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類代加工企業未來轉移東南亞,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大家提到富士康都會想起幾連跳事件,不過這種事如果按比例來說確實很小,畢竟這個工廠在內地有90萬員工,全國各地有36家工廠,如此龐大的規模,在全球電子代加工中確實是無人可比,如果富士康類型的企業撤出內地會有什麼影響呢?

富士康類代加工企業未來轉移東南亞,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在中國代加工企業臺資為什麼的較多。上個世界七八十年代,寶島經濟發展迅速,沒有西方的經濟技術封鎖,於是臺灣與日美歐洲企業有了很好的相互學習與幫助,臺灣的企業不管是科技性的,還是做歐美不習慣代工的都得到很好發展,內地改革開放後,臺灣財閥們看準內地龐大的市場,再加上內地優惠的政策加上廉價的大量勞動力,開工廠確實很掙錢,於是富士康的郭臺銘,廣達林百里等為代表的臺灣商人都踴躍來內地開工廠做手機電腦等相關配件包裝加工,確實在從上個世界九十年代到現在積累了很多財富。內地代加工企業起步比臺企晚,所以很大一部分代加工都是臺資企業。

富士康類代加工企業未來轉移東南亞,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臺資代加工企業對社會有哪些貢獻呢?大家都知道臺資企業們代加工都很成熟,何為代加工,研發設計在國外,軟件系統是國外開發,硬件設計好後,就是零件拼裝,外國導入系統就可以出貨到市場,拼裝工藝是最簡單的,需要的工人都沒有太大要求,中西部地區很早下學的年輕人首選就是這類代加工企業,人力崗位需求有幾百萬個,對社會低學歷人群就業起到很大作用,在很多地區臺資代加工企業如果能在某地建廠,不僅可以增加稅收,而且能增加進出口額,更能吸引大量人力就業,對於一個地區來說是個互惠互利的事。

富士康類代加工企業未來轉移東南亞,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富士康類代加工企業未來轉移東南亞,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不過臺資代加工企業也有很多弊端,枯燥的工作生活,員工的福利待遇較差,人員流動性非常大,不過有著完善充足的勞務派遣人力體系,忙季重金聘工機制,臨時工輔助機制,維持著製造業人力的需要,員工的工作太過壓抑,住宿環境很差。大多數人是不得不在裡邊工作。

富士康類代加工企業未來轉移東南亞,對社會有哪些影響?


隨著科技的發展,工業4.0的出現,以後製造業會有很大的改變,近十年內會有很多幾百萬個崗位淘汰,同時會有新的崗位幾百萬個,自動化發展,很多製造業會花重金導入自動化,例如一個生產線要一百的人力,自動化後可以減半,產量會提高,只需要機器在不壞的情況下,能不停的生產,真的實現了企業的願望,不會再把人當機器用,未來十年內,製造業對人的需求會減少。當前臺資代加工企業,相比較十年前,人力工資較低,廠房地租便宜,確實利潤很高,現在人力成本上升,廠房租金,環境保護都提高了,臺資企業的利潤變低,於是會計劃轉移東南亞,三十年後是非洲,無利不起早。這是臺資製造業的趨勢。

我們要歡送這些臺資代加工業,要走是留不住的,即使富士康類型企業走了,會有新的企業誕生,中國製造往中國智造發展是一種工業產業的進步,肯定有很多人說了留下的員工怎麼辦,會有個過渡期不過不是很長,會有新的企業與行業接收。科技在發展,工業肯定會日新月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