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參加工作13年了,雖然經歷的行業、崗位不停的在變換,但一個核心工作內容沒變,就是“策劃”。

今年步入人生第三個本命年,36歲了,剛過職場招聘“35歲”生死線。身邊“沒人要”的“中年人”越來越多,充滿焦慮和危機感。

我突發奇想,做個自媒體號吧,讓我們這些“沒人要”的“中年人”一起取暖、抱團、互助。

[失業的中年人]這個號就這樣成立了。

LOGO是一個流淚的老牛,寓意大家都懂得:那些職場老人們,多年勤勤懇懇的工作,換來的卻全是眼淚!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埃爾沃德·查普曼在其《Be True to Your Future》一書中,稱人生要有"B計劃",是說在"當現有工作A計劃,一旦失去魅力或不存在時,可提供即刻令人興奮的機會"。

我剛看到這個說法時,心想,我的人生經歷,何止“B計劃”,我已經快發展到“Z計劃”,26個英文字母根本不夠用。

我的興趣太廣泛了,工作經歷太豐富了,業務太不聚焦了。

然而當我開始運營這個[失業的中年人]自媒體號後,我發現,也許我之前所有的經歷都只是“A計劃”。

那13年的經歷,磨練了我做“策劃”的能力,我用這種能力,換來了13套房,但並沒有讓我特別開心。

而當我給朋友們做策劃方案,用各種“鬼點子”,幫助他們扭虧為盈,業績提升“100%”甚至“300%”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也許利用我豐富的營銷經驗,寫不玩套路,不故弄玄虛,直接能執行,可操作,能賺錢的方案,幫助那些將失業、已失業、怕失業、被失業、想失業的中年人們,找到項目,扭虧為盈,提升業績……

——就是我的人生“B計劃”!




按住我那激動的小心情,先閒聊下我這13年的人生經歷。

一句話概括就是:


踩遍所有互聯網風口,空留一身大軍師本領。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偏科嚴重,數學上50分(滿分150)都很困難,2001年考上山西一所大學,廣告學本科。


學廣告學專業的初衷,只有一個:聽說這專業不用學高數。


結果我們學校是財經類院校,四門高數都是必修課,我差點全掛。掛四門主科,是有可能被退學的。


我頂著“差生”帽子,大三拿了新奧杯創意大賽一等獎,2000元獎金。大四拿了全系畢業論文第一名,2000元獎金。


當年我每月生活費300多元,獎金賺夠我一年生活費……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剛上大四那會兒,有天我在山大西門的廣告人書店買書,看見一則招聘廣告,主動打電話過去應聘,一番自我推介後,白老闆痛快的說了句“來吧”!

從此我大四上半年就沒了週六日,在一家位於親賢北街的高檔小區,號稱山西“頂尖的”營銷公司打工,主要為一汽大眾、冠雲平遙牛肉等品牌服務,跑遍山西各地市,做了無數場新車發佈、試乘試駕、4S店促等活動。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2005年畢業後,在一個後來被譽為房地產網絡營銷“黃埔軍校”的公司做策劃。

成績:從上百個公司案例中,由全公司百十來號人票選,兩次奪得金獎(沒有第二第三名)。

全公司就評過這兩次獎,兩次都是我一個人得獎。

當時一起加班的小設計師,一遇困難就哭鼻子的小美,早已經成長為資深創意總監,在中國“最大的公關營銷公司”任職,今年競標方案全勝,未嘗一敗……被譽為比稿王!


就是太忙了,上個月去創業黑馬玩,路過她公司,臨時約見面。她只能摳出半小時。我倆在她公司附近的太平洋咖啡,以300%語速交流,一杯濃濃卡布奇諾喝完,她就匆匆趕回去開會。


我已經適應不了這樣的生活。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2008年我在國內前五的互動營銷公司,全案服務支付寶,雅士利,網易夢幻西遊及一堆後來都倒閉的獨立B2C商城(哇咔、伊莎貝兒、鑽石小鳥、神碼在線等等等等)。


凡客早期的網絡投放策略都是我公司手把手教的,不客氣的說,國內電商公司的推廣,都因我公司啟蒙。


成績:得了一些全國性的廣告營銷大獎。


聯合知名音樂人陳軍伍老師,給支付寶寫了一首司歌。

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2010年後,並未延用。


但我現在都還會哼唱這首歌……你要我唱給你聽嗎?

當年跟我對接的支付寶員工老顧,如今在阿里總部公益部門工作,自稱已經“財務自由”,要做點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2009年B2C商城爆火,我加入凡客某副總裁創辦的男裝電商品牌公司,在市場部負責所有文案策劃、廣告創意及媒介投放,以及綜合效果評估。


成績:我們當時投放只以實效論英雄,嚐遍了互聯網所有廣告形式,包括且不限於:


各大門戶Banner、圖片輪播、文字鏈等,各大客戶端如迅雷快車酷我等,騰訊QQ RichButten,各大導航網站,SEM,EDM,億瑪愛德威等廣告聯盟,自建聯盟,各大DSP平臺等,綜合投資回報率(ROI)為1:1.5,在當年算非常不錯的成績。

我現在還清楚的記得網易首頁左下第三個圖片Banner,四輪播是1700元一天,我們用優化後最好的創意圖片,每天約能帶來30多單、客單均價120元,總計4000多元的銷售額。

ROI高達1:2.5,是效果最好的媒介之一。

所以,網易首頁好位置,當年被凡客等幾大電商平臺包圓,搶都搶不到!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2012年社會化營銷快火的時候,我和中國最大的KOL公司董事長談笑風生,最早展開合作!

成績:利用社會化營銷,幫助某狗淘內互聯網電器品牌的新品,單日售罄,銷售額1500萬。

這段時間服務了海量本土品牌,如四特東方韻白酒、某氏化妝品、某秀洗髮水、某黛家紡、某琪月餅、某進牛奶、某樓黃金品牌、某圓黃金品牌、某湯溫泉、某昌足浴盆、某然壁紙、某真紙尿褲、某客雲播放器、某利不鏽鋼等等,能猜出來都是啥品牌嗎?

全是從0教育客戶如何網絡推廣,還是很有挑戰。


2013年影視行業快火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做了一部院線電影和多個網絡大電影。

現在小夥伴們還活躍在影視行業第一線,有的給成龍大哥打雜,有的多次參與參演徐克導演的作品,有的與趙麗穎對戲……當然,我作為總軍師,也經常給他們出謀劃策,指點迷津!

2014年中國品牌出海跨境營銷快火的時候,我和哥們拿到國內上市傳媒集團的初始投資。

2015年直播快火的時候,我和大哥做了中國第一個上線的移動直播平臺,比花椒和映客上線時間還早,還拿到某頂尖投資公司的天使投資。

2016年短視頻快火的時候,我又和大老闆策劃開發了一款影視行業短視頻APP……

我當時預判整個短視頻行業會出現一個巨頭,那我們就從影視端這個小入口切入,把中戲\\電影學院以及熱愛表演的帥哥美女,拉到平臺裡,將來把這些人包裝成紅人,或者打包賣了……其實就是現在特別火的MCN機構。當然還有很多商業模式,比如還可以和綜藝節目合作,這三年特別火爆的《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演員請就位》等等。


當時還婉拒了一個白銀石油現貨平臺的百萬年薪崗位,咱是有底線的,這種完全騙人的營生我是堅決拒絕的!

空閒期間,做過知名臺灣雞排連鎖品牌的市場總監,某金融品牌的市場總監,均為客戶帶來大量加盟線索,並親自談判拿下加盟客戶……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還短時間迴歸知名的網絡互動公司,服務了蒙牛,華為等知名客戶,發現大家的打法就是發微博微信,玩點創意H5,拍點病毒TVC,找點KOL轉發,整點影視綜藝植入冠名,投點視頻廣告和信息流廣告。

我當時深度懷疑這些互動營銷的效果,但客戶和網絡互動廣告公司都這樣玩,大家互相“欺騙”,打造“刷屏自嗨”案例,還樂此不疲,我覺得極其沒勁,走了。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17年大數據快火的時候,我又去做了多個地方政府的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大數據可視化分析平臺,智慧黨建雲平臺……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13年來,經歷很多,但最開心的反而是閒暇時,給親朋好友和老客戶們做的接地氣的營銷策劃方案。

眼看著他們扭虧為盈,業績增長,甚至非要分我乾股,是我最開心的事。

兩年前一個朋友,花150萬開鄉村民宿賠慘,我從運營端和投資端,給她出了十幾個“鬼點子”,讓她當年回本,還盈利300萬(頭條私信我,免費發您方案)。

一個做大學生紀念品的兄弟,生意尚可,想提升業績,我一套方案,做中小學生紀念品生意,業績翻5倍(頭條私信我,免費發您方案)。

一個做醒神噴霧的哥們,遲遲打不開市場,我從碰瓷營銷角度入手,幫他做招商推廣,迅速發展成行業領頭羊(頭條私信我,免費發您方案)。

一個在三線城市做裝修公司的哥們,我一套方案,三個機會點,當年業績提升三倍(頭條私信我,免費發您方案)。

一個做城市民宿的朋友賠慘,我一套方案,告訴他如何趨利避害,讓他轉虧為盈,且持續盈利(這個行業賺的賺死,賠的賠死,行業還屬灰色地帶,國家對此行業還無公開政策,方案屬於機密,暫無法公開)。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這麼多年來,大錢沒賺到,小錢也不少,都換成房子了,一二五線城市13套房,都是價格低點時購入,就是還房貸比較不爽……

沒賺到大錢,其實就一個原因,我不是這些項目的主導者!


我只是十分出色的軍師,不是掌控全局的主公。


我看書還算勤奮,幹啥效率都很高,眼高手也高,我對新鮮事物有三分熱度時,紮根深鑽,做的很好。


自以為弄明白了,馬上就喪失興趣,直接跑路。

當然,事情大多都做成了,也都賺到錢了,但我早早喪失興趣,跑了。

我管理水平一般,手下再強,我都覺得很笨,他們做的不好,我從來不罵,全順手自己做了,很多人都懵了,沒見過這樣的領導。


這樣不好,真的不好。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今年是我36歲本命年,運氣很差。


走路能摔成輕傷,玩平衡車臥床七天,在一馬平川的大橋上開車,都有騎自行車的老頭橫穿大橋來撞你。


一起自駕出遠門,別人全累死,都攔著不讓我開車,嫌我運氣差。

我一個完全不信鬼神的人,都不得不服氣,命運就是如此神奇。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不過越是坎坷,我越是清晰未來方向:

我的人生B計劃,在“失業的中年人”這裡啟航。

總結出來就六字“揚長,避短,聚焦!”

發揮自己做實效策劃的長處,避開自己執行力弱的短處,聚焦做令自己開心的事

聚焦為“失業”的中年人服務:踏踏實實幫大家做有實效的,好執行的,能落地的,能賺錢的營銷方案!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給很多大品牌做過全年營銷方案,清楚的知道這個圈子魚龍混雜。


很多人給一個大品牌做過名片,就敢號稱服務過該品牌,讓我們這些全案服務大品牌好多年的策劃人汗顏。


還有很多付費的營銷課程,把很多很簡單的營銷概念,講的天花亂墜,聽的時候感覺收穫很多,回家細想到底咋做?

只剩概念,依然一頭霧水!

寫了《自私的基因》的理查德·道金斯說過一個有意思的理論,理論困難度守恆定律,理論越複雜,教的人就越想教的淺顯,理論越簡單,教的人就會故意複雜化。

營銷理論其實都是非常簡單的,但如今被講的雲裡霧裡,很多人一頓學習猛如虎,一到執行原地杵!

我認為:好的營銷方案,必須是簡單、直接、有效,必須是可落地、可執行、可重複的


比如裂變,聽起來很複雜,拼多多前期只做一件裂變的事:幫朋友砍一刀。


比如拉新,瑞幸咖啡前期只做一件事,就是新用戶送一杯,再免費送朋友一杯。


比如私域流量,就是加好友搞社群。加好友的最優辦法,就是大會上加有一面之緣的人。


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微商,你以為他們天天搞大會是圖熱鬧?

就是互加好友互割韭菜或者聯合起來割別人韭菜。


最優質的社群,就是能收來費/能賣貨/能對接資源的社群,那是你的私域社群,不然就是死魚死群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我現在做的方案,再也不講虛的東西。


翔實的項目背景情況?朋友比我還懂。

複雜的分析論證過程?朋友懶得知道。


朋友需要的,是真正吃透所有實戰營銷理論,化繁為簡的方案:


就描述一個一個奇正相合的好點子

就告訴一步一步操作執行的小細節

就交代避開一坑又一坑的巧手段


你只要照著方案幹,就能扭虧為盈,就能提升業績,就能走向成功,這是朋友們最需要的!


而這也是我最擅長且最喜歡的。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友情提示:

我所有的方案,基本保持您原有的投放預算,如果您原來沒投放,除非您要求,我也不會加什麼投放。

操盤執行我出的方案,對能力要求不高,只對持續執行力有要求。

最後,請大家關注我這個[失業的中年人]號,中年人一起取暖,抱團,互助

頭條裡私信我,免費發您我做過的幾個方案:

鄉村民宿如何快速回本方案,小小的紀念品生意如何大賺特賺,裝修公司如何業績倍增方案,醒神噴霧如何招商推廣的方案。

我做了13年策劃,買了13套房,踩遍互聯網風口,今後只幹這一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