網友詢問,過去我們一直聽説投資商鋪,既可享受商鋪升值的好處,又可以拿到商鋪出租的收益。而且還有“一鋪養三代”的説法。而現如今,讓人感到奇怪的是炒房客們大都不願意投資商鋪,好像身邊周圍的人也很少投資商鋪,大家更願意投資房地產。

而我們認為,炒房客不願意投資商鋪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第一,近年來房價漲幅遠超商鋪漲幅,比如,有些地方的房價一年漲個50%甚至翻倍,而商鋪投資卻並不支持人們投機炒作,一年價格至多漲10%,顯然,投資商回報緩慢。所以,大家當然是隻投資商品房,而不會想著去投資商鋪。

第二,商鋪投資對投資者並不友好。購買商鋪不僅要全款購買,不能加槓桿。而且各種稅收稅率都很高,同時,商鋪所用的水電煤等費用都要比居民使用要高很多。而投資商品房就不同了,既可以加槓桿購房,首付只要三成,還可以通過公積金+商業貸款購房,更關鍵的是購買商品房的稅率還比投資商鋪輕得多。所以,投資商品房的人多,而投資商鋪少,就不足為奇。

第三,商鋪的變現能力較差。這就有商鋪要全款買下,不能使用槓桿,所以有能力全款買下的人就少了。同時,商鋪不管是自營還是出租,由於是周邊小區房價越漲越高的原因,導致這裡多數居民都要還房貸,他們的消費能力並不是很強,所以即使開出商鋪也很難獲得令人滿意的回報率。過去由於房價低,買房容易,開出商鋪的回報率還是不錯的。

第四,商鋪已經過剩,購買商鋪風險太大。為什麼説商鋪過剩呢?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每家開發商在建造完商品房小區後,總要在樓底劃出一些房源以供出售或出租,現在不僅是存量商鋪多了去,而且還有不少新開樓盤的開發商,也推出了大量的商鋪。二是,現在一些開發商都喜歡在市區建造大型商業綜合體,就是把你的衣食住行需求都放在一個綜合商圈裡面,讓你在裡面充分享受到,在一個商業綜合體能滿足所有需求和便捷。像萬達廣場就是大型的商業綜合體。這些大型商業綜合體也是對普通小商鋪形成衝擊。

第五,電商對實體商鋪的衝擊較大。這不僅僅是電商平臺推出後,實體商鋪由於價格透明而利潤率下滑。而且,電商由於其方便性,大大的吸引了消費者。很多年輕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網絡購買到自己喜歡的商品,而且還有快遞員把商品送上門,這遠比逛大街,找商鋪看商品要更省時、省力。正是因為實體商鋪無法與電商競爭,所以炒房者不願意投資商鋪,而更願意投資商品住宅。

炒房者不願意投資商鋪是有原因的,相比於商品房價格的上漲,商鋪的這點收益率不值一提。同時,商鋪買進容易買出難,而且現在經濟不景氣,商鋪租金在下降,投資商鋪要變現也較困難。更關鍵的是,現在商鋪普遍出現過剩,同質化競爭嚴重,而且還有電商平臺的不斷衝擊,所以誰投資商鋪,誰就要承擔很大風險的。與其承擔風險,不如去投資風險較低的住宅地產,當然現在開始購買商品房的風險也在加劇。


不執著財經


這個問題其實十分簡單

1,對於投資客來講,投資的有效回報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投資的過程中,他的回收率是十分重要的。當然在收回成本的過程中,他的成本也在考量範圍內,商鋪對於投資客來來講成本過大,不僅如此在轉手過程中基本上是找不到好的買家的,因為成本比較大,加上打算賺的錢之後,數額巨大不是一般的商人能輕易接受的,出手過程並不容易。

2,相比於商鋪,住宅商品房就不一樣了。無論是投資額度還是漲幅程度大多都是可以有人接盤的程度,換個角度,就算沒有別人以一個投資的角度接盤,也會有剛需的買房者需要它來生活。

結論:所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商品住宅都是投資客的首選之一。成本,回收率,保本程度,都是優等的。



泉鯢房產


炒房客不願投資商鋪?我認為應該只是部分人是這樣;這部分人不願意投資商鋪,應該是以下這些原因:

投資商鋪資金門檻更高

投資住房如果利用銀行貸款,只需首付2-3層,以前貸款利率還可能打折;有些二手房投資,雙方合意抬高成交價,甚至可以做到零首付,不需要準備首付款就可以炒房,投資住房的門檻確實比較低。

投資商鋪的話,首付要求至少5層,貸款利率上浮30%-50%,貸款年限一般最長就是10年;因而買商鋪貸款月供壓力就大,首付門檻還高,很多炒房客即便有投資商鋪的想法,也不一定有實力夠得著投資商鋪的門檻,尤其是大面積商鋪,動不動就是上千萬成交價,這種高門檻投資註定了商鋪投資只會成為一部分人的遊戲!

投資商鋪需要更懂行

住房價格漲跌關乎社會大眾民生問題,關乎國家金融穩定。因此,國家不斷出臺調控政策,調節房價,確保樓市穩定,住房市場就是一個不完全自由市場,是一個有“國家兜底”的投資市場。說白了,前幾年只要聽到點風聲,瞎買都可以在這個被調控的市場中躺著掙錢。

國家政策從來不調控商鋪,因為商鋪是投資品,不是大眾生活必需品,價格漲跌都是市場行為,也不會造成民生問題。因此,商鋪投資是一個完全、徹底的自由投資市場,需要掌握好商鋪投資的經濟規律才能在這個行業裡賺錢。

如果一個人連該買什麼商鋪?怎麼挑選商鋪?後期如何經營好商鋪都不懂,那他就不會輕易去投商鋪。從這個角度說,投資商鋪還是需要更懂行的人才能玩。

投資商鋪風險更大

相對於住房投資,商鋪投資的風險更大些。住房投資在政策上有“國家兜底”,投資大部分資金有“銀行兜底”,實際上只要選好房子,投資人基本就是穩賺不賠的,沒啥風險可言。

商鋪投資更多是自有資金投資,比如小面積二手商鋪,銀行根本不會給予貸款支持,完全靠投資人自有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如果沒把握好市場行情,沒落實好租金收益,所有的風險都是自己的,沒有任何人會幫助他兜底。

商鋪投資前景全靠市場決定,整體經濟環境好,商鋪投資收益就高;市場環境不好,生意不好做,那麼租金收益和價值收益就會受到影響。因而商鋪投資的市場波動性更大,投資風險更大。

商鋪的資產流動性弱

住房是大眾生活必需品,有諸多的屬性,比如居住、出租、抵押融資、落戶口、帶學位之類的,受眾面很廣,需求很大,因而住房只要價格合適,很容易轉手套現,資產流動性是比較強的。

商鋪是投資品,可買,可不買?投資門檻高。收益率不高的商鋪,很不容易轉手變現,除非價格腰斬後套現離場。但捨得這樣做的人很少,因而商鋪的流動性就比較差。

由於商鋪是完全自由投資市場,遵循客觀規律,沒有政策干預,因而商鋪投資有規律可循;掌握好投資規律,風險雖大,但利潤確實很高,也是絕大多數普通人最容易獲得的投資品。

在這個市場中,需要有資金實力才能玩;除此外,還需要準確的信息資源,需要等優質投資機會出現,還要自己懂行。不然,會很容易吃虧,會很容易被忽悠。

因此,投資商鋪需要更專注,需要更專業!在這個行業裡,時刻都在發生著優勝劣汰現象,沉下來的都是高手!也是少部分。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2274497398131208"} --}

房壇法菜


做地產投資分為住宅與商業,住宅投的是後期增值,等增值後再拋售賺的是差價。商業投資賺的是租金,在做商業投資之前一定要算好此商業的租售比,達不到預期千萬不要做,其實通俗理解,做住宅投資做的是斷線,做商業投資做的是長線。這當中還有一個都不可避免的“稅費”問題,商業用房再次過戶涉及到稅種太多(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契稅,土地增值稅,交易手續費等)綜合在一起達到20個點,這就增加了接盤的購房成本。

但是住宅相對再次過戶成本小很多,如果滿5年唯一住房,90平方以下有可能就1個點。


房產有事我來說


買商鋪的人一般都是自營和投資

二次買賣稅費高,根本就沒有炒的機會

其實所謂房價就是在大多數人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被人為炒高了。空置率高的原因更多的是人們的害怕和投資渠道缺乏,物價上漲,存錢貶值。

炒房客買了房子本來就是為了賣的,稅率過高的門面房根本就沒有二次買賣的大利潤。其實控制房價不一定是限價限售,只要加大二次買賣稅率三次買賣稅率就行。自然供大於求


大灣區評房論勢


一鋪養三代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 ,不過並不是說沒有,只是大概率相比從前已經很小很小了


沙漠中的活地圖


我就喜歡


啟賦4


為何炒房客大都不願炒商鋪?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貸款槓桿低。商鋪只能用商貸,首付需要50%,而且只能貸10年。這就增加了資金成本,很多炒房客炒房時往往希望把槓桿加大最大,用最少的首付、最長的貸款時間拿下,以增加資金利用率。

二、商鋪稅費高。商鋪的二手稅率達到17%左右,而商品房的稅率在3%以下,這就大大增加了買賣商鋪的成交成本。

三、商鋪回報週期長。投資已成熟商鋪,價高增值空間小;投資新商鋪,需要等待的時間較長,變數太多。而且商鋪的價值更多體現在穩定的租金回報,價格相對住宅更高,不易出售,變現週期更長,影響炒房客資金回籠。

四、其他。商鋪通常是商水商電,而且物業費也比住宅要高。租金的高低對商鋪影響很大,甚至能否穩定出租續約都可能影響商鋪出售價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