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傳習錄》讀後感第4點才是我們都想做到的?

《傳習錄》收錄了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系統地反映了陽明心學的內涵,是學習心學不可不讀的傳世經典。它所闡述的為人處世之道,即使在今天,依然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備受世人推崇。它系統地反映了陽明心學的內涵,是學習心學不可不讀的傳世經典,所闡述的為人處世之道,依然對我們的生活有著巨大的指導意義,備受世人推崇。

王陽明的《傳習錄》讀後感第4點才是我們都想做到的?

接下來的篇幅會臻選其中受網上書評較為經典的段落,和大家在成長的路上共勉。

1、不要急於改變別人,要花時間等待他

“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及。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灌溉,萌芽再長,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灌溉之功皆是隨其分限所及。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浸壞他了。”和別人討論學問,也要根據他的能力情況。就像種樹,這小樹開始萌芽,就拿水去澆灌;萌芽再長,便又加水,樹木從雙手合握的大小到雙臂合抱的大小,灌溉的多少都是隨樹的大小決定。如果只有一點點小萌芽,就把一大桶水都傾倒下去,那就把樹給澆壞了。”

人和人是不同的,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恐怕在別人想象之外。所以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別人,不要急於馬上改變他,要花時間等待他。

王陽明的《傳習錄》讀後感第4點才是我們都想做到的?

2、知不足,路才會走得更長

抬高自己,是大家的通病,抬到自己腳底下都空了,就容易踩空跌落。就算你不抬高自己,你的朋友會幫你抬,也會抬到你踩空跌落的程度。人都有誇大事實的天性,因為有朋友要抬你,你就需要時刻把自己往下踩,往下踩實,永遠不要讓你的名氣超過你的實力。學會把自己往下踩,知道自己的不足,路才會走得更長。有別人幫忙踩也沒什麼壞處,越踩越實。

王陽明的《傳習錄》讀後感第4點才是我們都想做到的?

3、隨時要自省,永遠不自責

自省和自責是有區別的。如果自己一有錯就自責,那就太累了。如果首先接受自己,然後時時自省,不一定“有錯必改”,也允許自己犯一定範圍的“錯”,這樣修養自身就比較自在。如果不能接受自己,那會犯精神病。隨時要自省,永遠不自責。自省是中正平和,自責是心理疾患。

王陽明的《傳習錄》讀後感第4點才是我們都想做到的?

4、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君子是見什麼人都說一樣的話,不改變自己的原則和立場。孔子又說:“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既能愛人,又能憎惡人;既讓一些人愛戴,又讓另一些人憎恨,這才是仁者,價值觀明確,愛憎分明,不跟人和稀泥和稀泥,不能得罪人,就是賊,德之賊。

我們自己也要注意,不要去刺激挑釁別人,但也不怕得罪人,以自己的價值標準行事。理念是:不要試圖讓所有人都喜歡你

王陽明的《傳習錄》讀後感第4點才是我們都想做到的?

與書相伴的每一分鐘都是對人生最好的獎賞,喜歡就訂閱我吧,一起看書一起成長,歡迎轉發並評論!


王陽明的《傳習錄》讀後感第4點才是我們都想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