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黨的創新理論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針對廣闊鄉村,我市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村頭大喇叭(“村村響”)工程的建設,在中心村廣泛建設了鄉村文化廣場,繪製了文化牆。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設文化牆150萬平方米。文化牆上繪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脫貧攻堅和公民道德建設等內容。

■為培育扶持“商丘好人”品牌做大做強,我市制定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商丘好人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不斷完善“商丘好人”引導、選樹、宣傳、幫扶、回訪、動態管理等六項工作機制,建立了動態的“商丘好人”庫,開通了“商丘好人網”,成立了“商丘好人”幫扶協會,在全社會營造了“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在網絡傳播中,我市的宣講活動大量使用網言網語,合理借用簡短精煉、形象生動、傳播快捷的網絡流行語,提升網上理論宣傳的到達率、閱讀率、點贊率。

■改編傳唱的新時代廣場舞歌詞、創作的戲劇曲目,在我市城鄉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真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在商丘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宣講黨的創新理論中,商丘市根據不同對象、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人群,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通過對象化、差異化、分眾化的宣講傳播,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真正起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作用,引領人們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時代。

建平臺,讓宣講觸角到邊到沿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搭好臺子好唱戲。針對不同對象、不同領域、不同層次、不同人群,我市搭建了全覆蓋、多層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各種宣講傳播平臺。

主流媒體是宣傳工作的主陣地、輿論引導的主力軍、凝魄聚力的主心骨。市委宣傳部擁有@微博商丘、商丘發佈等新媒體平臺。商丘日報社開通了《商丘日報》、《京九晚報》、商丘網官方微博和微信平臺,推出了移動客戶端“手機商丘”,構建了報紙加網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矩陣、移動客戶端“1+N”的現代傳播體系,已形成互動互通互聯互融的融合傳播新格局。商丘廣播電視臺整合全媒體資源,形成了“三臺”“一報”(商丘手機報)“兩網”“三個公司”“六個新媒體”的融媒體新格局。永城市、柘城縣、睢縣三家縣級融媒中心已掛牌運營,其他縣區也在積極籌備中。在日前發佈的河南十大黨政新聞發佈微博排名中,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微博商丘排名第二,寧陵宣傳部官方微博@梨鄉寧陵排名第五。

大眾傳媒也是宣講工作的重要陣地,是觸及更廣大人群不可忽視的平臺。我市對街頭LED屏、電子屏、牆體、宣傳欄、電梯分眾傳媒等各類廣告平臺嚴格落實公益時段,廣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濃厚氛圍。針對機關幹部,我市積極推動微型黨課建設,基本實現了微型黨課機關事業單位的全覆蓋。

針對廣闊鄉村,我市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村頭大喇叭(“村村響”)工程的建設,在中心村廣泛建設了鄉村文化廣場,繪製了文化牆。柘城縣在各鄉(鎮、街道)、村(社區)、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學校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027所,組建了一支來自各單位、各行業、各領域的宣講隊伍,開展各類宣講活動6216場次,實現了場所建設和宣講活動全覆蓋。2018年,柘城縣、永城市、夏邑縣等縣(市)均建設了“村村響”工程。農民在田間勞作、家中做農活的時候,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聲音就會飄入耳中。截至目前,我市共建設文化牆150萬平方米。文化牆上繪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脫貧攻堅和公民道德建設等內容。

搭載體,讓宣講活動高潮迭起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有了載體好推動。我市在移風易俗中推出“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推出“扶貧人物”評選活動;根據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等12部委的要求,我市開展了“快樂星期天”主題活動;針對文明城市建設,開展了“身邊好人”道德模範、“時代楷模”、“最美人物”等先進典型推薦評選活動;為在農村弘揚孝善文化,開展了“好婆婆”“好媳婦”“星級文明戶”評選;宣傳文化部門還在節日期間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

這些活動一樁接一樁,精彩紛呈,高潮迭起。比如“快樂星期天”活動,市文廣新局組織文藝院團、文化志願者等在鄉鎮開展戲曲、曲藝、歌曲、墜子、快板、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活動500餘場,發放宣傳資料8000餘份,惠及群眾8萬餘人。市科協出動科普大篷車,設立科普諮詢臺、反邪教宣傳臺,設置各類科普展板,懸掛科普、反邪教宣傳條幅,發放各類科普、反邪教宣傳圖書1000餘冊及反邪教科普宣傳品2000餘份,並向群眾贈送印有“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宣傳口號的圍裙500餘件,惠及群眾5000餘人。民權縣自啟動“快樂星期天”活動以來,共開展主題活動264場次,發放栽培技術、科技書籍1530餘冊,技術明白紙2920餘份,義診2190餘人,為農民解答技術難題600餘人次,接受群眾諮詢800餘人次,為65週歲以上的老人送去唱戲機2300個,為老人送去慰問品2100餘份,獲益群眾1萬多人。截至目前,我市共組織開展“快樂星期天”主題活動2560場次,直接受教育群眾達到100餘萬人次。

樹品牌,讓宣講內容特色鮮明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宣講活動中,我市著重打造“商丘好人”道德品牌,讓“商丘好人”這個主旋律更加響亮,讓崇德向善、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更加強勁。

商丘日報社、商丘廣播電視臺及各縣融媒體的記者們,圍繞打造“商丘好人”道德品牌,採寫了一大批好人典型事蹟,形成了全社會見賢思齊的道德磁場,提升了商丘“好人之城”的美譽度。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9月,我市各行業湧現出典型性、代表性“商丘好人”12600多名,3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41人榮登“河南好人榜”,10人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道德模範或被授予道德模範提名獎。市委宣傳部還組織了“商丘好人”宣講團,在各縣(市、區)巡迴宣講。好人講自己的事,記者講採訪的事,凡人講身邊的事,這種形式更有傳播力和感染力。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黃偉講述水上義務救援的事情,每一件都讓人聽著猶如身臨其境,非常感人。10年來,救援隊發展到86名隊員,配合省市海事局、110指揮中心接受群眾求助、參與義務救援465次,挽救63人的生命,打撈出溺水者遺體332具,打撈群眾財產價值840多萬元,其中,50多次遠赴山東、安徽跨省救援,被當地群眾熱情地稱為“河南好人”。

每天清晨6點,“商丘好人”愛心早餐店準時開始發放早餐,環衛工人排隊打飯的場景成為商丘這座大愛之城一道特別的風景。“商丘好人”愛心早餐項目是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社科聯、市民政局、團市委等單位的關心支持下成立的公益項目,2016年10月開始運行。兩年多來,在商丘義工聯全體義工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商丘好人”愛心早餐項目已為環衛工人和弱勢群體提供免費早餐11萬多人次,市民參與義工志願服務13000多人次,成為商丘這座城市奉獻愛、傳播愛的公益平臺。

睢陽區在“商丘好人”宣講中,著重宣講睢陽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於2014年年初創建並一路扶持發展起來的“跟我來”志願服務隊。截至目前,“跟我來”擁有志願者8000多人,成立分隊640多個,組織大小志願服務活動數千場。

為培育扶持“商丘好人”品牌做大做強,我市制定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商丘好人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不斷完善“商丘好人”引導、選樹、宣傳、幫扶、回訪、動態管理等六項工作機制,建立了動態的“商丘好人”庫,開通了“商丘好人網”,成立了“商丘好人”幫扶協會,在全社會營造了“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

在持續的推動、宣傳、弘揚下,如今,傳遞愛心、爭當好人已成社會共識,“商丘人好”口碑日益響亮。

講故事,讓宣講語言貼近百姓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市著力創新話語方式,善於用普通受眾樂於接受的方式、易於理解的語言、更有感染力的表述來傳播,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

市委宣傳部指導商丘日報社、商丘廣播電視臺在頭版和主要時段,先後開展了記者駐進貧困村、新春走基層、好人在身邊等專題採訪活動。記者們深入基層,挖掘一大批身邊好人典型事蹟,撰寫了一篇篇“粘泥土帶露珠”的文章。這些報道,就發生在讀者身邊,讀著沒有距離感,更加親切溫暖,也更有感染力和傳播力。

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實踐中,我市著重培養實踐所的講師們注重汲取群眾的語言,用足百姓故事,培育了一批“百姓名嘴”。在宣講中,講師們通過講百姓身邊的故事,把“基本原理”轉變成“常識道理”,把大道理講成“小故事”,讓理論宣傳既有意義又有意思。

在網絡傳播中,我市的宣講活動大量使用網言網語,合理借用簡短精煉、形象生動、傳播快捷的網絡流行語,提升網上理論宣傳的到達率、閱讀率、點贊率。

在“黨的創新理論萬場宣講進基層”活動中,我市也明確要求要用群眾的語言講好聽的故事,傳達黨的創新理論。永城市成立了“草根宣講團”,以身邊的凡人故事作載體講解黨的創新理論,以靈活多樣的形式,深入企業、農村、機關、校園、社區。截至目前,永城市開展理論宣講90多場,受眾有6萬多人。

歌時代,讓宣講聲音響徹城鄉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兩年,伴隨著廣大農村文化廣場的建成使用,農村的廣場舞也紅火了起來。

傍晚,在柘城縣各個農村文化廣場,很多大媽們聚在一起跳廣場舞。但細聽廣場舞的歌詞,就會聽出不一樣來。“懷著昂揚的鬥志,開啟時代的偉大遠航,讀十九大報告激情澎湃……”這是由《天下最美的草原》改編的《同心開創新時代》廣場舞曲;“花兒舞起來,心兒舞起來,我們和快樂一起舞起來,歡歌頌揚十九大,盡情舞起來……”這是改編後的《放聲歌唱十九大》,儘管與其他廣場舞擁有同樣的節奏和曲調,歌詞卻已“移花接木”成了歌唱新時代的語句。

村民們在歡快地跳廣場舞的同時,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會入腦入心。

實踐證明,柘城縣自推行新時代廣場舞以來,燃起了群眾的熱情,改變了農民的精神面貌,促進了文明和諧鄉風,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近年來,我市宣傳文化部門鼓勵文藝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紮實開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主題實踐活動,深入鄉村、工礦、企業,創作了一批體現時代價值、引領社會風尚、人民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成為人民群眾的普遍追求。以“商丘好人”群體為原型創作了豫東大鼓《商丘好人贊》、群口快板《美麗商丘好人多》,以創建文明城市為背景創作了山東快書《文明餐桌》、情景劇《文明乘車》,針對移風易俗創作了系列文藝作品《新女婿上門》、墜琴劇小品《請閨女》、話劇小品《懶漢脫貧》、豫東琴書《封箱記》等50餘部。

改編傳唱的新時代廣場舞歌詞、創作的戲劇曲目,在我市城鄉廣為流傳、膾炙人口,真正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在商丘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聚合力,讓宣講成效暖人達心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年,柘城縣新時代廣場舞火了,但另一面是教堂冷清了。2018年,柘城縣21個鄉鎮的教堂全部呈現人員減少、活動冷清的情景。

柘城縣張橋鎮張橋村原先有個教堂,因為去的人越來越少,2018年8月關了門。9月底,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需要把農村散居的貧困老人進行集中供養,這個蕭條關門的教堂經過重新改建、裝修,現在成了敬老院。至於原因,正是鄉村紅火起來的新時代廣場舞,傳播了新思想和科學健康的理念,把去教堂的人“吸”走了。柘城縣張橋鎮張木堂村年近八旬的老太太張秀蘭,以前每逢週末她都去鎮上的教堂。現在,每天傍晚張秀蘭老人都準時出現在村文化廣場,她跳新時代廣場舞上了癮。

夏邑縣王集鄉集東村村民趙學民是個種糧大戶,他流轉土地250餘畝,建蔬菜大棚58座,佔地130畝,種植良種玉米120畝,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當他聽了宣講報告後,積極申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主動參與精準扶貧,把自己掌握的家庭農場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傳授給周邊貧困戶。在他的帶動下,周邊8個村900餘戶村民通過種植高效農業走上了致富路。在2018年村“兩委”換屆選舉時,他當選為村委會委員,成為一名村幹部。

2018年,永城市共進行集中宣講活動340場,聽眾10萬多人,引起了強烈反響。宣講活動不但進一步統一了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還激發了全市上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幹事創業的熱情。永城市李寨鎮黨委書記梁素華說:“聽了宣講報告之後,我對中央的精神有了更深、更透的理解,發展思路更加清晰。作為基層黨委,要找準自身優勢和發展定位,咬緊目標使勁幹。”

我市通過對象化、差異化、分眾化的宣講,真正讓黨的創新理論無論在城市還是在廣闊鄉村,都能“飛入尋常百姓家”,在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奮鬥目標、貢獻更多商丘力量的新徵程中,匯聚起了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時代的磅礴合力。

河南商丘:党的创新理论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