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日課《傳習錄》第一

陽明心學日課《傳習錄》2020.3.14

王陽明《傳習錄》第一【原文】

先生於《大學》“格物”諸說,悉以舊本為正,蓋先儒所謂誤本者也。愛始聞而駭,既而疑,已而殫精竭思,參互錯綜,以質於先生。然後知先生之說若水之寒,若火之熱,斷斷乎“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樂坦易,不事邊幅。人見其少時豪邁不羈,又嘗氾濫於詞章,出入二氏之學,驟聞是說,皆目以為立異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載,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聖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愛朝夕炙門下,但見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見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無窮。十餘年來,竟未能窺其藩籬。世之君子,或與先生僅交一面,或猶未聞其韾欬,或先懷忽易忿激之心,而遽欲於立談之間,傳聞之說,臆斷懸度。如之何其可得也?從遊之士,聞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遺二,見其牝牡驪黃,而棄其所謂千里者。故愛備錄平日之所聞,私以示夫同志,相與考正之,庶無負先生之教雲。

  門人徐愛書

【譯文】

先生對於《大學》中“格物”等觀點,全以“舊本”為準,就是朱熹所說的有很多錯誤的那本。我剛開始聽到時感到很驚訝,繼而感到懷疑,過後我苦思冥想,又相互參考比較,又向先生請教,最後我才知道先生的學說就像水之寒冷,火之熱烈一樣,就算是百代之後聖人出現也不會有疑惑。先生天生睿智,為人和藹坦蕩,平易近人,不修邊幅。人們只知道先生年少時豪放不羈,又曾經沉溺於詩詞文章,鑽研佛、道兩家的學說,因而突然聽到他的學說,都把之看成是標新立異、奇談怪論,也就不去仔細考究了。他們不知道先生在被貶到貴州的三年裡,於困苦中靜養修身,精純的功夫本來就已經超然入化,進入絕妙的境界了。

我時刻受先生之教誨,發現先生的學說剛接觸到時感覺淺顯易懂,進而深入研究又覺得十分高深。表面上看好像很粗疏,但認真探究就會覺得越發精妙。剛剛接近時感覺好像很容易達到,但深入到裡面去就會越發覺得無窮無盡。十幾年來,我竟然沒能入門。當下的學者,有的僅與先生有一面之交,有的從未聽到過先生的學說,有的開始就懷著輕視、不屑的怨恨之情,因而沒談上幾句就急於傳聞偏見,主觀臆斷、妄加揣度。像這樣,如何才能真正懂得先生的學說呢?跟從先生的學生,聽了先生的教誨,往往是學到一點漏掉兩點。就好比相馬時,只看見馬的雌雄黑黃,而捨去識別千里馬的特徵這一關鍵環節。因此,我把平日所聽的教會完全記錄了下來,私底下拿給同學們看,相互考核訂正,以不辜負先生的教誨。

  學生徐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