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萬安暴動

1927年冬至1928年年初,在南昌“八一起義”的推動和“八七”會議精神的指引下,共產黨人曾天宇、張世熙、劉光萬、陳正人、曾延生等領導萬安數萬工農勞苦大眾先後舉行了四次武裝大暴動,並於1928年1月9日攻克了萬安縣城,建立了江西第一個縣級蘇維埃工農兵政府,在江西及全國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

萬安暴動的勝利,曾得到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毛澤東的關心和支持。

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後,萬安縣城被國民黨的“清黨軍”佔領,縣委機關退出縣城,搬到羅塘至善小學辦公,轉入秘密鬥爭。但是,廣大鄉村農民運動的烈火愈燒愈旺。縣城守敵四面楚歌,處於重重包圍之中。因此,舉行武裝暴動,奪取縣城,已勢在必行。

南昌起義後,萬安縣委與江西省委曾一度失去聯繫。9月底,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和省委秋收暴動的計劃傳到了萬安。曾天宇、張世熙等立即在羅塘至善小學召開了有70餘名代表參加的全縣黨的代表大會。會議分析了大革命失敗後江西和萬安的革命形勢,討論發動萬安暴動。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發動暴動的條件是具備的。這次會議統一了認識,明確了鬥爭方向。不久,中共江西省委代表汪群、贛西特委代表曾延生專程來到萬安,曾天宇、張世熙又在羅塘村背召開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下文稱村背會議),學習和貫徹上級關於秋收暴動的文件。當汪群傳達省委關於贛西南暴動以萬安為中心各鄰縣響應的決定時,中共萬安縣委書記張世熙代表縣委表示堅決擁護。

村背會議,產生了在贛西特委直接領導下的由曾天宇、張世熙、劉光萬、陳正人、餘球、汪群、曾延生等人組成的,以曾天宇為書記的萬安行動委員會,作為武裝暴動的總指揮機關。同時,還決定由曾天宇、張世熙、肖素民三人組成參謀部,負責攻城工作。在總指揮部領導下,成立了三支武裝縱隊:第一縱隊總指揮張世熙,主攻東門;第二縱隊總指揮劉興漢,主攻北門;第三縱隊總指揮劉光萬,警戒西門和芙蓉門,協助攻打北門。村背會議之後,曾天宇、張世熙、劉光萬、陳正人等人分赴全縣四個片區,召開群眾大會,進行思想動員。他們一方面加緊製造土槍土炮,一方面派人回收社會上的零星槍械。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忙碌,農軍有了一定的武器裝備,他們便開始訓練農民武裝隊伍,提高其軍事本領和技能。整個萬安鄉村暴動的氣氛非常濃烈。當這股革命力量已經控制農村的時候,曾天宇等領導萬安農軍於1927年11月至12月先後進行了三次攻打萬安縣城的戰鬥。三次攻城,均由於缺乏攻城經驗、武器裝備不足和組織不嚴密而未能成功。

萬安農軍三次攻城的消息,被在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毛澤東獲悉,他非常關注萬安暴動,欲助萬安農軍一臂之力。於是毛澤東及時派出信使趕赴萬安。

1928年1月1日,曾天宇與萬安農軍的三路縱隊總指揮張世熙、劉興漢、劉光萬,以及其他領導人集中在羅塘小陂頭村開會,商議再次攻城的戰略和計劃。

當天下午,一個身揹包袱雨傘、留著平頭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朝小陂頭村走去。這時,正在路口小賣店裡放哨的兩名農軍感覺此人像是遠行客,不像當地人,趕緊上前進行盤問,但此人嘴嚴,答非所問,避實就虛,還看出此地是農協控制的地方,堅持要見負責人。哨兵把他押至離曾天宇開會處不遠的一棟房屋,另一哨兵向正在開會的曾天宇等人作了彙報。縣行動委員會秘書長許大權出來瞭解情況後,走進了此人被關押的房間。留著平頭的中年男子趕緊起身說:“我自井岡山來,受澤東委員派遣。喏,這有信件。”說完,他從自己鞋子裡面取出一封信。

許大權接過信件,只見信上寫著:“萬安負責同志:澤東於10月間集合秋收起義部隊來到井岡山,目前還在井岡山略加整理。風聞萬安工作同志熱情甚高,甚為欽佩。但聞幾度攻城未下,是否要派些武裝去協助,希望覆函詳答!”落款為“毛澤東”三個豪放瀟灑的大字。

許大權閱後,激動不已,當即囑咐妥善招待送信人,並即刻將信送給曾天宇等領導同志傳閱。

此刻,唯有中共長江局特派員餘球表情嚴肅,只見他鄭重其事地說:“這個時候,我們切不可犯軍事投機、武裝萬能的毛病。此信應該由我來回復……”

當夜,餘球與曾天宇等人商議了一番,便把自己關在屋內,伏案給毛澤東覆函。信的大致內容如下:手書奉悉!萬安農軍攻城無需你處派人前來協助,只希望你們進兵遂川城,對敵軍形成一種威懾,我方再乘這股東風而動。你進駐遂川城一二日,萬安農軍即可乘勝攻佔縣城。

第二天,毛澤東的信使匆匆趕回了井岡山。接信後,毛澤東思索良久,並與其他同志商議,最後作出了間接支持萬安農軍的戰鬥方案。

1928年1月5日,毛澤東派出的一股井岡山工農革命軍在遂川農軍的密切配合下,迅速地攻佔了遂川城。原駐紮在遂川城的敵人第三軍工兵連倉皇向萬安逃竄,早已埋伏在潞田橫嶺背的萬安農軍在曾天宇的指揮下,利用此地有利地形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敵人狼狽地躲進了萬安縣城。

此刻,萬安行動委員會決定乘勢再次攻城,增調了以張芳惠為首的良口農軍為第四路縱隊,主攻南門,與埋伏在南門塔後山上的張世熙、肖素民所帶領的一支武裝配合,警戒退出縣城由水陸兩路向贛州潛逃的敵軍。

1928年1月9日,萬安農軍和革命群眾4萬餘人,分四路縱隊,在中共萬安縣委的領導下,浩浩蕩蕩向縣城進發。上午8時許,各路縱隊進入城郊。9時整,總指揮曾天宇發出總攻擊令,頓時槍炮齊發,號角俱鳴,衝鋒殺敵的吶喊聲響徹雲霄,駐城守敵劉士毅的一個團和工兵連,看到攻城農軍的浩大聲勢,聞風喪膽,棄城而逃,慌忙分水陸兩路向贛州逃竄,農軍勝利佔領了萬安縣城。消息傳出,全縣群眾欣喜若狂,奔走相告。

1月11日,萬安縣5000多勞苦大眾,在縣城東湖洲隆重集會,慶祝萬安暴動的偉大勝利,並建立了江西省第一個縣蘇維埃工農兵政府,選舉僱工出身的劉光萬為主席。從此,江西的蘇維埃革命開闢了一個新紀元。

萬安暴動的成功,從表面上看,毛澤東確實沒有直接派武裝前來參與,但是,毛澤東派兵進軍遂川城的重大舉措,大振了我軍軍威,給敵人一個威懾,對萬安農軍攻城的迅速勝利,無疑是巨大的支援和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